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索 菲 1
第一章 横向多元进化论 1
一 纵向单元进化论及其缺陷 1
二 哲学的分析 4
本书简介 7
三 现代科学的论证 8
四 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10
五 横向多元进化论 16
(一)生命种子的天生论 18
(二)生物起源的多元论 19
(三)人类起源的地生论 19
(四)进化规律的辩证论 20
第二章 文化日心论 22
一 以往人们把握文化的尺度——对历史上各种文化学理论的检讨 22
二 我们把握文化的尺度——天文·人文·文明 38
三 文化日心论 42
(一)生命起源和文化起源 43
(二)天文与时变 44
(三)地理环境与文化风格 46
四 小结 62
第三章 本体自律 64
一 横向多元社会进化论 64
二 文化本(自)体的形成机制及内涵 66
三 本体自律过程及本体、客体、异体之关系 67
四 地球文化生态的对称和消称关系 70
五 三大板块文化 77
第四章 黑色文化 80
一 以往人们对非洲文化的评价 80
二 非洲的天文化 82
三 尼格罗人种 84
四 非洲的人文化 87
五 黑色文化的历史沿革 90
六 对黑色文化的重新评价 94
(一)原始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95
(二)体育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96
(三)即兴性与永久性的统一 98
第五章 白色文化 101
一 黑、白、黄三大板块的相对位置 101
二 欧洲的天文化 102
三 高加索人种 108
四 集团经济模式和社会体制 109
五 白色文化的特征 110
(一)音乐型 110
(二)数理逻辑性 113
(三)以量制质 115
(四)攻击性、开拓性 118
(五)功利性、竞得性 120
(六)人为性、主动性 125
六 白色文化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 127
(一)白色文化是高力度、高智能的高质文化 127
(二)白色文化是亚人类文化 130
(三)与中国文化相辅相成 130
一 “中——西”对偶范畴的确立 131
第六章 黄色文化 131
二 中国的天文化 132
三 蒙古人种和汉民族 138
四 集权经济模式 139
五 中国文化的特征 146
(一)天人合一的有机整体性 146
(二)绘画性、美性 153
(三)中庸性、自闭完整性 168
(四)礼义性 172
(五)连续一贯性 182
六 交流世界中的中国文化自体 186
第七章 异体互律 188
一 互律的形成机制 188
二 互律与自律之关系 191
三 互律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意义 196
四 互律运动过程 198
(一)自体孕育段 199
(二)自体生长段、异体孕育段 200
(三)自体发展段、异体生长段 201
(四)自体成熟段、异体生长段 202
(五)异体对抗段、自体激变段 205
(六)自体解体段、整体合协段 206
(七)文化大同段、自体逆反段 206
五 互律形式和文化生态 207
六 中间文化和文化的中间性 209
七 互律作用下的文化异体 212
(一)中国——主静文化 212
(二)西方——主动文化 225
(三)黑非洲——应适文化 233
(四)七大中间文化 242
八 小结 255
第八章 双妄律 264
一 释“双妄” 264
二 双妄现象之成因 265
(二)知识局囿 266
(一)地缘局囿 266
(三)观念差异 267
(四)传统局囿 268
(五)社会发展差异 268
(六)政治干预 270
三 双妄现象发生发展过程 270
四 西方双妄现象发展诸阶段 271
(二)向往中国时期(半妄期) 272
(一)东西隔绝时期(真妄期) 272
(三)侵华时期(双妄期) 276
(四)研究中国时期(前消妄期) 284
五 中国双妄现象发展诸阶段 290
(一)东西隔绝时期 291
(二)帝国扩张时期 291
(三)被动挨打时期 291
(四)学习西方时期 294
六 对鸦片战争的文化阐述 304
(一)鸦片战争是人类文化异互运动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 305
(二)鸦片战争是人类文化由双妄的顶峰走向消妄的转折点 306
(三)鸦片战争是人类文化由局部异互走向全球异互的转折点 310
第九章 整协律 313
一 自然生态是文化整协的基础动因 313
二 整协律与其他定律之关系 314
(一)整协律是自体一贯律的负性律 314
(二)整协律是异体互律的必然律 315
(三)整协律是由双妄而入消妄、无妄的因果律 316
三 历代先哲的整协思想 316
(一)宗教整协思想 317
(二)科学整协思想 321
(三)政治经济整协思想 323
(四)文化整协思想 328
四 人类文化整协过程 331
五 漩流上文化论 334
六 中国文化的人类性位置 337
(一)整体文化对局部文化的整协 338
(二)美性文化对理性文化的整协 344
(三)精神文化对物质文化的整协 346
(四)天文对人文的整协 351
七 人类文化整协的最高境界 355
(一)整协场 355
(二)各体各用、互体互用 359
(三)文化整协与人的革命 369
第十章 中国绘画的世界性地位 375
一 艺术及绘画之定义 377
二 中西绘画主客体观念之差异 379
三 西洋绘画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非绘画性分析 381
四 中国绘画的四个发展阶段及其前卫性分析 385
五 中国画质分析(中国画“六法论”) 389
六 世界画坛的双妄状况 397
七 绘画消妄论(绘画鉴赏论) 407
八 中国画之未来——兼论中国绘画学科建设 417
后记一 424
后记二 427
第三版校后附言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