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产劳动过程 3
一、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劳动的客体要素 3
第一篇 生产劳动过程 价值形成过程 3
二、人类劳动是生产劳动过程中的主体要素 6
三、生产劳动过程 12
第二章 生产劳动时间 20
一、解读马克思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论述 20
二、生产时间劳动时间 25
三、生产时间大于劳动时间不形成价值吗 26
第三章 价值形成过程 31
一、“商品二因素”解读 产品价值的二重性 31
二、价值形成过程 34
三、正价值和负价值 36
一、解读马克思“劳动二重性” 38
第四章 生产劳动的二重性 38
二、劳动二重性新解 41
三、生产的二重性 44
四、生产劳动的二重性 46
第二篇 商品交换过程 价值交换过程 53
第五章 商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 53
一、解读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论述 53
二、商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 55
第六章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误解析 61
一、概念中的逻辑错误 61
二、价值实体中质和量的矛盾 62
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适用范围的误区——商品拜物教秘密中的秘密 68
四、“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假定事例运算中的错位 79
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真正地位 90
六、马克思坚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算商品价值量的原因 91
第七章 劳动量、价值量计量尺度的二重性 97
第八章 商品交换价值量的二重性及转化 101
第九章 货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 107
第三篇 剩余价值生产新探 117
第十章 劳动力价值的二重性 117
一、劳动力价值的二重性新探 117
二、体力和智力的形成 119
三、关于马克思“劳动力二重性”论述的解读 122
第十一章 剩余价值由何而来 132
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论述 133
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中的论述 135
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的论述 137
一、资本总公式矛盾中的矛盾 142
第十二章 解读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论述 142
二、价值能增殖吗 151
三、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吗 剩余价值是“从无生有”吗 164
四、相对剩余价值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产生的吗 172
五、剩余价值是由“所使用的资本一切部分产生的”吗 180
第十三章 剩余价值的形成新解 192
一、绝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新解 192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新解 200
三、超额剩余价值的形成 206
第十四章 剩余价值的实现 210
一、实体价值转化为生产价值 210
二、剩余价值的实现 212
第十五章 资本价值的二重性 215
一、资本的实质 215
二、资本价值的二重性 220
三、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224
第四篇 生产价值转化为商品价格 价值转化定律 229
第十六章 解读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商品价值转化 229
为生产价格 229
一、解读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29
二、解读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35
三、解读马克思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237
四、解读马克思关于货币在价值转化中的作用 241
五、解读马克思的两个等式 242
第十七章 生产价值转化为商品价格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44
一、生产价值与需求价值的关系 245
二、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格的关系 248
三、生产价值转化为商品价格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250
一、生产劳动要素分解图 261
第十八章 生产劳动与价值转化分解图 261
二、劳动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分解图 262
三、生产过程与价值形成过程分解图 263
第十九章 意识、劳动、价值的实质 价值二重性原理价值转化定律 266
一、智力、意识的本质及二重性 266
二、劳动、价值的实质 270
三、价值二重性(二分法)原理 273
四、价值转化定律 275
第五篇 劳动价值论与效用价值论百年论战透视 283
第二十章 概论 283
一、争论的焦点 283
二、争论的误区 287
三、争论的出路 294
一、马歇尔经济思想的基础及把客观效用论和主观效用论统一起来的方法 296
第二十一章 评马歇尔的效用价值论 296
二、马歇尔的“货币理论” 307
三、资本不是生产要素 308
四、关于边际效用递减律 316
第二十二章 评赵自元的“劳动时间” 320
一、劳动的实质 320
二、无偿价值的来源 323
三、劳动时间 324
第二十三章 评晏智杰的“生产要素价值论” 327
一、晏智杰经济学观点的亮点 328
二、点评《劳动价值学说新探》 329
三、评生产要素价值论 343
第二十四章 评程恩富“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 350
一、“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的缺陷 350
二、关于全要素财富说 356
第二十五章 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359
一、从价值形成的主体要素看人才培养的战略意义 359
二、从价值形成的客体要素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战略意义 360
三、从商品交换价值的二重性、货币价值的二重性看商品价值转形 363
四、从“生产要素价值论”和“劳动外延拓展论”看经济实践中的负面效应 365
五、从剩余价值的实质看资本主义消亡、共产主义实现的客观必然性 368
第二十六章 方法论初探 371
一、坚持存在决定意识的辩证唯物主义 371
二、坚持连续原理与辩证思维相统一 374
三、坚持历史的起点与逻辑的起点相一致 376
四、坚持继承和发展相统一 379
五、坚持在理论系统中研究与具体问题具体研究相统一 380
参考文献 385
后记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