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求知的态度与方法 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3
人人平等,皆可成贤 4
专心致志,聚精会神 6
人之与学,如琢如磨 7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9
虚怀若谷,有容乃大 11
学无止境,乐而好之 12
心领神会,顺其自然 14
以人为本,民贵君轻 15
两视眼不明,两听耳不聪 15
知有所困,神有不及 17
事情虽小,不做不成 19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
真学为己,假学为人 23
尽信其书,莫若无书 24
为师之道,温故知新 26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 27
第二辑 素质的修养与提升 33
修身养性,寡欲为重 33
人有八疵,事有四患 34
为人无信,不知其可 36
知彼容易,知己更难 38
完善道德,提升境界 40
拒绝安逸,立志高远 41
身正不怕影斜,人正不惧奸佞 43
不经磨难,难成大器 46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49
德言兼备,仁勇并存 50
以诚待人,以德服人 52
机巧诡诈,莫若拙诚 54
曾子易篑,有过即改 57
君子处世,有错必纠 58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0
虚怀若谷,谦恭为本 63
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67
第三辑 人生的价值与品位 67
无羁无绊,恰然自适 69
井底之蛙,何言大海 70
风雪严寒,松柏不凋 72
生不逢时,身贫志坚 73
甚爱必费,多藏必亡 74
不为富贵忘本,不因穷困失心 77
小人得志,我自清高 78
不以耻为耻,是无耻之极 80
用管窥天,用锥指地 82
舍生取义,坚韧不屈 83
心为物役,道所不载 86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89
第四辑 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3
设身处地,推己及人 95
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97
偏听偏信,不得人心 99
不拘小节,不念旧恶 101
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102
与人为恶,害于戈兵 104
物极必反,居安思危 106
忍辱负重,顾全大局 110
不在所与居,而在所与谋 112
君子怀德,小人怀惠 113
交友之法,不可有挟 114
谨言慎行,祸从口出 116
道听而途说,德行必败坏 117
巧言令色,口蜜腹剑 119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121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23
君子之交,患难与共 125
第五辑 社会生存的谋划与管理守株待兔,固步自封 129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30
小知不可谋事,小忠不可主法 132
知人善用,当得天下 134
爱多不法,威寡犯上 136
随物赋形,顺其自然 137
滥竽充数,贤愚不分 138
罚不避亲贵,威慑于邻敌 140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 142
不以所疑,败其所察 144
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 146
仁德刑法,相得益彰 149
以小见大,防患未然 153
任贤取能,隆礼重法 154
萧规曹随,无为而治 156
谋略之道,周密为宝 158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60
害群之马,除而治之 161
因事之理,不劳而成 163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4
火热人避,水弱人趋 166
取水于海,火必不灭 168
虚怀若谷,礼贤下士 169
猛狗社鼠,国之大害 171
因事得利者,当为起事者 173
张弛有度,取舍有道 175
圣人不亲细民,明主不躬小事 177
国治则法强,国乱则法弱 178
喜怒无常,赏罚有定 179
以计定事,以谋得胜 182
论功行赏,以过行罚 184
管理之要,简单为宝 185
罪有应得,诚服不怨 187
礼仪法度,应时而变 188
三人成虎,谣言惑众 190
君子树人,德行为先 192
独木难支,孤掌难鸣 193
第六辑 思想境界的超脱 199
水满则溢,月满则缺 199
对立相生,矛盾相成 200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02
无用之用,生存之法 203
人性本恶,善者伪也 205
天地为棺,日月为璧 207
功成身退,过犹不及 208
人生在世,忽然而已 211
呆若木鸡,不战而胜 213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 215
生死循环,顺其自然 216
大智若愚,大直若屈 218
薪尽火传,绵延不绝 220
坚盾利矛,不可同世 221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222
名实未亏,喜怒为用 224
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22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