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2
一 研究的对象 2
二 研究的范围 11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预期目标和意义 13
一 研究的方法 13
二 研究的预期目标和意义 15
第一节 老子的譬及其特点 19
一 老子的譬 19
第二章 老子的譬——类比的肇端 19
二 老子譬的基本特点 22
第二节 譬与“静观”、“玄览”,老子用譬的错误 24
一 譬与“静观”、“玄览” 24
二 老子用譬的错误 26
第三章 孔子的能近取譬——应用在伦理思维中的逻辑方法 31
第一节 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 31
一 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的区别 32
二 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的联系 50
三 能近取譬、忠恕之道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60
一 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的运用机制 65
第二节 伦理活动中的能近取譬和忠恕之道 65
二 能近取譬、忠恕之道和义务冲突 70
三 能近取譬的依据与伦理行为的成败 72
第四章 墨子的譬——理论化的尝试 75
第一节 墨子的譬及其理论依据 75
一 墨子的逻辑之譬和修辞之譬 75
二 譬与“类”、“故”、“法” 78
第二节 墨子譬的种类和特点 93
一 譬的种类 93
二 墨子的譬与老子的譬、孔子的能近取譬 98
一 能近取譬与强恕而行 103
第五章 孟子的譬及其两种形态 103
第一节 孟子的能近取譬及其理论依据 103
二 能近取譬的理论依据 111
三 能近取譬与道德义务的冲突 117
第二节 孟子的譬、谈辩之譬和能近取譬 118
一 孟子的譬及其理论依据 119
二 譬、谈辩之譬和能近取譬 126
第六章 庄子的譬 131
第一节 庄子譬的基本特点 131
一 庄子的修辞之譬与逻辑之譬 131
二 庄子譬的基本特点 134
一 庄子对物类关系的认识 139
第二节 庄子的“类”和譬 139
二 庄子“类”观念对譬的影响 148
第七章 《墨辩》的譬——理论化的完成 151
第一节 《墨辩》的譬:思维方法和谈辩方法 151
一 譬的定义 151
二 譬与“辩” 156
三 譬与“说” 160
第二节 《墨辩》譬的依据——“三物”范畴 169
一 譬与“故” 169
二 譬与“理” 175
三 譬与“类” 179
四 譬的谬误论 185
第三节 《墨辩》譬的特点 187
一 譬与“侔”、“援”、“推” 187
二 《墨辩》譬的特点 193
第八章 荀子的譬 200
第一节 荀子的譬及其理论依据 200
一 譬与“类” 200
二 譬与“故”、“理” 207
第二节 荀子譬的基本特点 212
一 譬:谈辩方法 212
二 是非标准和譬 216
三 关于伦理思维方法——能近取譬的问题 217
第九章 韩非子的譬 220
第一节 韩非子譬的逻辑学意义 220
一 韩非子的逻辑之譬 220
二 韩非子的修辞之譬 226
第二节 韩非子的譬和“推类” 231
一 韩非子的“类” 231
二 譬与“推类”、“连类” 234
三 逻辑矛盾的形象化表达:“矛盾之说” 236
第一节 譬的本质、譬和“类”的关系 240
第十章 总论——关于中国古代譬的一般问题 240
一 譬的本质和形式结构 242
二 譬、“类”和“类推” 244
第二节 比较研究、譬的基本特点 247
一 比较研究 247
二 譬的基本特点 255
附录一 譬的思维 260
附录二 墨子的譬——逻辑学意义的类比 271
附录三 参考文献 284
一 主要著作 284
二 主要论文 293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