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开端 1
第一节 京师同文馆的筹建 1
第二节 同文馆沿革和管理体制 4
第三节 同文馆和外国人士 8
第四节 同文馆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15
第五节 从京师同文馆到京师大学堂的译学馆 21
第六节 “壬寅”、“癸卯”学制的外语课设置 27
第一节 晚清的幼童留学 31
第二章 出国留学和外语教育 31
第二节 留学日本 34
第三节 留学美国和清华 40
第四节 赴欧洲留学 44
第五节 赴苏联留学 46
第六节 1927年以后的留学教育 48
第七节 相辅相成的互动作用 51
第三章 外国人在华办学和外语教育 57
第一节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的来龙去脉概述 57
第二节 “中华教育会”的台前幕后 59
第三节 教会学校和外语教育(教学) 64
第四节 日本军国主义的文化侵略 78
第五节 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 82
第四章 中国外语教育的新路 88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上海外国语学社 88
第二节 上海大学 95
第三节 延安的外语教育 99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外语教育 110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高等外语专业教育 128
第一节 国立北京大学 128
第二节 清华大学 136
第三节 中央大学 147
第四节 南开大学 151
第五节 西南联合大学 154
第六节 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 174
第七节 建国前夕高校外语院系 179
第六章 我国外语教育的除旧立新和改革调整时期 184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俄语教育 184
第二节 院系调整前后的高等外语教育 191
第三节 新中国第一批留学生 200
第四节 建国初期的业余外语教育 201
第五节 “向科学进军”和外语教育 204
第六节 教育大革命和文科教材会议 211
第七节 红专关系和外语教学 218
第七章 为外语教育打开新局面的《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第一节 《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的产生 229
第二节 上下一心,当年招生的奇迹 234
第三节 难忘深刻的办学真理 236
第四节 高等外语院系教学工作会议 242
第五节 《外语教育七年规划》和外国语学校 246
第六节 《外语教育七年规划》和外语师资队伍建设 248
第七节 《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的历史回顾 250
第一节 周总理五次亲临二外 261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和外语教育 261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重灾区 262
第三节 为国家储备外语人才 266
第四节 周总理召开外语教学座谈会 268
第五节 新形势下外语教育的恢复和发展 271
第六节 全国词典编写会议和《词典出版十年规划》 277
第七节 “马振扶事件”的前前后后 282
第九章 中国外语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时期 291
第一节 外国语教育座谈会的召开 291
第二节 教育部颁布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300
第三节 外语教育的学术机构 320
第四节 多语种发展和世界语恢复 359
第五节 高校外语师资培训工作 362
第六节 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 369
第七节 外语专业的研究生教育 374
第八节 公共外语发展和提高 386
第九节 科学研究工作 391
第十节 外语教材建设 406
第十一节 外语电教工作 414
第十二节 加强中学外语教育 417
第十章 面向21世纪 431
第一节 全国外语教育(教学)调查工作 431
第二节 外语测试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47
第三节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460
第四节 全国外语院校协作组2002年年会 472
第五节 高校外语专业提高教育质量的新举措 485
第六节 外语院校的素质教育 498
第七节 学术交流和协作 499
第八节 外语教育社会化 503
第九节 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时期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