《重庆市志 第10卷 教育志 文化志 文艺志 广播电视志 档案志 文物志 报业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焕强总编;唐润明(卷)主编;重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 出 版 社: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62134901
  • 页数:9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内容:一、教育包括教育管理、幼儿、小学、中学、职业等教育,二、文化包括行政机关,文化事业建设与管理等。三、文艺,包括机构设置、组织管理,音乐、美术、书法等。四、广播电视,包括无线广播,有线广播等。四、档案、包括文书档案,科技档案等。六、文物,如地面文物,地下文物等。

教育志 3

概述 3

第一章 教育机构与教育管理 27

第一节 机构 27

第二节 经费 33

第三节 设施 55

第四节 国际交流 61

第一节 教育目标 73

第二章 幼儿教育 73

第二节 教育原则和教育活动 74

第三节 教育教学 75

第三章 小学教育 80

第一节 管理 80

第二节 教学 85

第四章 中学教育 103

第一节 管理 103

第二节 教学 111

第一节 管理 131

第五章 职业技术教育 131

第二节 教学 135

第六章 中等师范教育 153

第一节 管理 153

第二节 教学 157

第七章 高等教育 168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高等教育 168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 172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高等教育 18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等教育 185

第八章 成人教育 201

第一节 成人识字教育 201

第二节 成人初、中等教育 211

第三节 成人高等教育 221

文化志 229

概述 229

第一章 行政机构 234

第一节 市级机构 234

第二节 驻渝机构 243

第三节 区县机构 247

第二章 文化事业建设与管理 250

第一节 文化事业建设 250

第二节 文化事业管理 254

第三章 文化交流 264

第一节 文化艺术节 265

第二节 会演 调演 267

第三节 出访 来访 271

第四章 群众文化 272

第一节 市级群众文化组织 273

第二节 区县群众文化组织 277

第三节 群众文艺创作与会演 292

第四节 社会文化市场 300

第五节 群众文化教育与研究 302

第五章 图书馆 307

第一节 概况 307

第二节 中央、西南图书馆 309

第三节 市级图书馆 310

第四节 区县图书馆 316

第五节 学校图书馆 319

第六节 机关、团体图书馆 326

第七节 私立图书馆及私家藏书 329

第八节 图书馆教育与研究 332

第六章 电影 336

第一节 概况 336

第二节 制片机构 338

第三节 协助拍片 340

第四节 影片审查 341

第五节 器材生产与供应 342

第六节 电影发行 344

第七节 电影放映 354

第八节 电影宣传与书刊 365

文艺志 373

概述 373

第一章 机构与管理 37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76

第二节 组织管理 379

第二章 艺术门类 383

第一节 戏剧 383

第二节 音乐 394

第三节 舞蹈 402

第四节 美术 408

第五节 书法 420

第六节 摄影 427

第七节 曲艺 436

第八节 杂技 445

广播电视志 455

概述 455

第一章 机构沿革 462

第一节 市级机构 462

第二节 区县机构 468

第三节 其他机构 469

第二章 无线广播 470

第一节 民营广播电台 470

第二节 国有广播电台 471

第三节 节目设置及编播 477

第三章 有线广播 504

第一节 县级有线广播 504

第二节 乡镇有线广播 514

第三节 企事业有线广播 515

第四章 重庆电视台 516

第一节 沿革 516

第二节 节目设置 520

第一节 电视技术规划与实施 537

第五章 技术与设备 537

第二节 电视设备设置及运行 538

第三节 电台设备设置及运行 539

第六章 台站建设与节目覆盖 542

第一节 重庆广播发射台 542

第二节 重庆电视发射台 546

第三节 广播电视转播台与差转台 549

第七章 管理 555

第一节 宣传管理 555

第二节 电视技术管理 557

第三节 音像管理 559

第八章 出版、经营、服务 563

第一节 广电报刊 563

第二节 音像资料及出版 566

第三节 广播电视服务部 567

档案志 573

概述 573

第一节 历史档案的接收与清理 584

第一章 文书档案 584

第二节 机关档案室的建立与发展 590

第二章 科技档案 595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机构设置 595

第二节 工业企业科技档案 596

第三节 基本建设档案 598

第四节 科学技术研究档案 601

第五节 农业科技档案 603

第六节 气象、水文科技档案 604

第七节 地质、测绘档案 605

第八节 科技档案利用 607

第三章 档案馆 609

第一节 重庆市档案馆 609

第二节 重庆市革命委员会、重庆警备区清查敌伪档案办公室 649

第三节 区县档案馆 653

第四节 城建档案馆 661

第四章 档案事业管理 666

第一节 管理体制沿革 666

第二节 管理工作活动 667

第三节 重要会议与重要文件 671

第四节 档案教育与职称评定 676

文物志 683

概述 683

上篇 地面 地下文物 690

第一章 古代遗址 690

第一节 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691

第二节 城址 693

第三节 窑址 696

第四节 窖藏 698

第一节 战国至蜀汉墓葬 700

第二章 古代墓葬 700

第二节 宋元墓葬 705

第三节 明清墓葬 708

第三章 古代建筑 709

第一节 石阙 牌坊 710

第二节 寺观 711

第三节 塔 717

第四节 桥梁 720

第五节 会馆 书院 722

第六节 民居 723

第七节 关隘 寨址 724

第四章 古代岩画 石窟寺及摩崖造像 碑刻 水文题刻 726

第一节 岩画 727

第二节 石窟寺及摩崖造像 728

第三节 碑刻 题记 739

第四节 水文题刻 742

第一节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留下的机构旧址 746

第五章 近现代机构旧址 名人旧居 代表性建筑及其他 746

第二节 中国机构旧址 749

第三节 各国大使馆等旧址 768

第四节 名人旧居 770

第五节 建筑 779

第六章 近现代纪念碑刻 纪念墓 名人墓 781

第一节 纪念碑 782

第二节 纪念墓 786

第三节 名人墓 792

第一章 古代金属器 钱币 796

下篇 馆藏文物 796

第一节 金属器 797

第二节 铁器 803

第三节 金银器 803

第四节 钱币 804

第二章 古代雕琢器 810

第一节 玉器 810

第二节 牙雕 811

第三节 骨雕 竹雕 811

第一节 陶塑 陶器 813

第三章 古代陶瓷器 玻璃器 813

第二节 瓷器 818

第三节 玻璃器 822

第四章 古代版本 卜骨 石经 写经 823

第一节 版本 824

第二节 卜骨 825

第三节 石经 826

第四节 佛经(写经) 827

第一节 碑刻 830

第五章 古代碑刻 墓志 买地券 830

第二节 墓志 832

第三节 买地券 833

第六章 古代画像石 画像砖 文字砖 砖石刻拓本 834

第一节 画像石 835

第二节 画像砖 836

第三节 文字砖 844

第四节 砖 石刻拓片 845

第一节 砚 847

第七章 古代砚 墨 印章 琴 847

第二节 墨 849

第三节 印章 849

第四节 古琴 851

第八章 古代铭旌画幡 袍服 被褥 刺绣 缂丝 852

第一节 铭旌 画幡 852

第二节 袍服 853

第三节 被褥 854

第四节 刺绣 缂丝 854

第一节 书法 856

第九章 历代书法 绘画 856

第二节 绘画 859

第十章 近代文物 869

第一节 太平天国文物 869

第二节 辛亥革命文物 870

第三节 其他 871

第十一章 现代文物 873

第一节 重庆早期反帝活动文物 873

第二节 川陕革命文物 873

第三节 和平、民主与抗日运动文物 875

第四节 革命烈士遗书、遗诗 876

第五节 侵华日军暴行物证 877

第六节 其他 878

第十二章 历代民族文物 879

第一节 藏族 880

第二节 土家族 886

第三节 彝族 889

第四节 侗族 889

第六节 纳西族 890

第五节 布依族 890

第七节 水族 891

附录: 892

一、重庆文物、博物馆机构成立、发展概况 892

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及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895

报业志 901

上篇 901

概述 901

第一节 《渝报》 928

第二节 《广益丛报》 928

第一章 近代报纸 928

第三节 《重庆日报》 929

第四节 《崇实报》 929

第五节 《国民报》 930

第六节 《商务日报》 930

第七节 《新蜀报》 930

第八节 《大中华日报》 931

第九节 《四川日报》(二十年代) 931

第十二节 《嘉陵江日报》 932

第十一节 《团悟日报》 932

第十节 《中山日报》 932

第十三节 《四川晨报》 933

第十四节 《新社会日报》 933

第十五节 《巴蜀日报》 934

第十六节 《川康日报》 934

第十七节 《济川公报》 934

第十八节 《大江日报》 935

第十九节 《新中华晚报》 935

第二十节 《权舆日报》 935

第二十二节 《国民公报》 936

第二十一节 《枳江日报·人民日报》 936

第二十三节 《四川日报》(三十年代) 937

第二章 现代报纸 938

第一节 《大公报》 938

第二节 《益世报》 939

第三节 《新民报》 939

第四节 《世界日报》 940

第五节 《中央日报》 940

第六节 《扫荡报》 941

第七节 《新华日报》 941

第八节 《西南日报》 942

第九节 《南京晚报》 942

第十节 《时事新报》 943

第十一节 《重庆各报联合版》 943

第十二节 《中国学生导报》 944

第十三节 《大中日报》 944

第十四节 《民主报》 944

第十六节 《重庆日报》 945

第十五节 《挺进报》 945

第三章 当代报纸 946

第一节 《新华日报》 946

第二节 《重庆日报》 947

第三节 《重庆工人报》 948

下篇 951

第一章 采访、编辑与评论 951

第一节 采访 951

第二节 编辑 953

第三节 评论 956

第二章 新闻研究 963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新闻研究 963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新闻研究 964

第三章 副刊 966

第一节 民国时期主要报纸副刊概况 96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报纸副刊介绍 970

第四章 新闻管理 972

第一节 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新闻管理 972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新闻管理 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