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统计学三型理论概述 1
1.1 统计学三型理论的定义及各型间的相互关系 1
1.1.1 什么是统计学三型理论 1
1.1.2 “三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2
1.1.3 不易出错的“三型”和极易出错的“三型” 2
1.1.4 破解“三型”的技巧与策略 2
1.2 统计学三型理论产生的背景 2
1.5 统计学三型理论应用的样例 4
1.4 统计学三型理论适用的范围 4
1.3 统计学三型理论提出的依据 4
1.6 本章小结 10
第2章 统计研究设计概述 11
2.1 什么叫统计研究设计 11
2.2 统计研究设计的分类及要点 11
2.3 统计研究设计的共性与个性 12
2.4 完善的统计研究设计的标志 12
2.5.1 观察性研究设计类型的概况 13
2.5 统计研究设计类型的概况 13
2.5.2 实验性研究设计类型的概况 14
2.5.3 设计类型补充说明 16
2.6 统计研究设计中的名词概念 16
2.6.1 因素与水平 16
2.6.2 组别与处理 17
2.6.3 指标、项目与效应 17
2.6.4 变量、自变量与因变量 17
2.6.5 交互作用、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 18
2.6.6 设计的分辨度 18
2.6.7 平衡设计与非平衡设计 18
2.7 本章小结 19
第3章 实验设计要点概述 20
3.1 实验设计的意义 20
3.2 实验设计的四原理 20
3.3 实验设计的三要素 21
3.5 实验设计类型 22
3.4 实验设计的四原则 22
3.6 本章小结 23
第4章 实验设计四个基本原则方面差错辨析 24
4.1 与随机原则有关的问题及对差错的辨析 24
4.1.1 随机原则的概念与作用 24
4.1.2 完全随机化的效果是否总是最好 24
4.1.3 实现随机化的一般方法 24
4.1.4 临床试验中一种简便易行的随机化分组方法 25
4.1.5 用“随意”取代“随机”的案例 26
4.1.6 严重违背随机原则的案例 27
4.2 与对照原则有关的问题及对差错的辨析 28
4.2.1 对照原则的概念与作用 28
4.2.2 缺乏必要的对照组 28
4.2.3 对照不全的含义 29
4.2.4 对照不全的实例 30
4.2.5 对照过剩的实例 31
4.2.6 假对照的实例 31
4.2.7 盲目设立对照组的实例 32
4.3.1 什么叫样本含量 33
4.3 与重复原则有关的问题及对差错的辨析 33
4.3.2 如何确定合适的样本含量 34
4.3.3 样本含量与实验设计中的重复原则 34
4.3.4 科研课题中样本含量严重不足的实例 35
4.4 与均衡原则有关的问题及对差错的辨析 38
4.4.1 什么是均衡 38
4.4.2 均衡原则的概念与作用 39
4.4.4 违反均衡原则的实例 40
4.4.3 提高实验设计均衡性的方略 40
4.5 本章小结 43
第5章 单因素设计 44
5.1 概述 44
5.1.1 为什么要介绍标准实验设计类型 44
5.1.2 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方法合理选用的要领 44
5.1.3 实验因素和区组因素及其水平 45
5.1.4 设计类型 45
5.2.4 应用场合 46
5.2.3 设计 46
5.2.5 实例 46
5.2.1 定义 46
5.2 单组设计 46
5.2.2 特点 46
5.3 配对设计 48
5.3.1 定义 48
5.3.2 特点 48
5.3.3 设计 48
5.3.4 应用场合 49
5.3.5 实例 49
5.4 成组设计 52
5.4.1 定义 52
5.4.2 特点 52
5.4.3 设计 52
5.4.4 应用场合 53
5.4.5 实例 53
5.5.2 特点 57
5.5.3 设计 57
5.5 单因素多水平设计 57
5.5.1 定义 57
5.5.4 应用场合 58
5.5.5 实例 58
5.6 本章小结 63
6.1.1 定义 64
6.1.2 特点 64
6.1.3 设计 64
6.1 随机区组设计 64
第6章 无法考察交互作用的两因素设计 64
6.1.4 应用场合 65
6.1.5 实例 65
6.2 平衡不完全随机区组设计 67
6.2.1 定义 67
6.2.2 特点 68
6.2.3 设计 68
6.2.4 应用场合 68
6.2.5 实例 68
6.3.4 应用场合 69
6.3.3 设计 69
6.3 双因素无重复实验设计 69
6.3.1 定义 69
6.3.2 特点 69
6.3.5 实例 70
6.4 本章小结 70
第7章 拉丁方设计 71
7.1 拉丁方设计 71
7.1.1 定义 71
7.1.2 特点 71
7.1.3 设计 71
7.1.4 应用场合 72
7.1.5 实例 72
7.2 正交拉丁方设计 74
7.2.1 定义 74
7.2.2 特点 75
7.2.3 设计 75
7.3 本章小结 76
7.2.4 应用场合 76
7.2.5 实例 76
第8章 交叉设计 77
8.1 二阶段交叉设计 77
8.1.1 定义 77
8.1.2 特点 77
8.1.3 设计 77
8.1.4 应用场合 77
8.1.5 实例 78
8.2 三阶段交叉设计 80
8.2.1 定义 80
8.2.2 特点 80
8.2.3 设计 81
8.2.4 应用场合 81
8.2.5 实例 81
8.3.4 应用场合 82
8.3.3 设计 82
8.3.5 实例 82
8.3.1 定义 82
8.3.2 特点 82
8.3 3×3交叉设计 82
8.4 本章小结 83
第9章 嵌套设计 85
9.1 定义 85
9.2 特点 85
9.3 设计 85
9.4 应用场合 86
9.5 实例 86
9.6 本章小结 88
第10章 裂区设计 89
10.1 定义 89
10.2 特点 89
10.3 设计 89
10.4 应用场合 89
10.5 实例 90
10.6 本章小结 93
第11章 析因设计 94
11.1 析因设计 94
11.1.1 定义 94
11.1.2 特点 94
11.1.3 设计 95
11.1.4 应用场合 95
11.1.5 实例 95
11.2 含区组因素析因设计 104
11.2.1 定义 104
11.2.2 特点 104
11.2.3 设计 104
11.2.4 应用场合 104
11.2.5 实例 104
11.3 本章小结 106
12.2 特点 107
12.3 设计 107
第12章 重复测量设计 107
12.1 定义 107
12.4 应用场合 108
12.5 实例 108
12.6 本章小结 120
13.2 特点 121
13.3 设计 121
13.1 定义 121
第13章 正交设计 121
13.4 应用场合 122
13.5 实例 126
13.6 交互作用表的用法 129
13.7 如何利用现成的表头设计 130
13.8 本章小结 132
第14章 均匀设计 133
14.1 定义 133
14.2 特点 133
14.3 设计 133
14.4 应用场合 134
14.5 实例 135
14.6 本章小结 137
第15章 实验设计类型的辨析 139
15.1 辨析实验设计类型的意义 139
15.2 实验设计类型辨析技巧概述 140
15.3 “对号入座”辨析法 141
15.4 “拆分组别”辨析法 144
15.5 “结构变形与对号入座”相结合的辨析法 152
15.6 “结构变形与拆分组别”相结合的辨析法 158
15.7 抽象思维辨析法 163
15.8 本章小结 164
第16章 实验设计实战练习 166
16.1 概述 166
16.2 合理选用实验设计类型 166
16.3 辨析实验设计类型 172
16.4 实验设计类型辨析实战练习 175
16.5 本章小结 214
17.2 确定样本含量时应具备的条件 215
第17章 样本含量估计 215
17.1 确定样本含量的意义 215
17.3 检验效能的计算 216
17.3.1 两组例数相等的样本频率比较时检验效能的计算 216
17.3.2 两组例数不等的样本频率比较时检验效能的计算 217
17.3.3 配对或交叉设计资料假设检验时检验效能的计算 218
17.3.4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检验效能的计算 218
17.4.1 估计总体均数时样本含量估计 219
17.4.2 估计总体概率时样本含量估计 219
17.4 作区间估计时样本含量的估计 219
17.5 作假设检验时样本含量估计 220
17.5.1 单组设计、配对设计或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20
17.5.2 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20
17.5.3 单因素多水平设计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22
17.5.4 两样本频率比较时样本含量估计 223
17.5.5 多个样本频率比较时样本含量估计 223
17.5.6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24
17.5.7 直线相关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24
17.5.10 队列研究设计四格表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25
17.5.8 两样本相关系数比较时样本含量估计 225
17.5.9 两样本生存频率比较时样本含量估计 225
17.5.11 重复采样试验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26
17.5.12 重复测量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26
17.5.13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27
17.5.14 临床试验研究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29
17.5.15 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时病例数估计 232
17.5.16 多重回归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34
17.5.17 T2检验时样本含量估计 235
17.5.18 抽样调查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35
17.5.19 其他具体条件下的样本含量估计 238
17.6 样本含量估计的计算机软件实现 238
17.6.1 应用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软件实现样本含量估计 238
17.6.2 应用PASS(Power Analysis and Sample Size)软件包实现样本含量估计 238
17.6.3 应用SamplePower软件实现样本含量估计 238
17.6.4 应用简明统计2000(Concise Statistics 2000,CS2000)实现样本含量估计 238
17.8 本章小结 239
17.6.5 应用SASA 1.0医学研究样本含量估算系统实现样本含量估计 239
17.7 样本含量估计便查表简介 239
第18章 用SAS实现样本含量估计 240
18.1 检验效能的计算 240
18.1.1 两组例数相等的样本频率比较时检验效能的计算 240
18.1.2 两组例数不等的样本频率比较时检验效能的计算 241
18.1.3 配对或交叉设计资料假设检验时检验效能的计算 242
18.1.4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检验效能的计算 242
18.2 作区间估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43
18.2.1 估计总体均数时样本含量估计 243
18.2.2 估计总体概率时样本含量估计 243
18.3 作假设检验时样本含量估计 244
18.3.1 单组设计、配对设计或交叉设计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44
18.3.2 成组设计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的估计 245
18.3.3 单因素多水平设计或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定量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47
18.3.4 两样本频率比较时样本含量估计 247
18.3.6 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48
18.3.5 多个样本频率比较时样本含量估计 248
18.3.7 直线相关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49
18.3.8 两样本相关系数比较时样本含量估计 250
18.3.9 两样本生存频率比较时样本含量估计 250
18.3.10 队列研究设计四格表资料统计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51
18.3.11 重复采样试验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52
18.3.12 重复测量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52
18.3.13 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53
18.3.14 临床试验研究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54
18.3.15 新药临床试验设计时病例数估计 258
18.3.16 多重回归分析时样本含量估计 261
18.3.17 T2检验时样本含量估计 261
18.3.18 抽样调查设计时样本含量估计 261
18.4 本章小结 264
参考文献 265
附录A 胡良平专著简介 268
附录B 统计用表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