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贵州苗族芦笙文化研究 杨方刚 1
浅谈芦笙的继承与发展 杨昌树 10
试论芦笙教学 韦祖雄 19
论苗族芦笙文化的国际地位及开发对策 杨光全 22
弘扬苗族芦笙文化,促进民族艺术发展 李正品 26
从“滚山珠”看苗族芦笙舞的生态与发展 王明贵 28
浅谈威宁苗族芦笙舞蹈 杨全忠 34
论芦笙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潘正才 38
谈民族音乐教育中的芦笙教育状况 杨昌树 付明华 42
格耩碌 杨正周 44
谈苗族芦笙与祭祀 杨昌树 48
芦笙音乐的创作随想 杨昌树 51
芦笙新概念 杨胜文 54
论“吉巴梭”芦笙会的历史盛衰因素 吴昌卓 吴银锭 55
浅谈侗族芦笙 吴培安 63
芦笙在苗族丧葬习俗中的作用 李登高 68
加强生态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推进谷陇全面发展进程 杨昌业 72
苗族芦笙文化 任永福 76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芦笙的兴趣 张家国 78
排牙——芦笙芒筒的故乡 杨正刚 80
浅谈苗族芦笙文化在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旅游中的作用和地位 李延忠 姜宏芳 81
芦笙伴我走天下 龙世忠 83
雷山笙声迎远客 蒋济隆 87
民间芦笙文化如何发展 王华 90
坝固苗族芦笙文化 杨兴华 92
芦笙是我省旅游业中的特色标帜 杨昌树 付明华 95
侗族芦笙文化之我见 杨昌树 98
黄平芦笙断层及其对策探讨 王华 100
都匀苗族现代芦笙特点初识 柳忠贵 潘国强 103
芦笙文化走向世界艺术之林 杨昌树 唐世清 106
芦笙文化简介 唐世清 杨昌树 110
苗族芦笙文化是怎样走向世界的 吴治清 117
浅谈苗族的芦笙文化 马正新 122
芦笙音乐演奏与现代音乐演奏的部分关系 曾新波 杨正刚 125
浅谈“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的继承与发展 张家国 127
为苗族文艺倾注满腔热情的人 唐光新 张希才 130
教育是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的主战场 杨昌树 付明华 132
论苗族芦笙文化的创新 杨茂锐 135
浅谈芦笙的起源及社会功能 张永祥 吴德坤 138
浅谈苗族芦笙舞的艺术特点 吴廷杰 许士仁 143
试论芦笙的文化张力及审美张力 杨捷 147
贵州部分地区民间芦笙曲 151
黄平民间芦笙曲的大花舌音 151
雷山县岔河苗族民间芦笙曲 152
黄平县苗族芦笙曲 152
丹寨县排芽寨民间芦笙曲 155
丹寨县排调区短裙苗族芦笙曲 159
雷山、丹寨一带地区的芦笙曲 161
凯里舟溪、青曼一带苗族芦笙曲 164
台江县反排芦笙曲 166
?族芦笙曲 167
凯里市:龙场《老娃山》?家芦笙 167
雷山县“八一”乡长雷寨苗族民间芦笙 169
雷山县桥港乡苗族芦笙曲 170
雷山县岔河乡苗族芦笙曲 171
榕江县平江乡滚仲寨苗族民间芦笙曲 172
榕江县滚仲区苗族芦笙曲 176
剑河县翁座苗族芦笙曲 177
剑河董缴苗族芦笙曲 178
侗族芦笙曲 178
诺德仲 190
贵阳花溪一带民间芦笙曲 191
改良芦笙曲选 195
水利战歌 195
喜迎铁牛进苗寨 199
野营到苗寨 203
丰收的喜悦 207
清水江畔丰收乐 210
欢乐的苗家 217
懂洞洛祝更(大家来跳) 222
放排号子 226
舞曲 228
丰收之夜 231
沸腾的侗乡 233
吹起芦笙唱丰收 238
苗岭连北京 241
铁路修到苗家寨 243
清江夜舞 247
山寨盛开幸福花 249
苗岭欢歌 250
山水情 252
卡秋莎 25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54
芦笙与月琴 256
苗山情 260
花场新歌 263
节日场上 265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268
草原情歌 270
苗岭夜歌 272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273
欢庆的节日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