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凡例 1
概述 1
目录 1
大事记 6
第一章 地理 24
第一节 疆域 24
一 位置 24
二 面积 24
三 行政区划 25
第二节 地貌 27
一 地势 27
二 山脉 27
第三节 河流 28
一 江河 28
四 盆地 28
三 河谷 28
二 泉水 29
第四节 气候 29
一 季节特点 29
二 气温湿度 29
三 降水 30
四 日照 30
五 气候异变 30
第五节 植被 31
一 原始森林植被 31
二 次生植被 32
三 人工植被 32
一 面积人口 33
第二章 国土资源 33
第一节 资源特点 33
二 山地多平地少 34
三 南亚热带气候 36
四 土壤类型多样 37
第二节 土地资源调查 38
一 林地调查 39
二 土壤普查 40
三 胶茶地调查 40
四 牧草地调查 41
五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42
六 矿产资源调查 43
第三节 土地等级和地价 44
一 农村土地评级和地价评估 44
二 城镇土地评级和地价评估 47
第四节 国土资源利用 49
一 土地利用现状 49
二 土地利用特点 62
三 矿产资源利用现状 62
第三章 土地制度 69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69
一 清朝、民国时期 69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所有制 70
第二节 土地使用制 72
一 和平协商土地改革 72
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3
三 林业“三定”、“两山”政策 74
四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75
六 土地使用权公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76
五 农村土地延包 76
七 探矿权和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77
第四章 地籍管理 78
第一节 地籍调查 78
一 耕地清丈 78
二 房地产普查 78
三 城镇地籍调查 79
四 农村地籍调查 79
五 军队用地调查 80
六 农场用地调查 81
七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用地调查 81
第二节 国有土地登记发证 81
一 使用权申报 81
第三节 土地统计 82
二 使用证颁发 82
第四节 公路路产路权界定 83
第五节 勘界 86
一 中老边界 86
二 中缅边界 87
三 县界 87
四 乡(镇)界 90
第六节 土地赋税 91
一 田赋 91
二 农业税 91
三 农业特产税 92
四 耕地占用税 93
五 城镇土地使用税 93
九 矿产资源补偿费 94
八 资源税 94
七 土地增值税 94
六 土地契税 94
第七节 土地权属纠纷调处 95
一 农村集体土地纠纷调处 95
二 行政区域边界地争议调处 96
三 林地权属纠纷调处 96
四 农场用地纠纷调处 97
五 军队用地纠纷调处 98
六 土地延包调处土地纠纷 98
第五章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100
第一节 土地开发利用简史 100
一 封建土司时期土地开发利用 100
二 茶业的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 100
三 橡胶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 101
四 现代土地综合利用 102
第二节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 103
一 土地利用率 103
二 土地垦殖系数 103
三 耕地复种指数 103
四 森林覆盖率 104
第三节 土地生产率 106
一 土地综合生产率 106
二 农业用地生产率 106
三 耕地生产率 106
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类型 107
一 耕地 107
二 园林地 107
三 林地 108
五 居民点和工矿用地 109
四 牧草地 109
六 公路交通用地 110
七 水域 110
八 未利用土地 111
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113
一 矿产资源勘查 114
二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15
三 矿产资源保护 115
四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116
第六节 地质灾害防治 117
一 地质灾害 117
二 地质灾害防治 119
第一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23
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和任务 123
第六章 土地利用规划 123
二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5
三 土地利用分区 131
四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成果 133
第二节 勐腊县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34
一 总体规划编制 134
二 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134
三 县城土地利用布局 135
四 县城各类用地布局 136
第三节 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40
一 规划编制 140
二 规划目标和任务 141
三 规划的主要内容 141
四 土地利用分布 143
二 规划目标和任务 171
一 规划的编制 171
第四节 磨憨边境贸易区土地利用规划 171
三 规划的主要内容 172
四 贸易区各类用地规划 173
第五节 矿产资源利用规划 176
一 规划目标和任务 176
二 规划的分区划分和开发布局 178
第七章 农业规划 184
第一节 农业区划 184
一 农业发展设想 184
二 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布局 185
三 综合农业分区 190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 194
一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目的和原则 194
二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划定 195
三 基本农田保护区主要保护措施 196
第三节 专业区划 197
一 土壤改良利用区划 197
二 农业气候区划 198
三 水利区划 200
四 种植业区划 203
五 茶叶种植区划 206
六 橡胶种植区划 208
七 畜牧业区划 211
八 果树业区划 212
九 旅游区划 215
第四节 农业机械化区划 221
一 农机化分区原则 221
二 农机化分区综述 221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 223
三 主要成果 223
一 勐仑自然保护区 224
二 勐腊自然保护区 225
三 尚勇自然保护区 227
第八章 建设用地管理 229
第一节 国家建设用地管理 229
一 征地原则 229
二 征地程序 229
三 征地审批权限 230
四 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 231
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管理 232
一 农村民房建设用地管理 232
二 农业建设用地管理 233
三 耕地保护 234
四 耕地复垦开发 235
五 土地开发整理 236
第三节 建设用地计划管理 236
第四节 征地费用 240
一 征地补偿和安置 240
二 征地补偿费管理 241
第五节 重点水库工程建设用地 243
第九章 国土资源法制建设 245
第一节 国土资源法规 245
第二节 法规宣传教育 246
第三节 执法监察 248
一 清查非农业用地 249
二 清理党政干部违法占地建私房 249
三 清理越权审批土地案件 250
四 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 250
五 整顿和规范矿业权市场秩序 252
第四节 案例选录 253
第十章 组织机构 255
第一节 兼管机构 255
第二节 勐腊县土地管理局 255
一 局机关 255
二 乡镇土地管理所 256
第三节 勐腊县国土资源局 257
一 局机关 257
二 乡镇机构 261
三 局务工作 263
二 群团组织 266
三 重要活动 266
一 中共勐腊县国土资源局支部委员会 266
第四节 党群组织 266
人物 268
一 人物简介 268
二 先进人物 274
三 职工名录 276
附录 277
一 文告 277
二 重要文件 280
三 重要法规 292
四 重要资料 299
五 其他 301
《勐腊县国土资源志》编纂机构 305
《勐腊县国土资源志》稿评审验收人员表 307
《勐腊县国土资源志》编纂情况表 309
编后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