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讲 现代诗的“陌生化”上编 现代诗“陌生化”的美学意义 3
一、“陌生化”的内容 3
(一)“陌生化”的定义 3
(二)“陌生化”的重要意义 4
二、“陌生化”的两大要素 6
(一)诗的内容 6
(二)诗的语言 7
三、生成陌生化效果的创作技巧 7
(一)变形 8
(二)关系换位 9
(三)荒诞 9
(四)梦幻 10
(五)远取譬 11
四、陌生化效果审美机制的合成元素 12
(一)生理元素 12
(二)心理元素 13
(三)脑机制元素 13
五、陌生化使形式具有阻拒性 14
下编 现代诗“陌生化”创作解析 16
一、食指《相信未来》解析: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16
二、罗门《流浪人》解析:他用灯拴自己的影子 20
三、陈东东《雨中的马》解析:诗人记忆的影子 22
四、杨炼《蓝色狂想曲》解析:美少女走出贝壳在月光下歌唱 25
五、舒婷《四月的黄昏》解析:细微的灵魂的秘密颤动 28
六、沙鸥《新月》解析:新月折叠的小船 31
七、熊召政《渔暮》解析:慵悃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33
八、吉狄马加《自画像》解析:风在黄昏的山冈上悄悄对孩子说话 35
九、芒克《雪地上的夜》解析:给人惊喜的诗艺陌生感 38
十、西川《十二只天鹅》解析:触处生春,春生意境 40
十一、北岛《一切》解析:忧患意识如天际的浮云 44
十二、苏金伞《夜巷》解析: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 47
十三、拉格克维斯特《苦闷》解析:在遮暗的空间摸索 49
十四、埃凯洛夫《无形的存在》解析:画面和声音拱就诗的时空 52
十五、阿尔盖齐《遗教》解析:关于诗创作的宣言 53
第二讲 现代诗的审美视角上编 现代诗审美视角的理论要义 61
一、审美视角是审美知觉的聚焦 61
二、选择审美视角的外部因素 62
(一)地域 62
(二)民族 62
(三)经历 62
三、审美视角姿式的选择 63
(一)建构开采情绪记忆的最佳视角 63
(二)同一视角的纵深拓展 64
(三)视角的变换 65
下编 现代诗审美视角创作解析 67
一、北岛《履历》解析:倒挂在老树上的眺望 67
二、罗门《车祸》解析:路反过来走他 71
三、冯至《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解析: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73
四、公刘《寄冥》解析:哀生民于鞭扑,恨网罗之高悬 75
五、江河《星星变奏曲》:内在力的冲击与奔突 83
六、舒婷《路遇》解析:记忆的天空开出含泪的花朵 86
七、闻一多《心跳》解析:犀利而深刻的自警 90
八、梁南《野百合花》解析:沉甸甸的反思 93
九、周涛《这是一块偏心的版图》解析:对北方偏执的爱之奏鸣曲 95
十、詹姆士·梅利尔《题献》解析:卑谦地轻贴上天使的手指 98
十一、拉格克维斯特《生命之船》解析:拷问永恒 100
第三讲 童年思维:诗创作思维的雏形上编 童年思维与诗性思维的比较分析 105
一、诗人是还能用儿童眼光去看的人 105
二、童年思维的特征 105
三、激活童年思维并使之蜕变为诗性思维 107
四、保存和强化童年思维的情绪中枢 109
五、激活和唤起童年思维的记忆 110
下编 童年思维创作解析 113
一、戴天《祖父》解析:从千百里外含来了一滴泪 113
二、北岛《迷途》解析:蓝灰色湖泊是深不可测的眼睛 116
三、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解析:辉煌生命中的一颗绿色音符 119
四、梅绍静《日子是什么》解析:日子是雨天吱吱响着的杨木门轴 122
五、苏金伞《雪夜》解析:像锦鸥投身湖泊擒取游鱼 124
六、叶维廉《箫孔里的流泉》解析:大自然就是那吹箫人 126
七、伊蕾《黄果树大瀑布》解析:白岩石一样砸下来 130
第四讲 现代诗的“原型意象”上编 现代诗“原型意象”的美学价值 135
一、原型意象的定义 135
二、原型意象的分类 135
(一)以神话、传说为基础的“原型意象” 136
(二)以具有民族文化积淀的载体为基础的“原型意象” 136
(三)以蕴含厚重情感能量的载体为基础的“原型意象” 137
三、原型意象在诗的表层结构呈现的模式 139
(一)框架 139
(二)脉络 140
(三)主干意象 140
四、决定现代诗的原型意象的品位的核心要素 141
(一)原型意象建构的核心要素 141
(二)现代意识对原型意象的改造 143
五、原型意象的诗化 144
(一)扩充 145
(二)写形 145
(三)矛盾形象的暴力嵌合 145
(四)变形 145
(五)关系换位 146
下编 现代诗“原型意象”创作解析 147
一、闻一多《口供》解析:黄昏与秋是诗人的时间与季候 147
二、张枣《镜中》解析:湮灭在岁月尽头的恋情 149
三、北岛《回答》解析:黎明从黑夜的肩上升起 151
四、昌耀《回忆》解析:大漠深处纵驰一匹白马 154
五、罗大冈《珠有泪》解析:沧海月明珠有泪 157
六、饶阶巴桑《母亲》解析:喻本和喻体相映生辉 160
七、欧阳江河《履历》解析:感情被太阳晒成青铜 162
八、蓉子《晚秋的乡愁》解析:踩痛乡思的弦 165
九、公刘《上海夜歌》解析:汽笛唱出雄浑的夜歌 168
十、孙静轩《媚态观音》解析:关不住鹅黄鹅黄的情思 170
十一、洛夫《长恨歌》解析:古蝶在现代风中翩舞 172
十二、戴达《旧事重提》:刀上爬满生锈的月光 181
第五讲 童诗的审美规范上编 解构童诗创作的审美规范 191
一、童诗的定义 191
二、童诗诗人必备的艺术素养 193
三、童诗创作的当代意义 194
四、童诗创作审美规范的要素 195
(一)童趣 195
(二)浅语 200
(三)想象 203
(四)诗味 209
五、童诗创作审美规范的艺术操作 215
(一)诗味辨析 215
(二)诗味酿造的最高技巧 219
(三)诗味酿造的一般技巧 221
(四)诗味酿造的特别技巧 225
六、童诗创作审美规范的唯美境界 230
(一)斯蒂文森的童诗 230
(一)金子美铃的童诗 231
下编 童诗审美规范创作解析 241
一、圣野《欢迎小雨点》、《磨刀石》解析:两套笔墨,一任天真 241
二、金子美铃《水和风还有娃娃》解析:弥足珍贵的形而上 244
三、谢武彰《梳子》解析:极具“陌生化”的比喻 247
四、芒克《葡萄园》解析:奇异而又略带伤感的绿风 248
五、林良《白鹭鸶》解析:大技雕虫 251
六、辛笛《大年夜》解析:梦歌唱大海 253
七、金波《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解析:流淌童味的母爱颂歌 257
八、谢尔·希尔弗斯坦《偷皮》解析:魔幻的磨盘里流出的童诗 260
九、林焕彰《妹妹的红雨鞋》解析:印象派技法 262
十、戴达《想念奶奶》解析:童年情绪记忆开出的花儿 264
第六讲 顾城诗歌的意象上编 顾城诗歌意象的诗学意义 273
一、意象的表述 273
二、顾城诗歌意象的建构方式 274
(一)象征和隐喻的手法 274
(二)物象变形法 275
(三)通感 275
(四)叠加手法 276
(五)拟人化的手法 278
三、顾城诗歌意象建构能力的嬗变 279
(一)早期的诗歌意象 279
(二)青春期的诗歌意象 280
(三)后期的诗歌意象 281
四、顾城诗歌意象的矢量 282
(一)童年是诗人的天然的摇篮 282
(二)意象洋溢浪漫主义气息 283
(三)《昆虫记》孵化顾城诗歌意象 284
五、顾城诗歌意象的思维方式 286
(一)童话诗人 286
(二)童年思维是诗人创作的原动力 288
(三)童年思维驾驭诗歌的意象 288
(五)童真与深刻的完美统一 290
六、人类灵魂的银河里的晨星 291
下编 顾城诗歌意象创作解析 293
一、顾城《感觉》解析:童年与童心双重映照的天光 293
二、顾城《弧线》解析:诗人对自然喊话的童声 296
三、顾城《安慰》解析:飞落尘世的一片白色羽毛 298
四、顾城《雪人》解析:和审美心境撞个满怀 299
第七讲 现代抒情诗的戏剧性上编 现代抒情诗的戏剧性的建构 305
一、诗的戏剧性结构的营造 305
(一)诗对戏剧的独白、对白、旁白的摹拟 305
(二)戏剧冲突是诗的戏剧性建构的要素 308
二、动作作用于戏剧冲突的特点 309
(一)诗的戏剧动作或强烈、简洁 309
(二)诗的戏剧动作或淡出、淡入 309
(三)诗的戏剧动作或虚实结合 311
(四)诗的戏剧动作或夸张、变形 312
(五)诗的戏剧动作注重戏剧细节的锤炼 314
三、全方位的诗的戏剧动作 315
(一)诗的戏剧动作是显示整个行动过程的坐标 315
(二)诗的戏剧动作呈示“诗化” 316
(三)诗的戏剧动作饱含巨大的心理能量 316
四、戏剧冲突情境的构造 317
(一)戏剧冲突情境选择的尺度 317
(二)戏剧冲突情境的状态 317
五、现代抒情诗的戏剧性的美学意义 318
(一)展示诗的抒情的过程美 319
(二)生成诗的张力 320
下编 现代抒情诗的戏剧性创作解析 322
一、冯至《南方的夜》解析:静夜里火一样地开放的花儿 322
二、李彬勇《1910年的舞蹈》解析:楼梯式意象结构 324
三、严辰《侧关尼》解析:青春的花朵无声地萎谢 328
四、公刘《海把贝壳失落在沙滩》解析:我把爱情失落在人间 330
五、闻一多《荒村》解析:人烟寂寥的桃源 331
六、舒婷《黄昏》解析:星星像礼花一样缤纷 335
七、何其芳《脚步》解析:甜蜜的凄动有如虚阁悬琴 337
八、刘半农《铁匠》解析:黑夜荒山中摸索 340
九、吕贵品《小木屋搬走了》解析:对着大山呼唤一个男人的名字 342
十、舒婷《当你从我的窗下走过》解析:灯亮心灵的窗户 345
十一、闻一多《洗衣歌》解析:流淌浓郁愤慨的泪水 348
十二、周梦蝶《十月》解析:哲思凝铸悲苦 351
十三、詹姆士·梅利尔《实验室之诗》解析:知性的诗味扑入审美感官 354
十四、拉格克维斯特《在那静静的傍晚的河里》解析:意味隽永的诗美 356
十五、埃凯洛夫《花沉睡》解析:为创造性的想象提供诗的背景 359
后记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