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秀教师的施教之法 1
(一)宋君的“乐学”与“善学”思想 1
1.“顺木之天性,激情启疑使之乐学” 1
写在前面的话:学会中庸 1
2.“寻本而求源,导思育能使之善学” 2
(二)魏书生的“民主”教学思想与“科学”施教之法 3
1. 讲究“民主”,“商量”教学 3
2.讲究“技巧”,“科学”施教 5
(三)弓延红“得体”的教学与“零距离”教育 6
1.“得体”的教学,引导学生做“得体”的人 6
2.“零距离”教育,使她与学生亲如一家 7
(四)何文浩的不留课后作业法与因人施教法 8
1.不留课后作业法 8
2.因人施教法 9
1.发明创造就是“风马牛的有机结合” 11
2.创造教育的课堂最应该是活跃的 11
(五)王思悦的创造思想和创造学教育 11
(六)田冰的个性教育法和做人教育法 12
1.个性教育法 12
2.做人教育法 14
(七)李希贵的教育观及其实施方法 17
1.“教育的价值应该是造就人才” 17
2.把中学办得像大学一样 17
1.教学方法 20
(八)孙维刚教育法 20
2.学习方法 29
3.家庭教育方法 32
(九)徐定洗课堂教学六法 34
1.“主线”教学 34
2.主体参与 35
3.情境创设 36
4.悬念创设 37
1.中庸的课程观与教育目标观 39
(十)朱正威教育思想、方法 39
6.精心应用多媒体手段 39
5.尽力设计探究性演示实验 39
2.“理科要讲理、学理” 41
3.让思想教育“渗入学生的心田” 45
4.激发、培养兴趣,引燃求知欲望 49
5.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能力 50
(十一)孙春成的“立体教学”实践 51
1.“课堂教学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统一” 51
2.“通过问题解决建构知识” 52
3.民主的教学原则是最重要的教学原则 52
4.在继承与否定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53
5.引导学生走上研究之路 53
6.努力把握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54
(十二)李圣珍的“双差生”教育 55
(十三)周绍模“不知老之将至” 59
(一)中国教育家部分 61
1.老子主张培养具有“无为”品质的人 61
二、中外教育家的治学之道 61
2.老子提出了“贵柔”、“不争”和“知足”的教育内容 63
3.老子提出了“致虚守静”的教育原则 64
4.老子提出了“闭目塞听”和“绝学弃智”的教育方法 64
5.孔子好学而圣 65
6.孔子的“五小段”或“三大段”学习法 65
7.孔子因材施教 67
8.孔子启发教学 67
10.孔子主张师生平等,教学民主 68
9.孔子倡导教学相长 68
11.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相近 69
12.墨子的量力性原则与因势利导理论 69
13.墨子的教学“唱和”论 69
14.孟子主张“心之官则思” 69
15.庄子的“楷模”教育 70
16.庄子教学善启发 70
19.荀子认为师当有四术 71
17.庄子教学善比喻 71
18.荀子把君师并称 71
20.荀子提倡学者应亲友 72
21.荀子的“四段”学习法 72
22.荀子的德育观 72
23.韩婴的教学相长论 72
24.董仲舒对教师及学生的要求 73
25.王充的学习论 73
26.马融注重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 74
27.韩愈认为教育必须“明先王之教” 74
28.韩愈把“道”与“业”统整为一体 74
29.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75
30.韩愈认为“博”是“专”的基础 75
31.柳宗元的师道论 75
32.胡瑗注重直观教学和实地考察 75
35.张载认为学习者应勤于总结 76
36.朱熹读书六法 76
34.张载认为学习者应“于无疑处有疑” 76
33.张载主张适时而教 76
37.张之洞的“洋务教育”思想 78
38.康有为的学习价值观 79
39.蔡元培认为“小学教员的责任比大总统还大些” 79
40.蔡元培的美育观 80
41.蔡元培是中国近代教育实验的首倡者 80
42.杨昌济的教学方法论 80
43.王国维的教育目的论 81
44.王国维的美育观 81
45.徐特立的教师说及“三字”教学法 81
46.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82
47.胡适强调学生要发现自己的兴趣 83
48.梁漱溟主张教育的知、情不可偏废 83
50.梁漱溟认为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84
51.梁漱溟认为学生能力的养成赖其耳、目、心、思、手、足的共同发展 84
49.梁漱溟认为“学校是一伙人彼此扶持走路的团体” 84
52.叶圣陶主张“把顺应自然趋势,适应学生地位”作为编写教材的宗旨 85
53. 叶圣陶认为教师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85
54.恽代英主张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 85
55. 成仿吾认为教学宜“少而精” 85
58.林本提出了“七项”高级中学人才教育目标 86
59.林本提出了“三化”式课程理念 86
57.林本提出了“八项”初级中学生活教育目标 86
56.成仿吾认为“任何忽视教学法工作的思想都是错误的” 86
60.严济慈的“三点”教学经验 87
61.严济慈认为读书是一个“听—看—用”的过程 87
62.段力佩主张把教师从繁重的作业批改中解放出来 88
63.段力佩制定了长短课时转换上课制 88
64.段力佩倡导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形式 88
65.段力佩认为“不应该使考试成为师生的精神负担” 88
66.斯霞教育法 89
69.孙邦正的教学方法艺术观 90
67.孙邦正强调学习要“四到” 90
68.孙邦正的好教师标准 90
70.刘佛年认为把不好的学生教育成好学生才是优秀教师、教育家 91
71.刘佛年主张把受教育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91
72.刘佛年认为态度教育是最核心的教育 91
73.霍懋征的“敬业”与“爱生”实践 91
74.毛蓓蕾教人教心 93
75.“季卜枚教学法” 94
(二)外国教育家部分 96
1.苏格拉底的“接生术”教育法 96
2.希波克拉底认为人从自然来,也从社会来 97
3.德谟克里特认为教育可“创造第二天性” 98
4.德谟克里特认为人可以“模仿自然” 98
5.柏拉图采用愉快与痛苦的方法教育儿童 98
6.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德是“意志的控制” 99
7.西塞罗的“成功教育”论 99
10.圣德太子《三经义疏》的主体思想 100
8.昆体良认为教学的惟一目的是“使学生不需要总是有人教” 100
9.昆体良认为教师要“懂得俯就学生的天赋和能力” 100
11.培根认为“科学家的工作应当像先采花后酿蜜的蜜蜂” 101
12.培根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根据原因的知识” 102
13.培根认为知识是形成完善人格的重要工具 102
14.培根眼中的教学艺术 102
15.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教育环境 102
16.拉特克认为教学顺序应遵循人的智力发展的自然顺序 103
17.夸美纽斯的“泛智”教学思想 103
18.夸美纽斯提出以“适应自然”为教学的基本原理 104
19.夸美纽斯认为教学应该进行得容易、愉快、省力、省时、牢固、彻底 105
20.洛克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比良好的方法更能帮助学生前进 105
21.赫尔巴特主义者们的“五段教学法” 106
22.第斯多惠的“全人教育”思想 107
23.第斯多惠的三项教育原则 107
24.第斯多惠的四项教学原则 108
26.第斯多惠对教师提出了四项要求 109
25.第斯多惠主张采用启发式的谈话法进行教学 109
27.斯宾塞的自我教育原则和内心乐意接受原则 110
28.斯宾塞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父母” 110
29.乌申斯基认为每个国家的教育应有各自的特色 111
30.乌申斯基的教学论 111
31.赫胥黎认为科学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使心智直接与事实联系 112
32.赫胥黎主张文理沟通 113
33.赫胥黎所要求的教师素质 113
34.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就是生活”的美学理论基本论点 113
35.福泽谕吉认为“教育应该把人的天赋作为根本要素” 114
36.列士葛伏特认为“儿童是环境的产物” 115
37.杜威的教育理论基础——实用主义哲学 115
38.杜威的三项教育原则 116
39.杜威强调教育要使学生“由做事而学习” 116
40.杜威所主张的课程与教材 117
41.杜威所认为的思维要素和教学方法要素 117
43.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118
42.杜威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学生活动的助手作用 118
44.怀特海主张把教育从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中解放出来 119
45.怀特海从美学角度看教育 119
46.拉伊找出了学习拼写单词的最佳方法 120
47.孟禄以“行以求知”作为设计中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120
48.阿德勒认为合作的教育方式是最恰当的教育方式 120
49.德克乐利的“兴趣中心”教育 121
50.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122
51.巴格莱的要素主义教育理论 125
52.桑代克认为人的本性和遗传是一切教育活动的起点 126
53.布伯认为培养创造力不是教育的实质 127
54.布伯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力量 128
55.布伯认为真正的教学就是一场对话 128
56.布伯认为教师应以信育人 128
57.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理论 129
58.艾略特主张教育要将新的一代带进完整的精神世界 131
60.艾略特认为教育就是引导人进入传统 132
59.艾略特把教育问题最终归结为宗教问题 132
61.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并不负有发现新的真理的任务” 133
62.凯洛夫认为教师处于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 133
63.凯洛夫把课堂教学划分为六个环节 133
64.皮亚杰的“活动”教学理论 134
65.斯卡特金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和学同居首位” 134
66.赞科夫的五项教学原则 134
67.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 136
68.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实践活动 136
6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育是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137
70.奧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137
71.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 139
72.罗森塔尔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139
73.罗森塔尔的“大学生和小白鼠”实验 140
74.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教学法体系 140
75.沙塔洛夫要求每一次评分都能引起学生的积极反应 143
1.过去与现在的问题 145
三、中小学教育的问题与思考 145
(一)关于课堂教学 145
2.供你参考的课例与评说 148
3.朱光潜先生讲课 158
4.初登讲台的尴尬与机智 160
5.从“课”字说起 164
(二)关于学业修习 166
1.古人读书之法与今人读书现象 166
2.一个当代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思考 167
3.供你参考的研究性学习案例 171
4.“另类”读书及其意义 174
5.论学 175
(三)关于考试与应试 177
1.中国考试的历史沿革 177
2.科举制是一种不坏的制度 180
3.不同国度的高考制度 184
4.古今中外的试题 187
5.如何进入临考状态 191
6.如何克服考试焦虑 193
7.应试心理与技巧 193
8.考试中考生应充分发挥的几种能力 195
9.施蜇存先生的求学经历 196
10.考试七说:从考试本质到考试模式的讨论 198
(四)关于做人教育 206
1.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 206
2.教育是教人做人,而非教人才能 207
3.爱迪生:事业的成功者,做人的失败者 208
4.希特勒:人力造就的魔鬼 209
5.教育的辩证观 210
6.忠恕:做人的根本 214
(五)关于创新教育 214
1.创造发明的三块敲门砖 214
3.发展了强势智慧,也就发展了创造力 216
2.鼓励创新,使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216
4.创造发明三例 217
5.王小平是这样成长的 219
(六)关于素质教育 221
1.素质教育的提出 221
2.素质教育的内涵 223
3.素质教育过程是一个教育创新的过程 223
4.素质教育不与考试对立 226
5.孔子是素质教育的最大成功者 227
(七)关于教学环境 234
1.教学环境的含义 234
2.第一环境:学校 235
3.第二环境:家庭 237
4.第三环境:社会 239
(八)关于课程与教学 240
1. 课程与教学的含义 240
2.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含义 244
3.识字教材与识字教学 251
4.古算具与数学学习 252
5.私塾缘何杀了回马枪 253
6.美国的数学课缘何只是“概念教学” 254
(九)关于教育科研 255
1.教育科研的基本含义 255
2.王本陆、戴双翔谈教育科研 256
3.教育科研中存在的问题 290
4.供你评说的两篇论文 293
5.学术规矩与道德:学术研究的生命与灵魂 307
(十)关于为师之道 308
1. 师道要义 308
2.中国教师教人之道七例 309
3.美国教师教书之道四例 311
4.“我是谁”教育:一个韩国教师的道 315
5.从教师的不同境界,看为师之道 315
写在后面的话:不容忘却的告诫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