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目录 1
第一章 非商品社会对我们的启示 11
第一节 物品与物品上具有的两种抽象的理性的东西 11
第二节 物品的社会属性与集合 12
第三节 裂隙 15
第四节 裂隙中物品社会属性的双重性和相互排斥性 18
第五节 三种特殊的物品 22
第六节 物品的交集J 31
第七节 启示 32
第一节 由定义观察人们对劳动力与生产力的认识 35
第二章 劳动力与生产力 35
第二节 劳动力新考 40
第三节 脑力劳动力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52
第四节 生产力的度量 71
第五节 商品社会的生产力曲线上必有以下各点存在 83
第三章 商品的价值 85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及其所测量不出来的价值 85
第二节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消费者剩余存在吗? 94
第三节 商品中价值成份的变化 106
第四节 价值的基石是什么? 117
第五节 共生价值论 122
第六节 商品的价格 139
第四章 剩余价值与资本 144
第一节 剩余价值的本质变化 144
第二节 剩余价值与资本 151
第三节 社会生产、社会消费与资本 174
第五章 商品社会 184
第一节 由看不见的手说起 185
第二节 商品社会的基因(商品中劳动的二重性) 188
第三节 商品生产目的悖论 193
第四节 鸟瞰商品社会 198
第五节 商品社会的分配 209
第六节 γ点前后商品社会的变化 228
第六章 劳动组织的进化 244
第一节 市场决定劳动组织的价值取向 246
第二节 价值取向改变劳动组织的结构 257
第三节 社会分配决定劳动者在劳动组织中的角色 265
第四节 劳动组织中生产关系的变化 271
第五节 商品社会的混沌结构、混沌存在与资本运营和劳动组织的消亡 282
第七章 商品生产与法权 298
第一节 商品生产的精神 298
第二节 商品生产与人本位文化 319
第三节 先公而后私与法的精神 323
第四节 广义资本所要求建立的法权 335
结束语 商品和商品社会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