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对农艺要求的适应性 1
1.2 经济性 1
第一章 拖拉机技术性能及悬挂机组的设计基础第一节 拖拉机的技术性能 1
1 拖拉机的使用性能 1
1.3 劳动保护性能 2
2.1 拖拉机的功率利用 22
2 拖拉机的牵引附着性能 22
2.3 牵引效率的影响因素 23
2.2 拖拉机的牵引效率 23
2.4 牵引功率的估算 24
3.1 液压悬挂装置 25
3 拖拉机的工作装置 25
3.2 动力输出轴及安全防护罩 26
3.3 动力输出平胶带轮 39
3.4 拖拉机的牵引和拖挂装置 40
2.1 悬挂机组耕深调节方法 44
2 悬挂机组耕深调节方法和悬挂机构受力分析 44
第二节 悬挂机组设计基础 44
1 概述 44
2.2 悬挂机构的受力分析 48
2.3 悬挂机组驱动轮加载 49
3.2 农具悬挂参数的确定 51
3.1 农具在拖拉机上悬挂的设计要求 51
3 农具悬挂参数的确定 51
4.2 轮式拖拉机悬挂机组的纵向稳定性 56
4.1 油缸提升能力的计算 56
4 悬挂机组的校核 56
5 快速挂接器 60
4.3 履带拖拉机悬挂机组的纵向稳定性 60
1.2 铧式犁类型 66
1.1 农业技术要求 66
第二章 耕地机械 66
第一节 铧式犁 66
1 农业技术要求和铧式犁类型 66
2.1 总体参数的选择和总体配置 71
2 总体设计 71
2.3 悬挂犁的受力分析 78
2.2 犁体曲面的工作阻力 78
2.4 半悬挂犁的受力分析 81
2.5 牵引犁的受力分析 86
3.1 犁体曲面类型 87
3 犁体设计 87
3.2 犁体曲面测绘和性能参考曲线 89
3.3 土垡几何尺寸 90
3.4 用水平直元线法设计犁体曲面 91
3.5 用倾斜直元线法设计犁体曲面 101
3.6 深耕犁犁体曲面 110
3.7 高速犁犁体曲面 111
3.8 犁体结构 113
4.1 辅助覆盖装置 128
4 其他工作部件的设计 128
4.2 犁刀 131
4.3 深松铲 145
4.4 平地合墒器 146
5.1 犁架 150
5 铧式犁的其他部件设计 150
5.2 悬挂装置和耕宽调节装置 151
5.3 半悬挂架及半悬挂犁尾轮机构 156
5.4 牵引犁挂接装置和起落机构 158
5.5 犁轮 162
5.6 安全装置 164
6.1 翻转犁 167
6 双向犁 167
第二节 旋耕机 169
6.2 摆式犁 169
1.1 旋耕机与拖拉机的联接 171
1 卧式旋耕机的总体设计 171
1.4 旋耕机的传动 172
1.3 耕幅 172
1.2 旋耕机与拖拉机的配置 172
2.1 旋耕刀的运动轨迹、旋耕速比和沟底土埂高度 173
2 卧式旋耕机的运动参数 173
1.5 旋耕机的总体布置实例 173
2.3 旋耕刀有效隙角的验算 179
2.2 切土节距和碎土质量 179
3.1 刀滚受力的近似计算 183
3 卧式旋耕机的功率消耗 183
3.2 旋耕机的功率消耗及其影响因素 184
4.1 刀滚 185
4 旋耕刀滚及其他零部件 185
4.3 弯刀刀刃的设计 186
4.2 旋耕刀的种类 186
4.4 弯刀的其他参数 190
4.5 刀座的轴向间距和弯刀总数 192
4.8 罩壳和拖板 193
4.7 消除漏耕装置 193
4.6 弯刀在刀轴上的排列 193
1 机具类型 194
第三节 耕耙犁 194
4.9 根深装置 194
2.1 犁体与碎土器的配置及其参数选择 195
2 分组立式耕耙犁 195
2.2 总体布局 199
2.3 传动部件设计 200
2.4 工作部件设计 202
3 卧式耕耙犁 205
4 手扶拖拉机配套耕耙犁 208
1 圆盘耙类型和构造 212
第一节 圆盘耙 212
第三章 整地机械 212
2.1 耙组工作阻力 216
2 圆盘耙的受力分析和总体设计 216
2.2 圆盘耙在水平面内的平衡 217
2.4 圆盘耙的总体配置 218
2.3 圆盘耙在垂直面内的平衡 218
3 耙组设计 219
3.1 耙片 222
3.3 间管与方轴 225
3.2 轴承 225
3.4 耙组横梁和刮泥板 226
3.5 耙架 227
1 钉齿耙 228
第二节 钉齿耙、镇压器和动力驱动耙 228
2 镇压器 229
3 动力驱动耙 231
1.1 构造与工作部件的组合 233
1 总体配置 233
第三节 水田耙 233
1.2 工作幅宽B 234
2.1 星形耙组 235
2 主要工作部件 235
1.3 耙组偏角 235
2.2 缺口圆盘耙组 238
2.3 轧滚 240
1.2 功率及耙幅的确定 241
1.1 水田驱动耙的配置 241
第四节 水田驱动耙 241
1 总体设计 241
1.3 传动装置 242
2.1 耙滚结构 244
2 耙滚 244
2.3 耙滚主要几何参数的确定 245
2.2 运动参数的选择 245
3.3 耥板的调节机构 246
3.2 耥板安装位置 246
3 耥板 246
3.1 耥板形状 246
1 谷物条播机 247
第一节 概述 247
第四章 播种机械 247
3 整地播种联合作业机组 254
2 中耕作物播种机 254
第二节 谷物条播排种器 262
1 类型与要求 262
2.2 外槽轮排种器的结构型式 263
2.1 外槽轮排种器的排种过程 263
2 外槽轮排种器 263
2.3 外槽轮排种器的排量计算 264
2.4 外槽轮排种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265
2.5 几种常用的移动式外槽轮排种器 267
3 内槽轮排种器 271
4 滚齿式排种器 273
5.1 摆杆式排种器主要参数的确定 274
5 摆杆式排种器 274
6.1 工作原理 276
6 磨盘式排种器 276
5.2 摆杆式排种器排种量的计算 276
6.2 磨盘式排种器主要结构参数的确定 277
7.2 离心式排种器结构参数的确定 279
7.1 工作过程 279
6.3 磨盘式排种器排种量的计算 279
7 离心式排种器 279
第三节 中耕作物精密播种排种器 281
1.1 排种盘 285
1 水平圆盘式排种器 285
1.3 推种器 287
1.2 刮种器 287
1.5 改善型孔充填性能的途径 288
1.4 棉籽排种器 288
2.1 窝眼轮 289
2 窝眼轮式排种器 289
2.3 护种板 291
2.2 刮种器 291
3.2 种子流挡板 292
3.1 排种带与托板 292
2.4 推种器 292
3 带式排种器 292
4.1 吸室 293
4 气吸式排种器 293
3.3 驱动轮与清种轮 293
4.3 刮种器及其调节机构 296
4.2 排种盘 296
5.1 排种滚筒 297
5 气压式排种器 297
4.4 导种叶轮 297
6.1 排种器体 299
6 气吹式排种器 299
5.2 清种机构 299
5.3 卸种轮 299
5.4 接种支管 299
6.3 气嘴 300
6.2 排种轮 300
6.4 推种片 301
1 振动式排肥器 302
第四节 排肥器 302
2 水平星轮式排肥器 305
3 摆抖式排肥器 306
2.2 排肥能力计算 306
2.1 排肥星轮 306
2 开沟器适用行距与前后列距离 307
1 开沟器的结构类型 307
第五节 开沟器及其起落机构 307
4 宽幅翼铲式开沟器 309
3 锄铲式开沟器 309
6 滑刀式开沟器 312
5 芯铧式开沟器 312
7.2 圆盘夹角? 314
7.1 圆盘直径D? 314
7 双圆盘式开沟器 314
7.5 导种管 315
7.4 开沟宽度b 315
7.3 聚点m的位置 315
9 开沟器的起落机构 316
8 单圆盘式开沟器 316
9.2 机械自动式起落机构 317
9.1 手杆式起落机构 317
1.2 主要参数 318
1.1 输种管的类型 318
9.3 液压自动式起落机构 318
第六节 输种管、覆土器、镇压轮及筑埂器 318
1 输种管 318
2 覆土器 319
1.5 橡胶折皱管 319
1.3 金属卷片管 319
1.4 波形塑料管 319
3 镇压轮 321
2.2 中耕作物播种机上覆土器类型 321
2.1 谷物条播机上覆土器类型 321
3.2 镇压轮直径的确定 322
3.1 镇压轮的结构类型和特点 322
4.1 筑埂器的结构类型 323
4 筑埂器 323
1.1 对种子、肥料箱的要求 324
1 种子、肥料箱 324
4.2 主要参数 324
第七节 其他工作部件和机构 324
2.1 整体传动 325
2 传动机构 325
1.2 种子、肥料箱容量计算 325
1.3 结构特点 325
2.3 变速机构 326
2.2 分组传动 326
3.1 结构类型 327
3 仿形机构 327
3.3 仿形调节机构 329
3.2 主要参数 329
4.1 划行器臂长的确定 330
4 划行器 330
4.2 划行器的起落机构 331
1.3 牵引式联接器基本参数的计算 333
1.2 联接器的种类 333
第八节 播种机的联接器和运输装置 333
1 联接器 333
1.1 对联接器的要求 333
1.4 几种常用的牵引式联接器 335
1.5 专用牵引式联接器 336
2.1 通用农具运输车 337
2 运输装置 337
2.2 横向运输 338
2.3 折叠式播种机 339
2.1 作业速度 341
2 总体参数 341
2.4 采用专用联接器 341
第九节 总体设计与配置 341
1 结构型式 341
3 总体配置 342
2.2 工作幅宽 342
1.1 几种典型工厂化育秧的特点 344
1 概述 344
第五章 水稻育秧和拔、插秧机械 344
第一节 工厂化育秧设备 344
2.1 种子处理工艺流程 345
2 种子处理设备 345
1.2 典型育秧方式的工艺流程 345
2.2 选种浸种设备 347
3.1 秧盘 352
3 苗床准备机具 352
3.2 碎土筛土机 355
4.1 播种形式 360
4 播种设备 360
4.2 播种机的构造及设计参数 361
5.1 出芽室农艺技术要求 366
5 出芽室设备 366
4.3 计算方法 366
5.2 FY 135型出芽室 367
6.2 塑料大棚 369
6.1 绿化前准备 369
6 绿化与炼苗设备 369
6.4 炼苗 370
6.3 绿化台车 370
7.2 简化方案配备 371
7.1 工厂育秧总体布局 371
7 总体设计 371
1 水稻秧苗的物理机械性能 373
第二节 水稻拔秧机 373
3.1 叶鞘起拔式拔秧机 376
3 拔秧机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376
2 水稻拔秧机设计的技术要求 376
2.1 适应范围 376
2.2 主要指标 376
4.1 人力小钳夹式拔秧机 377
4 小钳夹式拔秧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 377
3.2 根部起拔式拔秧机 377
5.1 拔秧钳 378
5 小钳夹式拔秧机主要工作零部件的设计 378
4.2 机动小钳夹式拔秧机 378
5.2 拔秧钳开闭机构 383
5.3 拔秧钳的运动轨迹控制机构 387
5.4 秧苗处理机构 400
5.5 行走机构 403
6.1 人力小钳夹式拔秧机的总体设计 405
6 小钳夹式拔秧机的总体设计 405
6.2 机动小钳夹式拔秧机总体设计 406
8 滚梳式水稻拔秧机 408
7 滚筒式水稻拔秧机 408
1.2 机动插秧机的基本结构 413
1.1 人力插秧机的基本结构 413
第三节 水稻插秧机 413
1 概述 413
2.1 分插秧原理 421
2 分插秧原理与分插机构的设计 421
1.3 水稻插秧机的设计要求 421
2.2 分插机构的设计 424
3.1 秧箱 490
3 秧箱、送秧机构和移箱机构的设计 490
3.2 送秧机构 497
3.3 移箱机构 507
4 水稻插秧机的总体设计 523
4.1 机动插秧机总体结构 523
4.4 驱动轮数和机头型式 524
4.3 机动插秧机的动力配备 524
4.2 总体设计的内容 524
4.6 驱动轮、船板和牵引架的设计 527
4.5 牵引架与插秧工作部分的连接型式 527
4.7 各机构运动时间的配合 531
4.8 传动系统的设计 533
4.9 主离合器和安全离合器的设计 540
4.10 最大转向角的确定和过埂装置 546
4.11 全机的重心位置和稳定性 548
4.12 全机的总体受力分析 549
4.13 全机的总体配置 552
3.4 对中耕机的技术要求 558
3.3 对护苗带的要求 558
第六章 中耕机械 558
第一节 概述 558
1 中耕机械的用途 558
2 作物行间机械中耕的效益 558
3 对中耕机的农艺及技术要求 558
3.1 松土对工作部件的要求 558
3.2 对工作部件的调整、安装与通过 558
间隙的要求 558
第二节 中耕机械的类型 559
4 土壤中耕的工艺原理 559
1.3 水田中耕器 560
1.2 手持动力式中耕除草器 560
1 手用及手扶动力中耕器 560
1.1 旱地手用中耕器 560
2.1 单行中耕器(亦称耘锄) 561
2 畜力中耕器 561
1.4 手扶动力水田中耕机 561
2.3 中耕培土机(铲趟机) 562
2.2 多行中耕追肥机 562
3.1 全面中耕机 563
3 机力中耕机 563
3.2 行间中耕机 566
4.1 随机式分簇间苗机和苗间除草器 568
4 间苗机和专用中耕机 568
4.2 选择式间苗机 574
5 其他除草方法及其所用的机具 575
4.3 专用中耕机 575
5.2 火焰除草 576
5.1 化学药剂除草 576
6 动力水稻中耕机 577
1 工作部件的类型 578
第三节 中耕机土壤工作部件的类型和设计 578
3.2 中耕机工作部件的国际标准 580
3.1 我国的中耕工作部件标准 580
2 铲柄的类型和设计 580
3 国内外中耕工作部件的基本参数 580
3.3 苏联中耕机工作部件的基本尺寸 584
3.4 美国农业工程师协会标准 598
3.5 中耕机锄铲和铲柄的技术要求 600
4.1 铲式工作部件的主要参数 602
4 工作部件的设计 602
4.2 双翼平铲的设计 603
4.3 双翼通用铲的设计 604
4.4 单翼铲的设计 605
4.5 开沟培土器工作面的设计 607
4.7 杆式工作部件的运动特性 611
4.6 螺旋式培土器的设计 611
5.2 工作部件的传动方式 612
5.1 旋耕刀 612
6 驱动旋转式中耕机的工作部件 612
1 机架及行走系统 613
第四节 中耕机的通用机构 613
5.3 消除传动箱下部漏耕的机构 613
2.2 铰接式固定安装法 619
2.1 刚性固定安装法 619
2 工作部件的固定装置 619
3 工作部件的安全装置 622
4.2 自动式起落机构 624
4.1 手动式起落机构 624
4 工作部件的起落机构和耕深调节机构 624
6.2 踏板式操向机构 625
6.1 杠杆式操向机构 625
4.3 液压式自动起落器 625
5 工作部件安装角的调节 625
6 操向机构 625
6.3 舵盘式操向机构 626
8 护苗器 631
7 工作部件组 631
1.2 工作部件的配置 632
1.1 工作幅宽的选择 632
第五节 中耕机的总体设计 632
1 工作幅宽的选择及工作部件的配置 632
2.1 工作时作用在中耕机上的外力 635
2 中耕机的受力分析及零部件强度计算 635
2.2 中耕机牵引架及机架的计算 636
2.3 起落机构的计算 638
2.4 锄梁系统的计算 642
3 中耕机总装的技术要求 644
2.5 安全装置的计算 644
1 牵引式中耕机的运动稳定性 645
第六节 中耕机及其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 645
2 悬挂式中耕机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 648
3 中耕机在垂直平面内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 650
4 中耕机旋转工作部件的运动稳定性 654
2.2 基本组成元件 657
2.1 结构特点 657
第七节 化肥追肥装置 657
1 追肥机构的基本类型 657
2 化肥排肥器的结构特点及基本工作原理 657
2.3 基本工作原理 661
4 中耕机的生产试验 662
3.3 排肥能力计算 662
3 排肥器主要参数的确定及计算 662
3.1 肥箱容积的确定 662
3.2 施肥量的计算 662
3.5 振动式排肥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663
3.4 转盘式排肥器转盘的极限转速 663
4 输肥管 664
5 化肥的物理机械特性 665
3.4 追肥机构工作性能的测定 666
第八节 中耕机械的试验与测定 666
1 中耕机的技术测定 666
2 试验地的测定 666
3 中耕机的性能的测定 666
3.1 中耕深度、地表和沟底平整度及土壤膨松度的测定 666
3.2 碎土质量的测定 666
3.3 除草效果的测定 666
3.8 综合观察 667
3.5 培土作业质量的测定 667
3.6 牵引阻力及功率测定 667
3.7 作业速度的测定 667
2.1 选型的主要依据 668
2 植保机械型式的确定 668
第七章 植物保护机械 668
第一节 引言 668
1 植物保护机械的作用 668
2 植保机械的分类 668
3 植保机械的农艺技术要求 668
第二节 植保机械的总体设计 668
1 概述 668
2.2 各类植保机械的主要型式与特点 669
3.1 施药量及雾滴、粉粒尺寸 673
3 整机参数的确定 673
3.2 生产率 674
3.5 机具质量 675
3.4 药箱容积 675
3.3 作业幅宽及射程 675
3.8 通过性 676
3.7 功率分配 676
3.6 振动与噪声 676
1.1 液力式雾化装置 677
1 雾化装置及喷射部件 677
第三节 植保机械工作部件 677
1.2 气力雾化装置 683
1.3 离心雾化装置 687
1.4 静电喷雾装置 690
1.5 喷洒装置及喷头的配置 693
2.1 喷粉头的类型和特点 695
2 喷粉喷头 695
2.2 影响喷粉质量的因素 697
1.1 分类 699
1 分类与特性 699
第四节 风机 699
1.3 风机的性能计算 700
1.2 风机的相似条件及相似性能换算基本公式 700
2.2 叶轮设计常用公式 701
2.1 叶轮结构及参数 701
1.4 风机的性能曲线 701
2 离心式风机 701
2.3 叶轮的设计计算 705
2.5 变型设计法 707
2.4 选型设计法 707
2.6 高压通风机计算的修正方法 708
2.8 叶片形状画法 709
2.7 叶轮主要零部件强度计算 709
2.9 机壳 713
3 轴流风机的设计 714
3.1 叶轮 715
3.2 叶轮叶片的强度和振动核算 721
3.3 定子 722
3.4 植保机械用轴流风机的设计特点 723
3.5 设计举例 724
1.1 水力计算法 726
1 喷雾机用离心泵的设计 726
第五节 液泵 726
1.3 改型设计法 736
1.2 相似设计法 736
1.4 高压离心泵 737
2.1 活塞泵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和计算 738
2 活塞泵设计 738
2.3 活塞泵的工作脉动 739
2.2 活塞泵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 739
3 隔膜泵 740
4.1 射流泵的计算 743
4 射流泵 743
1 液泵进、出水阀的设计计算 746
第六节 阀、空气室和雾量调节装置 746
4.2 射流泵主要零件的结构型式 746
2 调压阀设计计算法 748
3 空气室计算 750
4 雾量调节装置 751
1.1 机械式搅拌装置的计算 753
1 药液搅拌装置 753
第七节 药液搅拌装置、药箱和排粉装置 753
1.2 液力搅拌装置的计算 754
2.1 药液箱结构形式及设计要点 756
2 药箱 756
3 药粉箱搅拌器与输粉器 757
2.2 药粉箱设计要点 757
3.2 气力式输粉装置 758
3.1 机械式搅拌器与输粉器 758
4 过滤装置 759
6 喷杆及悬挂架 761
5 喷头防滴漏装置 761
第八节 黑光诱虫灯 763
第九节 防腐材料和防腐处理 765
1.1 喷灌强度ρ 768
1.2 喷灌均匀度 768
第八章 喷灌与滴灌设备 768
第一节 喷头 768
1 喷头的水力性能指标 768
2.1 喷头的分类 771
2 喷头的分类及其结构 771
1.3 水滴打击动能 771
2.2 喷头的结构 772
3.1 喷头水力参数的确定 775
3 喷头的总体设计 775
3.2 喷头的流道设计 780
3.5 喷头的旋转和换向部件 782
3.4 喷头的轴封结构 782
3.3 喷头旋转速度的要求 782
3.6 散射式及多孔管式喷头 789
1.2 喷灌用移动管道 794
1.1 固定管道的性能 794
第二节 喷灌用管道及附属设备 794
1 喷灌用管道 794
2.1 壁厚δ的计算 798
2 管道的壁厚及水力计算 798
2.4 末级工作管多喷头同时工作时,各喷头的压力Pi和流量qi的计算 799
2.3 局部损失计算 799
2.2 沿程水头损失Hf值的计算 799
3.1 联接件 800
3 附属设备 800
2.5 末级工作支管(多孔管)的管首压力和入管总流量的计算 800
2.6 整个管网首部压力和流量的计算 800
3.2 控制阀 801
3.4 管道设备符号 803
3.3 安全防护设备 803
1.1 喷灌用泵的种类 804
1 喷灌用泵的种类及其使用要求 804
第三节 喷灌用泵 804
2.2 喷灌泵设计参数的确定 805
2.1 喷灌泵的设计特点 805
1.2 喷灌对泵的要求 805
2 喷灌泵的设计特点及设计参数 805
3.1 喷灌自吸泵的结构形式 810
3 喷灌自吸泵的结构 810
3.2 影响自吸性能的因素 811
1 喷灌系统的类型 812
第四节 喷灌系统 812
4 对喷灌泵的评价条件 812
2.1 喷灌系统的总体规划 813
2 喷灌系统设计的方法 813
1.1 管道式喷灌系统 813
1.2 机组式喷灌系统 813
3.2 管网布置并确定轮灌制度 814
3.1 选择喷头并确定喷头组合形式 814
2.2 管网设计 814
3 田间管网的设计步骤 814
4.2 管网布置 816
4.1 布置给水栓 816
3.3 水力计算求管网内各级管径及管网首部流量和压力 816
4 骨干管网的设计步骤 816
4.4 求管网各管段的经济管径 818
4.3 按随机用水推算管网流量 818
4.6 修正后的管径还需标准化 821
4.5 按造价的矢量和修正管线长度 821
4.8 动态规划法求管网的经济管径 822
4.7 绘制管网水力计算成果图 822
1.1 喷灌机选型的原则 823
1 喷灌机选型及其性能的评定 823
第五节 喷灌机 823
1.2 喷灌机使用性能的评定 824
2.3 单喷头喷灌机工作点的确定 825
2.2 单喷头喷灌机的形式 825
2 单喷头喷灌机 825
2.1 单喷头喷灌机的设计任务 825
2.4 单喷头喷灌机的起动引水装置 828
3.1 绞盘式喷灌机的分类 830
3 绞盘式喷灌机 830
2.5 单喷头喷灌机的组装设计 830
3.2 绞盘式喷灌机的特点 831
3.3 绞盘式喷灌机的总体设计 832
3.4 绞盘式喷灌机的传动系设计 833
4.1 多喷头喷灌机的形式 836
4 多喷头喷灌机 836
4.2 多喷头喷灌机的配套设计 838
5 滚移式喷灌机的结构设计 840
6.1 整体结构设计 841
6 时针式喷灌机的结构及控制设计 841
5.1 管子的联接及管子轮子的联接 841
5.2 管子与喷头的联接 841
5.3 驱动机构 841
6.2 架立结构设计 843
6.3 驱动结构 844
6.4 电路控制系统 845
7.1 平移式喷灌机的特殊结构 848
7 平移式喷灌机的结构及控制设计 848
7.2 平移式喷灌机的控制设计 849
1.2 滴头类型 854
1.1 对滴头的基本要求 854
第六节 滴灌设备 854
1 滴头 854
2.3 离心式过滤器 859
2.2 砂砾石过滤器 859
2 过滤器 859
2.1 滤网式过滤器 859
3.1 压差式肥料注入系统 861
3 肥料注入系统 861
2.4 自净式网眼过滤器 861
3.2 泵注式肥料注入系统 862
5 管道及其附件 863
4 流量调节器 863
3.3 射流式肥料注入系统 863
2.1 设计灌水定额 865
2 滴灌灌溉制度的确定 865
第七节 滴灌系统规划与设计 865
1 滴灌系统规划布置 865
1.1 滴灌系统的类型 865
1.2 根据地形和水源位置合理布置管道系统 865
2.4 灌水地段内轮灌区数目的确定 867
2.3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867
2.2 设计灌水周期 867
4.2 毛管水力计算基本公式及计算用诺谟图 868
4.1 毛管设计 868
3 滴灌系统控制灌溉面积大小的确定 868
3.1 一条毛管的输水流量和控制面积大小的计算 868
3.2 滴灌系统控制灌溉面积大小的计算 868
4 滴灌系统中的管道设计 868
4.4 滴灌干管的设计 872
4.3 支管设计 872
2 收割机 873
1 稻麦收获的农业技术要求 873
第九章 谷物收获机械 873
第一节 稻麦收获机械的类型与构造 873
2.1 卧式割台收割机 874
2.2 立式割台收割机 875
3.1 全喂入式脱粒机 877
3 脱粒机 877
3.2 半喂入式脱粒机 878
4.1 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882
4 联合收割机 882
4.2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 889
1.2 分禾装置 893
1.1 类型和构造 893
第二节 收割台 893
1 卧式割台 893
1.3 割台输送装置 894
2.2 齿带式输送器 901
2.1 类型和结构 901
2 立式割台 901
2.3 分禾装置 902
3.1 类型和结构 903
3 扶指式割台 903
4 联合收割机收割台的升降仿形装置和挂接结构 904
3.2 横向输送链 904
1.2 拨禾板的运动轨迹、线速度和拨禾速比 907
1.1 拨禾轮的种类 907
第三节 拨禾、扶禾装置 907
1 拨禾轮 907
1.3 拨禾轮的各项参数 909
2.1 类型与结构 910
2 拨禾星轮及拨禾指轮 910
3 扶禾器 912
2.2 传动方式 912
3.1 扶禾器的类型和结构 913
3.3 扶禾方程 914
3.2 扶禾拨指的运动轨迹 914
3.4 扶禾器的主要参数 915
4 前伸式扶禾器 916
1.1 类型和构造 917
1 往复式切割装置 917
第四节 切割装置 917
1.3 切割器零件 918
1.2 切割原理 918
1.4 割刀运动分析和切割速度 920
1.5 切割图、进距和动刀片刃口的负荷 922
1.7 往复式切割器的惯性力及其平衡 923
1.6 切割器的驱动机构 923
1.1 链耙和从动辊筒 925
1 链耙式输送器 925
1.8 切割器需用功率 925
第五节 中间输送装置 925
2 带耙式输送器 927
1.2 输送槽 927
3 转轮式输送器 928
4.1 特种夹持链 929
4 夹持式输送器 929
4.3 夹持链输送速度 933
4.2 普通夹持链夹持输送器 933
1.1 结构与脱粒过程 934
1 纹杆滚筒式脱粒装置 934
第六节 脱粒装置 934
1.2 结构设计 936
1.3 脱粒间隙调整机构 939
2.1 结构设计 941
2 钉齿滚筒式脱粒装置 941
1.4 生产率与所需功率 941
2.2 生产率与需用功率 945
3.1 结构形式与配置 946
3 双滚筒式脱粒装置 946
3.2 脱粒速度与间隙 947
4.1 结构设计 948
4 轴流滚筒式脱粒装置 948
3.3 生产率与需用功率 948
5 叶轮式脱粒装置 951
4.2 需用功率 951
6.1 手持式脱粒装置 953
6 半喂入型脱粒装置 953
6.2 夹持式脱粒装置 955
8 滚筒的平衡 962
7 滚筒旋转的均匀性与转动惯量 962
1.1 结构与类型 964
1 键式分离装置(键式逐稿器) 964
第七节 分离装置 964
1.2 结构尺寸与运动参数 966
1.4 辅助分离机构 967
1.3 生产率和功率消耗 967
2.2 结构尺寸与运动参数 969
2.1 构造、种类与工作过程 969
2 平台式分离装置(平台式逐稿器) 969
3.2 结构尺寸与运动参数 970
3.1 构造与工作过程 970
2.3 生产率 970
3 分离轮式分离装置 970
1 气流清选原理 971
第八节 清选装置 971
3.3 生产率 971
2.1 类型 972
2 风扇式清选装置 972
2.2 风扇和风道的结构 973
3.1 构造与工作原理 975
3 风扇筛子式清选装置 975
3.3 清选筛主要参数的确定 978
3.2 风扇与筛子的配置 978
4.1 构造和工作原理 979
4 气流清选筒式清选装置 979
3.4 清选筛尺寸和需用功率 979
1 螺旋输送器 983
第九节 籽粒和杂余输送装置 983
4.2 清选简的结构尺寸和参数 983
2 刮板式输送器 984
2 驱动轮桥 986
1 行走无级变速器 986
3 扬谷器 986
第十节 底盘部分 986
2.1 离合器 987
2.5 最终传动 989
2.4 制动器 989
2.2 变速箱和中央传动 989
2.3 差速器 989
3 转向轮桥和转向操纵机构 991
4.3 全履带式行走装置 994
4.2 半履带式行走装置 994
4 行走装置 994
4.1 轮式行走装置 994
2.2 粮箱 997
2.1 卸粮台 997
第十一节 其他工作装置 997
1 复脱装置 997
2 集粮、卸粮装置 997
4 排草、集草和切草装置 999
3 集糠装置 999
5 捡拾器 1000
4.3 切碎抛撒 1000
4.1 草箱集堆 1000
4.2 直接抛撒 1000
6 大豆割台 1001
6.2 挠性割台 1002
6.1 大豆低割装置 1002
6.3 对行割台 1003
1.2 需用功率与动力机的选择 1004
1.1 收割机的生产率、割幅、作业速度 1004
第十二节 收割机和脱粒机的总体设计 1004
1 收割机的总体设计 1004
1.3 总体配置、平衡和稳定性 1005
2.2 各工作部件的配置 1006
2.1 设计要求 1006
2 脱粒机的总体设计 1006
2.3 需用功率 1009
1 联合收割机基本参数的确定 1010
第十三节 联合收割机的总体设计 1010
2.1 整机需用功率 1011
2 整机需用功率和发动机的选择 1011
1.1 割幅 1011
1.2 作业速度 1011
1.3 生产率 1011
3.1 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 1012
3 总体配置 1012
2.2 发动机的选择 1012
3.3 半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 1014
3.2 全悬挂式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 1014
4.1 特点和要求 1023
4 传动装置的设计 1023
3.4 牵引式联合收割机的总体配置 1023
4.2 常用传动工作部件 1025
4.3 联合收割机传动系统示例 1030
5 液压系统 1032
5.1 操纵系统 1032
5.2 转向系统 1037
5.3 驱动系统 1038
6 联合收割机的监视装置 1040
6.1 开关信号报警装置 1040
6.2 转速监视装置 1040
6.3 谷粒损失监视装置 1041
7 联合收割机的自动调节装置 1042
7.1 喂入量的自动调节 1042
7.2 割茬高度自动调节 1044
7.3 自动操向装置 1045
7.4 自动调平装置 1045
1.1 收获籽粒玉米的方法和机具 1046
1 类型和构造 1046
1.2 玉米摘穗剥皮机 1046
第十四节 玉米收获机械 1046
1.3 玉米摘穗机 1048
1.4 玉米摘穗台 1048
1.5 玉米剥皮机 1049
1.6 玉米脱粒机 1049
2 玉米摘穗装置 1050
2.1 类型和结构 1050
2.2 摘穗辊 1051
2.3 拉茎辊 1052
3 玉米剥皮装置 1053
3.1 剥皮辊 1053
4 脱粒装置 1054
4.1 类型和结构 1054
3.2 压送器 1054
4.2 滚筒的主要参数 1055
5.1 卧辊式玉米摘穗剥皮机的纵向输送装置 1056
5 其他工作装置 1056
5.2 立辊式玉米摘穗剥皮机的纵向输送装置 1056
4.4 滚筒与凹板的工作间隙 1056
4.3 凹板的主要参数 1056
5.3 茎秆切割装置 1057
5.4 茎秆处理装置 1059
主要参考文献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