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民俗的定义与分类 1
一 民俗的定义 1
二 民俗的分类 3
三 民俗的特征 5
第二节 民俗的形成与构成 14
一 民俗的形成 14
二 民俗的构成 20
第三节 民俗的社会功能 26
一 功能的概念 26
二 民俗的功能 27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34
第一节 农业民俗 34
一 农业生产习俗 34
二 村寨经济民俗 37
第二节 工匠民俗 39
一 祖师信仰 40
二 行业组织 40
第三节 商业民俗 42
一 传统的交易民俗 42
二 传统的商民俗 43
三 市商的民俗标志 44
四 集市的发展变化 45
五 民间金融信贷 45
第四节 交通民俗 47
一 陆地交通民俗 47
二 水路交通民俗 49
三 交通民俗与旅游 50
第三章 物质生活民俗 53
第一节 服饰民俗 53
一 服饰概说 54
二 服饰的习俗惯制 54
三 民族服饰巡礼 55
第二节 饮食民俗 71
一 饮食民俗述略 72
二 饮食的习俗 74
第三节 居住民俗 77
一 居住习俗的产生 77
二 民居结构类型 79
三 居住习俗的表现 80
四 我国人文精神与居住建筑的关系 87
第四章 社会生活民俗 94
第一节 诞生仪礼 94
一 求子仪式 95
二 孕期习俗 97
三 婴儿出生仪礼 99
第二节 成年仪礼民俗 101
一 成年仪礼的习俗表现 101
二 成年仪礼的规范与特征 103
第三节 婚姻仪礼民俗 106
一 婚俗的发展阶段 107
二 婚姻的形式 111
三 婚姻的其他民俗传承 120
第四节 丧葬仪礼民俗 121
一 死者安葬方式及其分类 121
二 葬俗的民俗表现 123
第五节 社会关系民俗 123
一 家庭、家族民俗 123
二 家族关系的基本结构 126
三 亲属与亲属称谓 128
第六节 村落组织的民俗 135
一 乡里社会的概念和类型 135
二 村落社会的乡里习俗表现 136
第七节 交往礼仪民俗 137
一 礼仪概说 137
二 礼仪的表现 141
第八节 岁时节日民俗 154
一 岁时节日的形成与特点 154
二 节日的类型与礼俗 158
三 现代新节庆 159
第五章 精神民俗 164
第一节 吉祥象征民俗 164
一 传统吉祥观念 165
二 吉祥象征符号 169
第二节 花卉象征民俗 174
一 花卉民俗概述 174
二 中外花卉民俗概览 179
第三节 民间信仰民俗 190
一 信仰民俗的定义与特征 190
二 民间信仰的崇拜对象及媒介 194
第六章 游艺民俗 202
第一节 口头民俗学 202
一 神话 202
二 传说 205
三 民间故事及其特点 208
四 民间歌谣 208
五 民间长诗 210
第二节 民间娱乐习俗 211
一 游戏 211
二 竞技 223
三 民间杂艺活动类 224
第七章 城市民俗 227
第一节 城市的缘起 227
一 城市的概念 227
二 城市的起源 229
三 城市民俗的概念及形成 230
第二节 城市民俗的类型 231
一 历代政治中心都市民俗类型 232
二 文化名城民俗类型 232
三 现代城市民俗类型 233
四 新兴城市民俗类型 234
五 边疆民族地区城市民俗类型 234
第三节 城市民俗的特征 235
一 城市民俗的非农性 236
二 民俗事象的复杂性 238
三 民俗的变异性 240
四 城市民俗的商业性 242
五 城市民俗的游乐性 243
六 城市民俗的发展趋势 244
第四节 城市民俗的历史文献 247
一 刘歆的《西京杂记》 249
二 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 251
三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254
四 吴自牧的《梦粱录》 255
五 周密的《武林旧事》 257
六 刘侗与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 257
七 袁学澜的《吴郡岁华纪丽》 257
八 潘宗鼎的《金陵岁时记》 258
第八章 民俗学与现时社会 260
第一节 民俗与当代民族精神 260
一 民俗是民族精神意愿观念的展演 260
二 民俗是民族的重要标识 261
三 民俗是构建民族精神的内在凝聚力 262
第二节 民俗是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柱 265
一 正视传统民俗在现代化中的作用 265
二 民俗在休闲旅游中的前景 268
第三节 民俗与非物质遗产保护 269
一 外国文化遗产保护举偶 269
二 国际组织的文化遗产保护历程 271
三 中国大陆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 274
四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界定 274
五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书面性与物质性 283
六 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分类 286
七 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价值与意义 288
八 民俗与非物质遗产的关系 292
第三节 民俗文化与商品经济 295
一 民俗文化环境对商品经济的影响 295
二 民俗禁忌与经济生活 304
三 民俗心理与经济发展 308
四 民俗文化产业 316
第五节 民俗与现代休闲社会 322
一 相关的概念 322
二 休闲的定义 323
三 民俗文化与休闲旅游 329
四 开发民俗风情休闲资源的原则 338
第九章 民俗研究新视野 343
第一节 泛民俗学 343
一 什么是泛民俗 343
二 基本范畴 345
三 泛民俗与当今社会生活 349
第二节 社会民俗学 353
一 社会民俗学的学科性质 353
二 社会民俗学的研究对象 356
三 社会交际民俗 358
第三节 生态民俗学 359
一 哲学视野中的生态学概念 359
二 生态系统 362
三 生态民俗学的研究视角与特点 365
四 生态文明时代的民俗价值观重构 367
第四节 文物民俗学 374
一 什么是文物民俗学 374
二 文物民俗学的特征 375
三 文物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76
四 文物民俗的性质 377
五 文物民俗的时限 380
六 文物民俗定名的原则与方法 381
第五节 经济民俗学 382
一 什么是经济民俗 382
二 经济民俗学特点 384
第六节 民俗与网络 386
一 因特网的起源 386
二 因特网在中国 388
三 因特网的特性 390
四 民俗学与互联网 392
第十章 域外民俗概览 396
第一节 欧洲民俗概况 396
一 英国民俗 396
二 法国民俗 400
三 德国民俗 404
第二节 美国民俗概况 412
第三节 日本民俗文化 416
主要参考文献 421
后记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