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宪臣,于咏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华文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7516563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编写的教材,内容包括:绪论、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物质世界的联系与发展、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范畴等内容。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一、哲学 2

二、哲学基本问题 3

三、哲学的历史发展 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9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12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 15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15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发展 16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和方法 19

一、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20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23

第二章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27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性 27

一、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和发展 27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29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 33

一、物质的根本属性 33

二、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5

三、物质的存在形式 38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42

一、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2

二、世界统一于物质的科学证明和哲学论证 44

三、把握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的重要意义 48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52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52

一、意识产生的自然基础 52

二、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53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57

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57

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59

三、意识和思维模拟 61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64

一、意识的能动作用 64

二、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67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70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70

一、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71

二、事物作为系统而存在 74

三、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76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77

一、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运动和发展 78

二、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 79

三、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性 81

四、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 83

第三节 世界联系与发展的规律性 85

一、唯物辩证法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 85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7

第一节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89

一、矛盾和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89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89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 92

第二节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94

一、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94

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95

三、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98

第三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00

一、矛盾的普遍性 100

二、矛盾的特殊性 102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108

第一节 质、量、度 112

一、质 112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112

二、量 114

三、度 116

第二节 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18

一、量变、质变 118

二、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19

第三节 质量互变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121

一、质量互变的普遍性 121

二、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 123

三、事物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126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130

第一节 肯定与否定 130

一、肯定、否定 130

二、辩证的否定 132

三、树立辩证的否定观 134

第二节 否定之否定 135

一、否定之否定的含义 135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 137

三、否定之否定的特殊性 139

第三节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41

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141

二、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143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145

第一节 本质和现象 145

一、本质和现象的含义 145

二、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 146

第二节 内容和形式 147

二、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148

一、内容和形式的含义 148

第三节 原因和结果 151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 151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152

第四节 必然性和偶然性 153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 153

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154

第五节 可能性和现实性 155

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 155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156

第九章 实践和认识 158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58

一、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 158

二、唯物主义反映论与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160

三、能动的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 161

第二节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统一 162

一、实践的特点和形式 163

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65

三、理论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原理的重要意义 167

第三节 认识的辩证过程 168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169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72

三、认识过程的多次反复和无限发展 174

第四节 科学的思维方法 175

一、辩证的思维方法 175

二、现代科学思维的一般方法 182

第一节 真理 190

一、真理和谬误 190

第十章 真理和价值 190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94

三、检验真理的标准 197

四、探求真理的途径 201

第二节 价值 203

一、价值及其特征 203

二、价值的评价 207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210

四、真理是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211

五、真、善、美及其统一 212

第三节 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214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214

二、党的思想路线的提出和发展 216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21

第十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221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221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的主要缺陷 223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226

第二节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 229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229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作用 233

三、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 236

第三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240

一、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途径 240

二、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242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244

一、社会生产力 248

第一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248

第十二章 社会基本矛盾 248

二、社会生产关系 252

三、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 254

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255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58

一、社会的经济基础 258

二、社会的上层建筑 259

三、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61

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263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67

一、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267

二、改革是一场革命 271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275

第十三章 阶级、国家、社会革命 275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275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78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 280

第二节 国家 284

一、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284

二、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286

三、国家的职能 287

四、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的国家 289

五、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290

第三节 社会革命 292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 293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 294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 295

第十四章 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 297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结构和一般特点 297

一、社会意识的结构 297

二、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300

第二节 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 306

一、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306

二、道德 307

三、科学 310

四、艺术 314

五、宗教 315

第三节 社会的精神文明 317

一、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317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9

第十五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24

第一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 325

一、两种历史观的一个根本分歧 325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328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31

一、普通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332

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333

三、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335

四、个人历史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336

第三节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337

一、群众观点 338

二、群众路线 339

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347

四、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351

第十六章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358

第一节 社会进步 358

一、社会进步与社会发展 358

二、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和价值尺度 359

三、社会进步的曲折性 361

第二节 人的发展 363

一、两种对立的发展观 363

二、人的发展的社会化和个性化 368

三、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369

第三节 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371

一、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371

二、共产主义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