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1
一、书香世家 4
二、严格的古典教育 6
三、叛逆的开端 9
四、反清 12
五、在东京加入同盟会 14
六、章门弟子“爬翁” 17
七、“钱玄同的白话文” 19
八、在故乡讲学 22
九、“玄冠深衣”办公 24
十、在北京完成思想的第二次巨变 27
十一、介入新文化运动 32
十二、对古国文明的反思 36
十三、批判·启蒙·治学 44
十四、催生《狂人日记》·为《尝试集》作序 48
十五、与刘半农演“双簧” 52
十六、“金心异” 56
十七、温和的人道主义者 59
十八、“用石条压驼背” 66
十九、汉字改革·世界语·新文学 71
二○、“中国旧戏没有存在的价值” 77
二一、与《新青年》同人的分歧 80
二二、“保护眼珠,换回人眼” 82
二三、编教科书·审定国音 86
二四、《文字学音篇》:中国大学最早的古汉语教材 89
二五、与同门黄侃的交游 92
二六、“五四”当日,陪着学生游行 96
二七、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的常驻干事 100
二八、汉字简化·注音字母 104
二九、《新青年》同人的分化 109
三十、辨“伪书”和辨“伪事” 112
三一、关于辨古史的见解 115
三二、向国语统一筹备会提交汉字改革议案 119
三三、“汉字革命” 126
三四、引发中国古史学界的地震 134
三五、钱玄同与“朴社”取名 142
三六、在现实的文化生活中“辨伪” 145
三七、“拆穿”“老英雄”吴虞“西洋镜” 150
三八、曲笔反禁书 154
三九、《语丝》·“玄同不‘玄’” 158
四十、反省三十年来“对于满清的态度底变迁” 164
四一、“世说燕语”·“数人会” 168
四二、《甲寅》与《国语周刊》的文白之争 171
四三、与刘半农、林语堂书:“欧化的中国” 173
四四、女师风潮·在全国国语大会上演讲 184
四五、继续辨古事古书 189
四六、“国语罗马字” 192
四七、不护己见,修订《国音字典》 194
四八、“贴水膏药” 197
四九、为“三·一八”烈士纪念碑写碑文 204
五十“扫雪斋主人” 207
五一、编纂中国大辞典 212
五二、一手编定《国音常用字汇》 215
五三、同门鲁迅“默不与谈” 217
五四、书法艺术 224
五五、日本留学生 227
五六、“笑而许”“澜堂” 233
五七、续辨古经 235
五八、《疑古废话》 243
五九、与高步瀛交游·“信!达!俗” 246
六十、热心文化普及工作 252
六一、名牌教授居无定所 256
六二、“诲人不倦” 258
六三、审美趣味 269
六四、国难中以学识为民族作贡献 274
六五、讨论《说文》·废“三礼名物”课 278
六六、扶病起草《简体字谱》 281
六七、对古韵廿八部音读的假定 287
六八、诗言志 292
六九、伤逝 295
七十、病中为故友编校遗著 306
七一、决不“污伪命” 310
七二、哲人其萎 314
钱玄同大事年表 320
参考文献 331
后记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