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求索· 1
不能以历史真实代替审美价值 1
关于史剧“还历史本来面目”的一些看法 12
欲向老调觅新声——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的设想 18
剧作结构与技巧的变化 24
福建剧作深度消退探因 31
剧作家主体性与创作对象主体性的关系 45
“武夷剧作社”的创作及影响 56
新时期莆仙剧作的特点和成因 68
当代的莆仙戏戏曲文学 80
新时期以来芗剧戏曲文学的发展变化 124
关于福建戏曲创作的一些思索 142
新时期以来福建戏曲文学的发展轨迹 149
戏曲危机与地方文化、剧种个性的关系 158
戏曲文学与表演艺术的关系 170
王导的意义 186
·读剧读史· 186
张昭的失志 189
王安石及其新法 192
林则徐及其时代 195
蔡文姬及其时代 198
·作家研究· 204
王仁杰散论 204
王仁杰及其《陈仲子》 215
王仁杰笔下人物的喜剧特色 224
郑怀兴论 226
郑怀兴创作的心理特点 241
郑怀兴的个性 250
周长赋写作的特点、变化及其原因 255
周长赋及其创作的特点 268
思想和个性对剧作的侵越——洪川及其创作 271
姚清水及其创作 285
方朝晖及其剧作 294
新“录鬼簿” 300
“戏要攥出味道来”——苏彦石的导演艺术 323
·作品研究· 329
知识分子的完整化和精神归位——观《御前侍医》有感 329
文化人的心态——读三个现代戏剧本 334
吊秀才——关于《花轿错》的议论 341
《丹青魂》有感 345
《瓦岗魂》:个性与历史的冲突 350
文人的失节——读《乾佑山天书》 352
漂泊者的文化痛苦——谈京剧《北风紧》 357
《沧海争流》的艺术特点及其对历史剧创作的突破 360
舒卷流动的歌行——观莆仙戏《江上行》 368
自我挽救:死亡方式的营造——周顗、庆忌的悲剧意义 371
《唐琬》人物印象 379
作为文化表达的文人性爱心理描写 389
民间的史剧:《大汉魂》的意义 391
《玉珠串》的魅力 395
剧种意识:《金魁星》的特点 398
把干戈化作了玉帛——《金刀会》对杨家将题材的丰富和创造 400
《保婴记》:温暖的传统乡村的中年女性 402
《画龙记》:民间情趣与现代理思 404
永远的戏剧性——读《贬官记》 407
一个引人思索的人物形象——谈《魂断燕山》的王梦星 411
贻顺哥艺术形象的魅力 415
争自由的花朵——论《滕玉公主》 419
漫谈几个人物 427
《泪洒秦淮》得失谈 433
读剧随记 440
小木偶 大艺术——泉州提线木偶戏《钦差大臣》观后杂感 460
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部分剧目的批评与探讨 463
纵横正有凌云笔——“七·一”戏剧征文述评 485
福建省第十九届戏剧会演剧作述评 491
真实性、思想性和艺术性——“现代戏征文”散记 499
氍毹之上说丰年——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述评 505
姚黄魏紫一时新——福建省第二十二届戏剧会演概述 515
后记 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