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世纪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要求 2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2
第一章 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2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 3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 4
(一)从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 4
(二)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看 5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5
(一)健康的概念 10
(二)心理健康 10
第二节 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10
一、科学的健康与心理健康观 10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3
(一)能够适应变化的社会环境,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 13
(二)具备正常的智力、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健全的意志 13
(三)具备和谐统一的健康人格 14
(四)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14
(五)具备现代社会生存、竞争和创新意识 14
(六)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和性别特征 14
(三)是正常问题还是异常问题 15
(二)心理健康是状态还是特质 15
三、正确理解和运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5
(一)心理健康是连续的还是二分的 15
(四)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 16
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障碍 17
(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 17
(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领域 18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20
(四)大学生中的精神疾病 20
五、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21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 21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因 23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4
第三节 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24
(一)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25
(二)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5
(三)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25
(四)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增强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25
二、建立三级心理健康保健网 26
三、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 26
四、加强自我心理保健 26
(一)自觉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26
(二)培养兴趣、丰富生活 27
(三)乐于交往、协调关系 27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37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37
第二章 重新探索自我 37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 37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38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39
(一)自我中心期 39
(二)“客观化”期 40
(三)“主观化”期 40
第二节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43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及类型 43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44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类型 46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 47
(三)强烈地关注自我,独立意向增强 48
(一)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提高 48
(二)自我体验深刻、丰富,自尊心明显增强 48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误区 49
(一)过分自负 50
(二)过分自卑 50
第三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途径 54
一、健全自我意识的标准 54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 55
(一)全面认识自我 55
(二)积极认可、接纳自我 57
(三)努力完善自我 58
(一)情绪和情感的含义 63
一、情绪、情感的含义和种类 63
第一节 情绪概述 63
第三章 大学生的情绪调节与管理 63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65
二、情绪的表现 69
(一)情绪的外部表现 69
(二)情绪的生理变化 70
三、影响情绪反应的因素 71
(一)身体内外刺激 71
(二)主观认知活动 71
(三)个人生理特点 72
第二节 大学生情绪特点和常见情绪困扰 72
一、大学生情绪特点 72
(一)大学生情绪的总体特点 72
(二)大学生情绪的一般特点 73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74
(一)正常情绪与异常情绪 74
(二)情绪与大学生的心身健康 75
第三节 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 82
一、健康情绪的标准 82
二、大学生健康情绪的培养 82
(一)加强自身修养,确立人生的价值目标 83
(二)全身心地关注和投入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吸取生活乐趣,养成快乐习惯 83
(三)善于与人交往,保持必要的情感交流 83
(四)理智化解不良情绪 84
(一)挫折的含义 91
一、挫折的含义和种类 91
第一节 挫折心理概述 91
第四章 挫折承受力和意志力的培养 91
(二)挫折的种类 92
二、挫折产生的因素 93
(一)客观因素 93
(二)主观因素 93
三、挫折的人生价值 94
第二节 大学生的挫折反应 95
一、大学生挫折的特点 95
(一)从频度和感受程度及调查的结果分析来看 95
(一)学业问题 96
(二)人际关系不协调 96
二、大学生受挫的原因 96
(二)从对待挫折的态度来看 96
(三)经济问题 97
(四)恋爱问题 97
(五)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98
(六)个性问题 98
三、大学生常见的挫折情绪反应 98
(一)情绪性反应 98
(二)理智性反应 102
第三节 挫折承受力和意志力的培养 103
一、挫折承受力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103
(一)挫折承受力的含义 103
(二)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103
(二)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 105
二、挫折承受力的培养 105
(一)主动接受生活锻炼 105
(三)掌握自我的调节方法 107
(四)积极寻求社会支持 107
三、意志力的培养 108
(一)意志力的基本特征 108
(二)意志力的品质 109
四、大学生意志力品质的特点 112
(一)自觉性有较大提高,但盲从性不同程度地存在 112
(二)自我调节能力增强,但自制力仍显薄弱 112
(四)果断性增强,但仍会表现出优柔寡断或轻率行事 113
五、培养意志力的原则和途径 113
(三)坚韧性提高,但做事仍易虎头蛇尾 113
(一)培养意志力的原则 114
(二)培养意志力的途径 115
第五章 塑造良好的性格 121
第一节 性格概述 121
一、性格的含义及特征 121
(一)什么是性格 121
(二)性格的基本特征 122
二、性格的形成与类型 123
(一)性格的形成 123
(二)性格的类型 128
(一)性格与个性的关系 129
三、性格与个性、气质和能力的关系 129
(二)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30
(三)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131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性格 132
一、我国大学生的性格特点 132
二、性格优劣与心身健康的关系 132
(一)性格优劣的认识 132
(二)性格优劣与心身健康的关系 133
(二)鲁莽 135
(三)急躁 135
(一)自卑 135
三、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性格 135
(四)狭隘 136
(五)害羞 136
(六)猜疑 136
(七)拖沓 136
(八)优柔寡断 137
第三节 塑造良好的性格 137
一、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良好性格的塑造 137
(一)充分认识大学生性格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塑造良好的性格 138
(二)根据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塑造良好的性格 138
(三)利用集体的正面作用,塑造良好的性格 138
(五)提供诸多练习的机会,塑造良好的性格 139
(六)学校教育要与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性格 139
(四)正确运用榜样的示范作用,塑造良好的性格 139
二、良好性格塑造的自我培养 141
(一)不断认识自己,优化性格整合 141
(二)不断丰富知识,优化性格整合 141
(三)优化自己的性格,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142
(四)在性格的自我塑造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 142
第六章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48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148
一、交往——人生的必修课 148
(一)人际交往的概念 148
(二)交往的种类与形式 149
(三)人际交往的功能 151
(一)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 152
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152
(二)牵起你的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 153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常见心理障碍及对策 155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表现 155
(一)认知障碍 156
(二)情感障碍 158
(三)个性障碍 160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161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161
(二)晕轮效应 162
(三)定势效应 162
(一)要悦纳自己 163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对策 163
(四)刻板效应 163
(二)不以第一印象作为取舍判断的标准 164
(三)不因一时一事评价人 164
(四)换位思考与调整“频道” 164
(五)实现自利与利人的互动 165
(六)善用交际技巧 166
第三节 经营人际关系的艺术 168
一、人际交往有学问 168
(一)学会文字语言沟通 168
(二)学会情态语言沟通 169
(三)学会辅助语言沟通 169
(一)和谐带来亲密和愉悦 170
二、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成长 170
(二)友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171
(三)真诚面对 172
(四)敞开你的心扉 174
(五)珍惜拥有 175
(六)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176
三、走出去拥抱世界 177
第七章 培养健康的爱情观 183
第一节 玫瑰色的梦 183
一、伊甸园的传说 183
二、恋爱进行曲 185
(一)初恋的懵懂 185
(三)成熟的恋爱 186
(二)热恋的忘我 186
(四)恋爱的升华 187
第二节 恋爱心理面面观 188
一、恋爱心理广角镜 188
(一)柏拉图式的恋爱 188
(二)寻找精神寄托 188
(三)满足虚荣心 188
(四)寻找学习动力 189
(五)满足好奇心 189
(六)受外界影响而恋爱 189
(七)为了金钱的恋爱 190
(八)追求网恋的时髦 190
(九)追求纯洁恋爱 191
二、悲剧恋爱请走开 192
(一)扭曲的失恋 192
(二)恼人的单相思 194
三、把握恋爱的方向 194
(一)动机要纯 194
(二)头脑冷静 195
(三)以诚相待 195
(四)表达适度 195
第三节 正确对待恋爱 196
一、情人眼里未必出西施 196
(一)一见钟情可遇不可求 196
(二)选择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 197
二、恋爱需要健康的心理 198
三、摆正恋爱的位置 198
(一)恋爱与学习的关系 198
(二)恋爱与事业的关系 199
(三)恋爱与父母指导的关系 200
(四)恋爱与同学友谊的关系 200
四、培植美好的爱情 201
第四节 爱情——人类永恒的主题 203
一、爱情,优美的历史旋律和深沉的内涵真谛 203
二、爱是付出和享受 204
四、真爱——永恒的追求 205
三、让每个人都获得爱情 205
第八章 理智的闲暇心理 214
第一节 过度的紧张容易损害身心健康 214
一、压力带来紧张 214
二、为闲暇释义 215
三、为心理减压 217
四、远离过度紧张 218
第二节 以适当的休闲放松心情 219
一、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 219
二、不可或缺的闲暇教育 220
三、闲暇教育的心理功能 222
(一)大学生闲暇活动中独立性行为较多,交往性行为较少 224
(二)主观追求和实际行为不协调 224
四、正确休闲,开心你我他 224
(三)上网在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25
第三节 在闲暇中增长知识 226
一、闲暇是一种生活方式 226
二、闲暇时间的界定 227
三、积极闲暇活动的特征和作用 228
(一)闲暇活动具有健身作用 229
(二)闲暇活动能够积累生活经验、完善自身素质 230
(三)闲暇活动能够增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30
四、闲暇,不仅是寻找快乐 232
(一)充裕的闲暇时间能够满足劳动者的生存需要 232
(二)充分的闲暇时间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发展需要 233
(三)充裕的闲暇时间能够保证劳动者的享乐需要 234
(四)闲暇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是促进发展和完善的必要手段和途径 235
第四节 学会聪明地休闲 235
一、不良闲暇活动的表现及克服 235
二、马克思关于休闲的理论 237
(一)马克思眼中的休闲 237
(二)“休闲”是马克思描绘的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238
三、自觉地参与实践锻炼 243
(一)健康高雅 243
(二)适度适量 243
(三)经济合理 243
(四)因人而异 244
四、在闲暇中提高生活质量 244
(一)学习的概念 248
一、大学生的学习概述 248
第九章 学习心理与创造思维 248
第一节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心理健康 248
(二)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250
二、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心理健康 252
(一)学习心理概述 252
(二)学习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254
三、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55
(一)学习动机及其类型 255
(二)激发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256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障碍与调适 260
一、智力心理的困惑与调适 260
(一)注意力的分散与调适 260
(二)记忆力障碍与调适 263
二、非智力心理困惑与调适 266
(一)学习动机不当与调适 266
(二)考试焦虑与调适 269
第三节 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学习 273
一、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273
(一)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统一 274
(二)多有直觉思维出现 277
(三)创造想象参与 277
(四)多有灵感出现 278
二、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78
(一)强化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278
(一)采用创造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79
三、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措施 279
(二)在实践中培养创新人格 279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79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280
(三)不断尝试运用创新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 280
第十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 286
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生涯 286
一、职业是什么 286
(一)谋生的饭碗 287
(二)社会义务的承担 287
(三)自我价值的实现 287
(一)职业观念的确立 288
二、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与选择 288
(二)职业生涯的选择 289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心理准备 294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准备 294
(一)正确认识现实社会发展的形势 294
(二)树立竞争意识,培养竞争心理 296
(三)了解自我,树立信心 297
(四)寻求个人与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299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及调适 302
(一)大学生择业心理的误区 302
(二)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的调适 306
(一)利用学校和社会提供的毕业生就业机构 310
一、择业信息及材料的收集与准备 310
第三节 大学生择业技巧指导 310
(二)利用信息网络收集资料 311
(三)利用社会传媒收集掌握资料 311
(四)利用招聘会收集信息 311
(五)利用人才中介机构(人才市场)收集信息 312
(六)依靠家长、老师、亲朋好友的帮助 312
(七)主动联系掌握信息 312
二、求职择业准备 312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的材料准备 312
(二)自我形象的包装 313
三、面试中的技巧 313
(二)面试时的表现 314
(一)面试前的准备 314
第十一章 心理咨询与大学生 327
第一节 高校心理咨询概述 327
一、心理咨询的基本内涵 327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 327
(二)心理咨询的一般机制 329
二、高校心理咨询的类型 330
(一)心理发展咨询 330
(二)心理适应咨询 330
(三)心理障碍咨询 331
三、高校心理咨询的目标 332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 332
(一)大学生在接受心理咨询中的态度 333
四、大学生在接受心理咨询中的态度及注意事项 333
(二)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的发生 333
(三)排除、矫治和补救 333
(四)减轻心理负担 333
(二)接受心理咨询应注意的问题 335
第二节 高校心理咨询的理论方法 338
一、精神分析法 338
二、行为主义的疗法 340
三、人本主义疗法 341
四、认知疗法 343
(一)合理情绪疗法 343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344
一、心理健康调适的原则 344
五、森田疗法 344
(二)认知——领悟疗法 344
(一)发挥主体能动性原则 345
(二)个性的社会化原则 345
(三)环境适应原则 345
(四)心理健康状况优化原则 346
二、心理健康调适的方法 346
(一)心理防卫机制 347
(二)几种切实可行的心理调适方法 350
参考文献 358
编后记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