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篇 2
禅之释义 2
禅之类别 4
外道禅和佛教禅 5
五味禅 5
印度禅与中国禅 7
禅之境界 7
渐悟与顿悟 7
悟境无限 8
禅之根源 9
如来禅 9
祖师禅 10
禅之出现 10
中国禅正式出现 10
竺道生及其禅学 12
禅宗出现 17
楞伽宗的分裂 17
慧能及其禅学 19
思想篇 33
禅之本质 33
禅是一类宗教修持 33
四禅 34
禅的功能 34
禅之特征 36
抽象性 36
偶然性 38
自然性 40
超越性 42
悦神志 42
重解悟 44
主客二分 46
禅之传播 54
禅僧团 54
禅群层出 55
禅之变革 58
禅学思想 61
禅宗精神 61
“心性”之学 62
佛教宗派 63
禅师论禅 63
禅修之道 65
禅宗的世俗化 67
禅宗的融合统一 68
武夷文化 68
禅教一致 69
延寿和《宗镜录》 71
禅学与儒学 74
禅与理学 74
禅与心学 78
禅儒 81
明代四大名僧 86
儒禅三大家 89
儒禅 96
禅儒道三教融会 99
禅之文化价值 104
禅的中国化 104
禅宗与佛教 106
公案篇 108
公案禅 108
公案学 108
公案成因 109
目的 109
著名公案著作 110
常见公案 111
公案分类 112
意义 113
五宗七家 117
形成 117
特点 118
文字禅 120
语录形成 120
体裁 121
意义 123
艺术篇 126
禅与中国文化 126
两个古代文化高潮 126
佛教的中国化 127
禅宗的兴盛 128
禅宗的社会基础 129
禅宗的地位 130
禅被中国文化选择的必然性 131
禅风与文风 133
禅宗之禅 133
禅风的演变 135
禅风对文风的影响 137
禅风与文风的融合 142
酒与禅 144
士大夫与佛教 145
名士与高僧 148
禅的艺术境界 150
艺术的心灵 150
中国艺术的自然观 151
中国艺术的根本要素 153
宗教的艺术化 154
佛教的艺术 154
印度的佛教艺术 156
中国的佛教艺术 157
禅宗艺术 160
艺术家的哲学思想 160
禅理与中国艺术 162
禅宗艺术的特色 164
禅趣 165
意境 169
禅之美学启示 173
解脱束缚 173
奇 175
单纯 177
深妙 178
孤高 180
若淡若疏 180
静 182
直接 183
禅与书法 184
经体书法 184
禅书同道 185
禅与诗 187
禅与诗的沟通 187
禅对诗的渗透 188
禅与绘画 192
画禅 192
画意 193
画理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