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河南书院教育简史 1
第一节 唐朝至北宋初叶河南书院的起源及其教育制度的形成 1
一、河南书院起源于官方设立 1
二、河南书院作为教育制度的演变过程 3
三、河南书院教育制度的形成 6
四、五代与北宋初叶河南书院培养人才例举 8
第二节 宋代河南的书院及其兴衰 14
一、河南书院教育的兴盛时期 14
二、宋代河南书院与官学的主要区别 18
(一)院址的选择强调天人合一,把自然环境作为教育的一种手段 18
(二)书院初兴有纪念先贤、推重学统、加强教导的作用 19
(三)书院藏书、刻书盛行,是名符其实的文教活动中心 19
(四)书院院生可以流动,不受地域、学派限制,体现了“门户开放”的教学原则 20
三、宋代河南书院培养人才例举 21
一、元代与明初河南书院概况 27
第三节 元明时期河南的书院教育 27
二、明朝中、后期河南书院的兴衰起伏 33
三、明朝中、后期河南书院培养人才例举 38
第四节 清代初叶河南的书院教育 46
一、孙奇峰在辉县百泉书院的讲学活动及其对发展河南书院教育的重大影响 46
二、河南各级地方官兴复、新建书院 50
三、清朝初叶河南各级书院培养人才例举 56
第五节 清代中叶河南的书院教育 60
一、清代中叶河南最高学府~大梁书院 61
二、清代中叶河南省的道、府、州、县书院 64
第六节 清代末叶河南书院的改良 71
一、清末河南书院概况 71
二、清末河南书院改良 76
(一)太平军对旧教育的冲击与院生的反洋教斗争 76
(二)清末有识之士对河南书院教育的改革活动 82
附表:清末河南各级书院一览表 88
〔康熙〕嵩阳书院志 100
光绪二十年明道书院章程 100
第二章 河南书院教育史志资料选编 100
光绪二十二年续定明道书院章程二十条 103
续定明道书院章程八条 106
明道书院始末记 107
辉县百泉书院创立始末 109
道光六年百泉书院学约十条 113
南阳诸葛书院创立始末 117
朱阳书院记 118
清代固始诂经精舍月课章程 123
固始诂经精舍经费支发章程 123
清代上蔡县书院的建置与规条 125
改修昆阳书院创建考场记 127
复问津书院并建叶公祠记 128
商城文峰书院膏火条规 129
附:商城文峰书院《晓示生员卧碑》 130
文修书院碑记 131
新建书院碑铭 132
新建义学(即“求谦书院”)记 134
(长葛县)王公书院碑 135
(长葛县)大中丞书院碑 137
伊阳紫逻书院条规 138
伊阳紫逻书院章程 140
详定淇县绿筠书院章程 141
新建凤台书院碑记(摘要) 141
重修商水书院碑记(摘要) 142
(浮丘书院)山高水长 142
邵杰重修(项城)莲溪书院记(节选) 143
乐昌书院碑记 143
创修陉山书院碑 145
书院诗词 147
与客论苏门山 147
游嵩阳观汉封三柏 147
小沧浪 148
虹阳书院落成诗 148
莲溪晴空 149
过内黄书院 150
书院 150
朱阳书院诗选 151
窦克勤诗…………………………………………(151 ) 151
窦振起“和前韵” 151
朱?“和前韵” 152
朱培“和前韵” 152
赵士林“和前韵” 153
谢衡玉“和前韵” 153
窦容端“和前韵” 153
窦容恂“和前韵” 154
窦容庄“和前韵” 154
游朱阳书院 154
窦克勤“四绝” 155
朱阳书院偶书 156
窦容恂诗 157
游朱阳书院 158
寄题朱阳书院呈窦静庵太史 159
辛未除日朱阳书院独坐二首 160
第三章 河南各市、地历代书院兴废简况 162
郑州市 162
开封市 174
洛阳市 180
新乡市 188
安阳市 191
焦作市 193
平顶山市 200
鹤壁市 206
濮阳市 209
许昌市 211
漯河市 219
三门峡市 221
周口地区 223
商丘地区 227
驻马店地区 233
南阳地区 237
信阳地区 244
第四章 河南书院教育名人 251
戚同文 251
许衡 253
邵雍 259
程颢 程颐 266
杨东明 270
孙奇逢 272
耿介 274
汤斌 277
张沐 277
冉觐祖 280
吕履恒 281
张伯行 282
李来章 286
窦克勤 288
叶知几 296
郭鉴庚 297
蒋湘南 298
李棠阶 300
苏源生 304
余履齐 306
高剑中 306
梁元太 307
王? 308
蒋仲仁 309
李时灿 310
王锡彤 325
曹培元 333
张维忠 333
耿春宴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