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 物权民法保护之基础理论 1
第一节 物权保护的概念、意义和类型 1
一、物权保护的概念 2
二、物权保护的意义 5
三、物权保护的类型 9
第二节 物权民法保护的观念及更新 10
一、从偏重实物保护向实物保护与价值保护并重转变 14
二、从偏重所有权保护向所有权保护与他物权保护并重转变 18
三、从过分强调公力救济向兼顾私力救济转变 20
第三节 物权民法保护的原则和规则 20
一、物权民法保护的原则 31
二、物权民法保护的规则 36
第四节 物权保护的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 37
一、物权保护的私力救济 55
二、物权保护的公力救济 58
本章小结 59
第二章 物权民法保护制度之历史沿革 60
第一节 罗马法上的物权保护制度 60
一、罗马法物权保护制度的特点 62
二、罗马物法对物权的保护 71
三、罗马债法对物权的保护 73
第二节 近现代各国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73
一、法国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74
二、意大利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77
三、德国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79
四、日本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80
五、瑞士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82
六、埃塞俄比亚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86
七、阿尔及利亚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88
八、蒙古国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91
九、越南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95
十、俄罗斯联邦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99
第三节 中国民法上的物权保护制度 99
一、中国古代民法上的物权保护制度 104
二、中华民国民法典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10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物权保护的规定 108
本章小结 110
第三章 物权确认 110
第一节 物权确认概述 110
一、物权确认的概念、特征和意义 110
二、确认物权的请求权 114
三、物权确认的程序 117
四、物权确认的一般规则 120
第二节 企业产权界定 122
一、产权界定的含义和意义 123
二、产权界定规则 126
三、产权界定的操作程序 132
四、产权界定的争端解决机制 134
第三节 土地确权 136
一、土地确权概述 136
二、土地所有权归属的确认 139
三、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他项权利的确认 144
四、土地权属争议的解决途径 145
本章小结 146
第四章 物权之物权法保护(上) 147
第一节 物权请求权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47
一、物权请求权的名称 149
第二节 物权请求权的名称、概念、性质与特征 149
二、物权请求权的概念 154
三、物权请求权的性质 156
四、物权请求权的特征 166
第三节 物权请求权的类型 167
一、物权请求权的类型划分 167
二、我国未来物权法对物权请求权类型的选择 170
第四节 物权请求权的行使 176
一、物权请求权行使的一般条件 176
二、物权请求权与消灭时效 178
三、物权请求权并存时的行使 187
第五节 物权请求权与相关请求权的关系 188
一、物权请求权与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关系 189
二、物权请求权与合同上的请求权的关系 191
第六节 物权请求权制度与公有制的对接 192
本章小结 194
第五章 物权之物权法保护(下) 196
第一节 返还请求权 197
一、返还请求权的适用范围 197
二、返还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200
三、返还请求权的效力 209
四、与返还请求权相关的其他问题 214
第二节 排除妨害请求权 221
一、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222
二、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效力 229
三、排除妨害请求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230
第三节 消除危险请求权 233
一、消除危险请求权的适用范围 234
二、消除危险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236
四、消除危险请求权与排除妨害请求权的比较 238
三、消除危险请求权的效力 238
本章小结 239
第六章 物权之债法保护 241
第一节 损害赔偿请求权对物权的保护 241
一、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含义限定 241
二、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242
三、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内容 249
四、损害赔偿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的关系 257
第二节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对物权的保护 261
一、不当得利及其构成要件 261
二、不当得利的返还 268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物权返还请求权的关系 272
四、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关系 275
本章小结 278
一、征收与征用的概念 279
第七章 征收与征用中的物权保护 279
第一节 征收与征用概述 279
二、征收与征用的立法例 283
第二节 征收与征用对他人物权的损害 286
一、征收与征用损害他人物权的表现 286
二、征收与征用损害他人物权的原因探析 289
第三节 加强征收与征用中的他人物权保护 292
一、加强征收中的他人物权保护 292
二、加强征用中的他人物权保护 301
本章小结 305
结尾 307
附录:物权立法中七个疑难问题之我见 316
参考文献 330
后记 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