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 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解读》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智锋,张国涛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7826015
  • 页数:41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专业角度对中国电视类型节目进行了历史的现实的分析,详细剖析了一些电视类型节目,为读者提供了解读这些电视节目的专业眼光和审美品味。

目录 1

导言 1

第一章 电视剧评价: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及其差异——以《激情燃烧的岁月》为个案 1

第一节 电视剧评价:概念界定 3

一、“电视剧评价”概念的提出 3

二、电视剧评价的概念和构成 6

第二节 电视剧评价: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 16

一、以播出为界: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 16

二、电视剧播前评价的主体分析 18

三、电视剧播后评价的主体分析 24

第三节 电视剧评价(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差异分析 27

一、电视剧评价的影响因素 27

二、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的差异分析 33

三、关于评价差异的原因与结论 40

第四节 电视剧评价:一个典型个案的差异分析 44

一、《激情燃烧的岁月》:电视剧评价的一个典型个案 44

二、《激情燃烧的岁月》:一个复杂多义的电视剧文本 47

三、《激情燃烧的岁月》:政治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63

四、《激情燃烧的岁月》:审查机制客观缺陷的产物 67

第二章 叙事机器:类型电视剧的生产模式——以金庸武侠剧为例 73

第一节 类型:叙事结构与受众期待 77

一、类型的定义和意义评价 77

二、“垃圾时代”的类型电视剧 83

第二节 从类型电视剧到电视剧的类型化生产 87

一、“主旋律”电视剧 89

二、名著改编电视剧 90

三、戏说类电视剧 92

四、反结构电视剧 93

第三节 金庸剧:类型化电视剧的一种超语言 98

一、跨文类的流行文本 99

二、金庸剧的经典记忆:港台模式 101

三、身份的尴尬:金庸剧的大陆遭遇 106

第三章 电视新闻:文化价值变迁及传播策略——以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为例 113

第一节 城市台新闻节目文化价值变迁的历史进程 116

一、理论基础——不同阶层建构不同的文化语境 116

二、文化价值变迁脉络——以北京电视台为例 118

第二节 城市台民生新闻异军突起的内外动因 127

一、外部原因 127

二、内部动因 129

第三节 民生新闻的价值传播理念 136

一、民生的内容 137

二、民生的视角 138

三、主持人的平民色彩 140

第四节 城市台新闻节目文化价值的未来走向 142

一、伴随社会中间阶层的数量增长,市民整体素质在提高 143

二、中间阶级的勃兴使大众文化将趋于价值均质化 144

三、城市台新闻节目的文化价值重构:大众文化收编部分主导文化和精英文化,成为全能的大众文化,雅俗共赏 145

一、民生新闻节目发展规模化的精品策略 147

第五节 未来城市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可能传播策略 147

二、融各类文化价值为一体的“新闻信息超市”策略 149

第四章 电视谈话节目之一:私人情感的公共表达 153

第一节 私人情感生活与电视谈话节目 156

一、私人情感生活的界定 156

二、私人情感生活与电视谈话节目的关系 160

第二节 电视谈话节目中私人情感生活的表现策略分析 164

一、三种主要的类型 165

二、私人情感生活的表现策略分析 173

一、媒介伦理的问题 184

第三节 电视谈话节目中表现私人情感生活应注意的问题 184

二、情感策划的问题 186

第五章 电视谈话节目之二:叙事模式与生命周期——以《艺术人生》为例 191

第一节 《艺术人生》的叙事模式 194

一、《艺术人生》叙事模式的总体特征 195

二、《艺术人生》叙事语法和话语构成 196

第二节 《艺术人生》对传统谈话节目模式的突破 198

一、困境——谈话节目的发展现状 198

二、条件——《艺术人生》脱颖而出的缘由 199

三、突破——新型谈话模式的创造 202

第三节 《艺术人生》阶段性发展模式分析 213

一、第一阶段——歌友会 214

二、第二阶段——环节创新形式 215

三、第三阶段——记录时代人物 222

第四节 《艺术人生》周期性发展模式分析 228

一、常规节目模式 228

二、特别节目类别 229

三、未来方向——阶段性模式的融合 231

第六章 电视谈话节目之三:作为娱乐的一种形式 235

一、电视娱乐类谈话节目界定 236

第一节 简况:电视娱乐类谈话节目现状 236

二、代表性栏目简介 238

三、电视娱乐类谈话节目的意义 240

第二节 元素:电视娱乐类谈话节目的静态分析 243

一、嘉宾 243

二、话题 245

三、主持人 248

四、语言 253

第三节 创作:电视娱乐类谈话节目的动态观照 255

一、情节与节奏 255

二、现场设计 258

三、与观众互动 261

第四节 追求:电视娱乐类谈话节目的文化与审美取向 264

一、文化取向 264

二、审美取向 267

三、几对关系的辨析 268

第七章 电视舞蹈:舞蹈艺术的电视生存与传播 275

第一节 电视传媒时代的舞蹈艺术 276

一、格罗塞的启示 276

三、舞蹈与电视的早期结缘 278

二、电视给传统艺术带来的危机 278

四、“两种概念”的碰撞 279

第二节 电视媒体对舞蹈艺术的整合 282

一、电视舞蹈的艺术形态 282

二、电视媒体整合舞蹈艺术所产生的影响 286

第三节 舞蹈电视——一种新型的电视艺术形态 288

一、舞蹈电视与电视舞蹈 288

二、舞蹈电视发展演进 290

三、从“舞蹈艺术电视化”到“新型电视艺术” 293

四、舞蹈电视是新型电视艺术 297

第四节 舞蹈电视艺术特质 299

第八章 电视选秀娱乐节目:一种造星机制 309

第一节 历程:电视娱乐节目“造星”的四个阶段 312

一、晚会明星:表演者 313

二、综艺明星:电视节目主持人 314

三、游戏与知识明星:演员艺人和社会名流 315

四、“民星”:普通百姓 317

第二节 机制:电视娱乐节目的“造星机制” 319

一、策划机制 319

二、流程设置分析 321

三、互动模式分析 325

第三节 评价:造星运动的积极意义与负面效应 328

一、积极意义 328

二、负面效应 331

第四节 尺度:如何把握电视娱乐节目造星 334

一、在高雅与媚俗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关系 334

二、在宣传和市场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关系 337

第九章 从服务到文化:对外电视文化传播模式的一种探索——以《中华医药》为例 343

第一节 一种成功的个案——《中华医药》 345

一、从实际的传播效果来看 346

二、从对外电视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的实际要求来看 347

第二节 《中华医药》模式的受众探析 349

一、受众的特殊性为“从服务到文化”提供条件 349

二、受众的特殊性决定了栏目的宗旨与定位 353

第三节 《中华医药》模式的符号探析 356

一、双重属性的中医药 356

二、多种角色和谐的主持人 360

一、“从服务到文化”理念形成的过程 363

第四节 《中华医药》模式的理念探析:从服务到文化 363

二、实例分析:《洪涛信箱》 366

第五节 《中华医药》模式的作用及效果探析 371

第十章 电视广告:视听奇观背后的文化意向——以《可口可乐》大陆版广告为例 377

第一节 双重的文化诉求 379

一、可口可乐电视广告在大陆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379

二、广告片的两条路线 381

第二节 双重性格的形成原因 386

一、形成外因 386

二、深层文化内因 388

第三节 可口可乐电视广告在中国大陆的背景分析 393

一、全球视野中的可口可乐品牌的核心价值 393

二、可口可乐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394

三、世纪转型期中国时代背景及文化景观 396

四、市场竞争背景 399

第四节 大陆版可口可乐电视广告片的启示 405

一、电视广告片注入文化内涵可加强其推广力 406

二、电视广告片的文化诉求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文化底蕴 406

三、国内企业打入国际市场,也不能一味地输出自己的观念,必须考量当地市场的文化习惯,结合当地文化,提出相应的电视广告诉求 407

四、组合最有代表性的电视艺术表意符号来体现要表达的文化诉求 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