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洪流的奔涌 对狄尔泰哲学的叙述、分析与批评》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锋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207083661
  • 页数:4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通过对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狄尔泰在社会学、人文学、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考证研究,再现了一个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集古典主义、理想主义、浪漫主义于一身的德国大思想家,并对他的诸多观点进行了评述、分析。

导论 1

1.引子 1

2.对象与方法 2

3.狄尔泰的重要性初论 6

4.目的:走向交融 8

基础研究 11

1.历史与理论背景 11

2.生活道路与思想发展 20

第一章 狄尔泰的施莱尔马赫观 28

第一节 狄尔泰对施莱尔马赫兴趣的发展 28

第二节 《施莱尔马赫传》的成就 33

1.全书结构与线索 34

2.德意志精神史的研究 35

甲.哲学主题 35

A.德国启蒙运动与施莱尔马赫 35

B.西方哲学史概览,特别是施莱尔马赫与黑格尔关系的考察 37

C.施莱尔马赫的柏拉图世界 41

D.近代哲学与施莱尔马赫 42

E.浪漫派与施莱尔马赫 43

F.施莱尔马赫哲学成果要略 44

乙.神学主题 51

A.亨胡特兄弟会的教育 51

B.关于新教教会未来的理想 52

C.施莱尔马赫在基督教史上的地位 53

丙.解释学主题 54

A.施莱尔马赫之前的解释学 54

B.施莱尔马赫解释学的前提与形成 55

C.施莱尔马赫解释学与古老体系的比较研究 56

第三节 施莱尔马赫观在狄尔泰整个体系中的意义 58

第二章 作为整体的精神科学及其认识论与逻辑学 62

第一节 生命哲学的理论前史 62

第二节 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对峙 75

第三节 通向作为精神科学基础的心理学或人类学 80

第四节 精神科学的内容与方法 85

1.个人与社会关联之三个层级初论 85

2.文化体系的科学 88

3.社会外部组织的科学 91

甲.心理学基础 91

乙.作为历史状况的社会外部组织 92

丙.社会外部组织理论的内容 94

4.文化体系与社会外部组织之关系 98

第五节 社会学与历史哲学的失败 101

第六节 为精神科学构筑认识论基础的必要性 107

第七节 形而上学嬗变与衰亡史 109

1.转向形而上学史 109

2.形而上学史的线索 113

3.从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两方面分析形而上学的衰亡 116

4.“形而上学作为科学是历史地限定了的现象,而人的形而上学意识是永恒的”(GS,I,386) 121

第八节 精神科学认识论的主要构想 124

1.反思、反省与“现象性原理” 124

2.心理生命的“整体性原理”与意识事实 130

甲.整体性原理 130

乙.经验与知觉 131

丙.行为与内容 134

丁.意识的层级、模式 136

戊.自我意识与心理生命性质总体上的关联 141

3.内外知觉的进一步分析:时间与空间 144

4.精神科学体系的进一步分析 149

甲.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在方法上的区分 149

乙.文化体系与普遍历史 152

丙.知识之权限 153

第九节 晚年对精神科学基础之研究 154

第十节 精神的世界 158

1.人、社会与国家 158

2.哲学史的回顾 164

3.经验与思维 166

4.精神与自然中的实践 172

5.心理学 181

6.结语 184

第十一节 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之建构 186

1.准备性的历史分析 186

甲.总的问题 186

乙.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历史分野 187

丙.历史世界与历史意识的唯心主义展开 194

丁.历史理性批判总纲 199

2.精神科学关联之一般原则 201

甲.对象性把握的生发 201

乙.生命及其客观化 205

丙.作为作用关联的精神世界呈现的方式 207

A.精神世界是一个作用关联 207

B.精神的历史产物及知识 209

C.分析历史过程的三种概念 211

第十二节 精神科学中逻辑学的地位 214

1.狄尔泰成熟的逻辑学思想之凸现 214

2.形式逻辑 216

甲.思维规则 216

乙.范畴的形成 218

丙.思维形式 219

3.方法论 221

第三章 心理学理论 225

第一节 狄尔泰时代心理学的成就 225

第二节 狄尔泰心理学思想的发展 227

第三节 描述与分析心理学 236

1.解释心理学之缘起 236

2.描述与分析心理学 239

3.描述与分析心理学同解释心理学的区别及联系 241

4.心理生命学说的进一步深化 244

5.与埃宾豪斯的争论 246

第四章 解释学与历史理性批判 248

第一节 总论 248

第二节 进入历史的问题 249

第三节 普遍历史关联 254

第四节 历史构成物的结构 257

第五节 生命解释学 261

1.解释学的兴起与历史 261

甲.基本线索清理 261

乙.从文艺复兴到施莱尔马赫的时代 271

丙.若干基本问题片论 276

2.生命关联与范畴 278

甲.持存 281

乙.意义及其结构 282

丙.意味 283

丁.价值 284

戊.整体与部分 286

已.发展与本质 286

3.体验、表达与理解 289

甲.体验 289

乙.表达 292

丙.理解 294

A.基本理解 295

B.高级理解 296

C.从音乐理解透视理解本性 300

丁.获得性心理关联 302

4.自传与传记 305

第六节 创造历史与解释历史 310

第五章 世界观学说与哲学之本质 317

第一节 什么是哲学之哲学? 317

第二节 世界观学说的缘起与基础 319

1.从二律背反到世界观 319

2.历史与心理学的奠基 321

甲.历史意识的繁盛 321

乙.心理学从解释向描述—分析嬗革 323

丙.历史与心理学的结合 326

第三节 世界观类型及发展 326

1.类型的基本内涵 326

2.艺术 328

3.宗教 329

4.哲学 330

甲.哲学体系的结构 331

乙.什么是哲学的发展与进步 332

5.世界观各类型在哲学(形而上学)体系中的构造 333

甲.生命 334

乙.世界观的又一种三大类型 335

6.世界观发展史 336

甲.原始阶段 337

乙.东方诸民族 337

丙.地中海诸民族 339

A.希腊人 339

B.罗马人 340

C.较早的基督教艺术 341

丁.晚近欧洲各民族及其与西方的联系 341

7.世界观与历史意识的统一 343

第四节 哲学的本质 344

1.进入问题 344

2.规定哲学本质的历史程序 345

3.哲学在精神世界中的本质地位 349

甲.哲学与宗教、诗歌及科学 349

乙.哲学是一种世界观 351

4.哲学的本质 352

第六章 宏大的精神史 354

第一节 精神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354

1.三篇论文观点简介 354

甲.莱布尼茨与他的时代 354

乙.弗里德里希大帝与德国启蒙运动 356

丙.18世纪与历史世界 357

2.19世纪精神史 358

第二节 哲学史研究 361

1.德国唯心论史 361

甲.康德 361

乙.鲍尔 362

丙.策勒尔的青年时代 365

丁.黑格尔 367

2.一般哲学史 376

第七章 美学与伦理学简论 381

第一节 美学理论 381

第二节 伦理学理论 390

1.早期伦理学 390

2.成熟的伦理学体系 391

甲.对当时主导伦理学的批判 391

乙.以意志为核心构建的伦理学 394

丙.社会伦理学 396

第八章 狄尔泰的现代遭际或重要性再论 402

第一节 胡塞尔 402

第二节 韦伯 406

第三节 海德格尔 412

第四节 舍勒与普列斯纳 419

1.舍勒 419

2.普列斯纳 427

第五节 霍克海默尔 432

第六节 哈贝马斯 441

第七节 伽达默尔 449

第八节 阿佩尔 454

第九节 卢卡奇 458

第十节 柯林武德与克罗齐 461

第十一节 加塞特 466

第十二节 贝蒂 469

结语 472

参考文献及略语 477

后记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