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清代地理学的发展 1
一、传统地理学的发展 1
二、西方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 6
三、近代地理学的萌芽 8
上篇 地理著述 13
第一章 地理总志编纂的成就 13
一、《明书》、《明史稿》和《明史》中的地理总志 13
(一)《明书·方域志》 13
(二)《明史稿·地理志》 16
(三)《明史·地理志》 18
二、《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 21
(一)顾炎武及其著作的基本特色 21
(二)《山东肇域记》 27
三、《读史方舆纪要》 29
四、《嘉庆重修一统志》 35
(一)编修经过 35
(二)内容特色 38
五、《历代地理沿革表》和《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41
(一)《历代地理沿革表》 41
(二)《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45
第二章 方志与域外地理志 49
一、方志 49
(一)清代方志概述 49
(二)方志举例 54
(一)《明史·外国传》 62
二、域外地理志 62
(二)《瀛环志略》 67
(三)《海国图志》 72
(四)《朔方备乘》 77
(五)《五洲地理志略》 81
第三章 河渠水利专书 85
一、水道著作 85
(一)《明史·河渠志》 85
(二)《今水经》 87
(三)《水道提纲》 91
(四)《西域水道记》 93
(一)《治河方略》 98
二、水利工程专著 98
(二)《海塘录》 100
三、水利资料汇编 102
(一)《行水金鉴》 102
(二)《续行水金鉴》 103
第四章 地理类编与论著 105
一、类编 105
(一)《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 105
(二)《续三通》和《清四通》的《地理篇》 107
(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3种 111
二、综合地理著作举例 113
(一)《禹贡锥指》 113
(二)《水经注疏》 118
三、清人文集中的地理作品 122
四、《二十五史补编》中的清人地理篇 124
五、《地学杂志》中的地理论述 128
第五章 地图的编制 134
一、《皇舆全览图》与《乾隆内府舆图》 134
(一)测量成图经过 134
(二)内容特点 136
(三)意义 137
二、《大清会典舆图》 138
(一)编制过程 138
(二)内容特点 139
三、《历代舆地图》 142
(一)《海国图志》地图 143
四、译编地图 143
(二)《中外舆地全图》 144
(三)《二十世纪中外大地图》 145
下篇 地理思想 147
第六章 地理视野 147
一、中国地理认识 147
(一)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规律 147
(二)边疆地理认识的发展 156
二、世界地理认识 161
(一)地球、五带、五大洲 161
(二)世界范围的扩大 163
(一)“地理”的含义与地理学体系概念 172
一、地理学的体系与理论 172
第七章 地理学理论 172
(二)沿革地理学理论 174
(三)方志学理论 176
(四)堪舆学中的地理思想 179
(五)革新地理学思想 184
二、人地关系论 186
(一)地理环境决定论 186
(二)人地相关论 188
(三)天命论 190
三、其它地理学理论 190
(一)自然地理规律认识 191
(二)水利实践中的地理思想 194
(一)中西地理思想交流 197
第八章 与外国地理思想的交流和比较 197
一、交流 197
(二)中日地理思想交流 202
(三)对西方地理学的评判 205
二、比较 208
(一)关于地理学的性质与内容 209
(二)关于地理学的研究范围 211
(三)关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212
(四)关于地理学的研究目的 215
第九章 清代地理学发展综论 217
(一)清代地理学思想特点 217
(二)清代地理学发展的原因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