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谢俊春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0455887
  • 页数:38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党的阶级基础的一般理论,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新时期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导论 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一般理论 1

一、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含义及特征 1

(一)党的阶级基础的概念及阶级基础的根本特性 2

(二)党的群众基础的概念及群众基础的特征 3

二、党的阶级基础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6

(一)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 7

(二)党的阶级基础规定着党的阶级性 9

(三)党的阶级基础决定着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 10

(四)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体现 12

(五)阶级与政党之间的复杂关系及启示 14

三、党的群众基础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7

(一)党的领导是人民群众获得解放的需要 18

(二)群众基础是党生存的基础 21

(三)群众基础是党的力量之源 23

(四)党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群众基础 25

(五)党获得广泛群众基础的原则和方法 27

四、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29

(一)党的“两个基础”具有功能的不可替代性 30

(二)党的“两个基础”具有功能的互补性 31

(一)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与创造政治合法性 34

五、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与政党功能发挥 34

(二)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与政治社会化 36

(三)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与政治参与 39

(四)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与社会整合 42

第一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45

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及特点 46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劳动者阶级 46

(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非劳动阶级 48

(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阶层 50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的游民阶层 51

(五)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阶级结构的特点 52

二、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 53

(一)党对自身阶级基础及性质的认识 54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要以中国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 56

(三)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59

(四)发展工人党员是加强党的阶级基础的重要工作 62

(五)在革命斗争中时刻注意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 64

(六)在农村游击战争条件下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66

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党领导革命事业取得胜利的关键 71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的群众基础的内在规定性 71

(二)农民阶级是工人阶级坚固的同盟者 73

(三)小资产阶级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者 76

(四)不能把民族资产阶级作为党的群众基础 79

四、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中国共产党 83

(一)党内出现的“唯成分论”及其危害 83

(二)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的先锋队口号的提出 87

(三)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加入党的队伍 91

(四)吸收其他社会阶级阶层的优秀分子入党 93

(五)民主革命时期党员队伍的阶级出身和社会职业状况 95

五、民主革命时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意义及启示 99

(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意义 100

(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启示 105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110

一、“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 110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阶级结构 111

(二)“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社会结构的形成 113

(三)占有生产资料并处于领导地位的工人阶级 115

(四)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农民阶级 117

(五)新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 118

(一)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 119

二、党对阶级基础认识的深化及巩固阶级基础的实践 119

(二)坚持和提高共产党员的标准 121

(三)推进工业化壮大工人阶级队伍 125

(四)大力发展工人阶级中的积极分子入党 127

(五)党在维护工人阶级利益方面的探索 129

三、党对群众基础的认识及巩固群众基础的实践 131

(一)广大劳动人民是党的群众基础 131

(二)通过在各阶级阶层中发展党员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135

(三)反对官僚主义,巩固党的群众基础 137

(四)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必须维护群众的利益 139

(五)党对“阶级异己分子”的清理与党的群众基础 143

四、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认识和政策 148

(一)群众基础:建国初期党对知识分子的认识 148

(二)阶级基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认识 151

(三)阶级异己力量:党对知识分子认识的失误 154

五、新中国成立后党在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156

(一)执政党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社会整合 156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159

(三)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62

(四)正确对待学术领域与思想政治领域的争论 163

一、社会主义改革与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化 166

第三章 新时期我国多元阶层结构的形成和党的两个基础的变化 166

(一)党对阶级关系的调整和社会向客观阶级阶层结构的回归 167

(二)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结构的初步分化 169

(三)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和社会结构的进一步分化 173

(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多元社会结构的形成 178

二、我国多元化的阶级阶层结构及特点 183

(一)当代中国多元化的阶级阶层结构 183

(二)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特点 184

(三)多元化阶级阶层结构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 187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阶级基础的新变化 190

三、新时期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变化 190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群众基础的新变化 195

四、新时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性 199

(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保持中国政治稳定 199

(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1

(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204

(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实现党的现代化 205

第四章 当代党的阶级基础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209

一、党的阶级基础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 209

(一)工人阶级是当代中国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 210

(二)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涵和外延的变化 212

(三)当代党的阶级基础的基本状况 215

(四)当代中国工人阶级新的特点并不影响工人阶级整体的先进性 218

(五)坚持以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不动摇 222

(六)消除工人阶级队伍中个别人对党的认同危机 224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226

(一)非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人阶级的特点 227

(二)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关键 230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路径 232

(四)支持工会组织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235

(五)积极引导私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39

三、向广大优秀知识分子敞开党的大门 243

(一)知识分子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开拓者 243

(二)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变化及特点 245

(三)发展优秀知识分子入党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重要方面 249

(四)知识分子党员必须加强党性锻炼 250

四、搞好党的建设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252

(一)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253

(二)不断发展和壮大工人阶级队伍 256

(三)满足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需求 258

(四)全面提高工人阶级队伍的整体素质 261

五、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263

(一)关于党的性质的几种错误认识 263

(二)判断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主要标准 266

(三)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269

(四)重视在生产第一线产业工人中发展优秀分子入党 272

(五)发展党员要严格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标准 273

第五章 当代党的群众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276

一、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76

(一)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发生的新变化 277

(二)当代确定党的群众基础的出发点和客观依据 279

(三)当代党的群众基础的基本构成 281

(四)当代党的群众基础的新特点 288

(五)正确处理党的基本依靠力量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关系 290

二、积极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293

(一)正确把握新的社会阶层政治上先进与落后的标准 294

(二)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剩余价值的认识 297

(三)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的意义 299

(四)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注意的几个问题 303

(五)防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家族化 305

(六)加强对新的社会阶层党员的管理和教育 307

三、加强群众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 311

(一)加强党在群众组织中的工作 312

(二)加强民办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党的建设 316

(三)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党建工作 318

四、“全民党”思潮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321

(一)“全民党”思潮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322

(二)中国“全民党”思潮的实质及其危害 324

(三)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与“全民党”的区别 327

(四)正确处理党员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330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33

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333

(二)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的统一体 335

(三)党要善于表达中国各阶级阶层的利益诉求 337

结束语 343

一、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积极吸取世界各国政党的经验教训 343

二、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在当前要强化社会激励机制 358

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继续进行理论创新 361

四、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还要做好新游民阶层的转化工作 369

主要参考文献 374

后记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