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简编 第4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国防大学《战史简编》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6500299
  • 页数:6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1927年8月我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开始,至1950年6月人民解放战争结束为止,以战争的历史发展为轴线,主要叙述战略指导方面的问题,同时兼顾战役的组织和指挥,人民军队的发展和建设,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和扩大等问题。本书力示正确地反映我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援下,以劣势装血战胜优势装备敌人的主要情况和经验。

第一编 土地革命战争 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8月——1930年5月) 3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形势,党的总方针和策略路线 3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形势 3

二 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6

三 在新形势下党的策略路线和军事工作任务 8

第二节 党领导武装起义,建立工农红军 9

一 南昌起义 9

二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2

三 广州起义 14

四 其他各地起义 16

第三节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18

一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18

二 红军第4军的成立 19

三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反“进剿”、反“会剿” 21

第四节 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24

一 红4军转战赣南、闽西 24

二 粉碎敌人“三省会剿” 26

三 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28

第五节 湘鄂西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9

一 红4军和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29

二 红6军和洪湖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31

三 襄枣宜、巴兴归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34

第六节 鄂豫皖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35

一 红11军第31师和鄂豫边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35

二 红11军第32师和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37

三 鄂豫边、豫东南革命根据地的反“会剿” 38

四 红11军第33师和皖西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40

五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和红1军的成立 41

第七节 其他地区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42

一 赣东北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42

二 湘鄂赣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44

三 左右江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46

四 东江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48

五 海南岛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49

六 川东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50

七 苏北游击战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51

第八节 古田会议,我军建军原则的形成 51

第二章 红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0年5月——1931年9月) 58

第一节 红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反对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 58

一 红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 58

二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在红军中的贯彻 60

三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纠正和王明上台 66

第二节 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围剿” 67

一 第一次反“围剿” 68

二 第二次反“围剿” 70

三 第三次反“围剿” 73

第三节 湘赣、湘鄂赣、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 76

一 湘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 76

二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 78

三 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 79

第四节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 81

一 洪湖革命根据地的三次反“围剿” 81

二 湘鄂边、巴兴归、襄枣宜、鄂西北革命根据地游击战争的坚持 84

第五节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 86

一 第一次反“围剿” 86

二 第二次反“围剿” 88

三 敌人第三次“围剿”计划的破产 90

第三章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和红军中的贯彻及其对革命战争的严重危害(1931年9月——1934年10月) 93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后的形势,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发展 93

第二节 中央革命根据地红1方面军1932年的作战行动,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97

一 红1方面军1932年的作战行动 97

二 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01

三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04

四 湘赣、湘鄂赣、闽浙赣红军配合中央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作战行动 110

第三节 红3军返回洪湖地区后的作战行动,洪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黔东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16

一 红3军返回洪湖地区后的作战行动 116

二 洪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 117

三 红3军转战湘鄂边,创立黔东革命根据地 120

第四节 红4方面军成立后的作战行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123

一 红4方面军成立后的作战行动 123

二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红25军坚持根据地的斗争 126

三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及反围攻斗争 132

第五节 陕甘边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反“围剿”斗争 139

第四章 红军主力进行长征,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4年10月——1935年11月) 143

第一节 抗日先遣队北上,红6军团、红25军西征,中央红军长征到遵义 143

一 抗日先遣队北上 143

二 红6军团西征与红2军团在黔东会师 145

三 红25军西征经陕南到达陕北 147

四 中央红军长征到遵义 148

第二节 党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战役 151

一 党的遵义会议 151

二 四渡赤水战役 153

第三节 红1、红4方面军懋功会师,反对张国焘反党分裂主义的斗争 157

一 红1、红4方面军懋功会师 157

二 反对张国焘反党分裂主义的斗争 160

第四节 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会师,直罗镇战役 166

第五节 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反“围剿”斗争 170

第五章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为实现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变而斗争(1935年12月——1937年7月) 176

第一节 1935年冬的形势,党的策略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 176

一 1935年冬的形势 176

二 瓦窑堡会议,党的策略路线和军事战略方针的制定 178

第二节 红1方面军东征、西征作战 180

一 东征作战 181

二 西征作战 185

第三节 红2、红6军团转入长征,与红4方面军会师甘孜,共同北上甘南 188

第四节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山城堡战斗的胜利。红4方面军西路军的失败 192

一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2

二 山城堡战斗的胜利 195

三 西路军进军甘西及其失败 197

第五节 国内和平基本实现,红军积极准备抗战 204

一 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204

二 红军积极准备抗战 207

第六节 南方八省三年游击战争 209

一 赣粤边游击区 211

二 闽赣边游击区 213

三 闽西游击区 213

四 闽粤边游击区 215

五 皖浙赣边游击区 215

六 浙南游击区 216

七 闽北游击区 217

八 闽东游击区 218

九 闽中游击区 219

十 湘鄂赣边游击区 219

十一 湘赣边游击区 220

十二 湘南游击区 221

十三 鄂豫皖边游击区 221

十四 鄂豫边游击区 222

十五 琼崖游击区 223

第七节 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224

第八节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发表 229

结束语 232

第二编 抗日战争 239

第六章 抗日战争爆发,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1937年7月——1938年10月) 239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和战争开始时的形势 239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我党的抗战路线与战略方针 244

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244

二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249

三 党的洛川会议与党的抗战路线和战略方针 253

第三节 八路军出师抗日及留守兵团的成立 255

第四节 八路军分散兵力在山地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262

一 上海、太原失陷后的形势和任务 262

二 第115师一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265

三 第120师创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268

四 第129师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271

五 第115师主力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 275

第五节 八路军向平原挺进,华北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276

一 南京、济南失陷。我党在冀、鲁平原地区发展游击战争的方针 276

二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278

三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281

四 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发展 282

五 山东人民武装起义,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一部挺进冀鲁边 286

第六节 陕甘宁边区的建设,粉碎日军对边区的进攻 288

一 陕甘宁边区的建设 288

二 肃清匪患,巩固边区 291

三 粉碎日军对边区的进攻 292

第七节 新四军向华中敌后进军,创建抗日根据地。中原和华南游击战争的准备 293

一 徐州失陷,我党发展华中的方针 293

二 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 295

三 武汉、广州失陷,中原和华南游击战争的准备 297

第八节 山西新军的建立 299

第九节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的发表 301

第七章 粉碎日军“扫荡”,巩固和发展抗日根据地(1938年11月——1940年12月) 304

第一节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形势,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与我党的方针 304

第二节 第120师主力东出冀中。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307

一 第120师主力东出冀中,与第3纵队协同巩固冀中区 307

二 粉碎日军对北岳区的“扫荡”,巩固北岳区 310

三 冀热察挺进军的成立和游击战争的开展 312

第三节 第129师主力一部进入冀南。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巩固 314

一 第129师主力一部进入冀南,坚持平原游击战争 315

二 粉碎日军的大“扫荡”,巩固晋冀豫区 317

第四节 第115师东进,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与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320

一 第115师入鲁,与山东纵队共同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 320

二 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327

第五节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巩固,第120师主力返回晋西北 329

第六节 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发表 332

一 山西“十二月事变”,打退顽军对新军和八路军的进攻 334

二 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 338

三 粉碎国民党军对晋冀豫区的进攻 339

四 毛泽东《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的发表 340

第七节 新四军东进北上,八路军一部南下,发展华中游击战争和抗日根据地 341

一 新四军第4支队创建皖中、皖东抗日根据地 342

二 鄂豫边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344

三 新四军游击支队继续东进,八路军一部南下,豫皖苏、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345

四 新四军第1、第2支队挺进苏皖边,八路军第5纵队东进淮海区 348

五 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创建苏北抗日根据地 352

第八节 华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354

第九节 我军在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军。抗大对我军干部的培养 357

一 我军在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整军 357

二 抗大对我军干部的培养 359

第十节 八路军进行百团大战 361

第十一节 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抗日斗争 365

第八章 战胜极端困难,坚持敌后斗争(1941年1月——1942年12月) 369

第一节 进入极端困难时期的形势和任务 369

第二节 皖南事变,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 371

第三节 华北军民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377

一 晋察冀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378

二 晋冀豫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383

三 冀鲁豫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387

四 山东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389

五 晋绥军民的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 391

第四节 华中、华南军民反“扫荡”、反“清乡”斗争 393

一 华中军民反“扫荡”、反“清乡”斗争和反击顽军的进攻,浙东根据地的创建 393

二 华南人民抗日武装粉碎敌人的进攻 401

第五节 贯彻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坚持敌后抗战 403

一 实行精兵简政,主力军地方化,加强地方武装和民兵建设 403

二 厉行生产节约,克服物质困难 405

三 实行减租减息和“三三制”,加强根据地建设 406

四 实行统一领导,使党政军民等各方面形成协调一致的斗争力量 407

五 组织武装工作队和小分队深入敌占区,开展政治攻势,进行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 410

第九章 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再发展,我军开展攻势作战(1943年1月——1945年8月) 413

第一节 进入恢复和再发展时期的形势,敌后战场的基本任务 413

第二节 积极贯彻敌进我进方针,粉碎敌人“扫荡”和“清乡”,恢复抗日根据地 415

一 晋察冀军民粉碎敌人的“扫荡”和蚕食,恢复根据地 415

二 晋冀豫和冀鲁豫军民恢复和扩大根据地 417

三 晋绥军民贯彻“挤敌人”的指示,根据地出现了新局面 422

四 山东军民坚持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恢复根据地 424

五 华中军民粉碎敌人的“扫荡”和“清乡”,恢复根据地 427

六 鄂豫边军民坚持与扩大根据地的斗争 431

第三节 挫败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 432

第四节 我军进行局部反攻,扩大解放区 436

一 晋冀豫和冀鲁豫解放区的攻势作战 436

二 晋察冀解放区的攻势作战 438

三 晋绥解放区的攻势作战 440

四 山东解放区的攻势作战 441

五 华中解放区的攻势作战 443

六 开辟河南,恢复豫皖苏 445

七 华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 450

第五节 深入开展整风与大生产运动,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思想与物质基础 452

一 深入开展整风运动,全党空前统一团结 452

二 开展大生产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455

第六节 我军开展军事、政治大整训,准备大反攻 456

第七节 我军继续局部反攻,猛烈扩大解放区 459

一 八路军的春、夏季攻势作战 459

二 新四军的攻势作战和开辟苏浙皖抗日根据地 464

三 第359旅南下,湘鄂赣根据地的创建,第5师开展攻势作战 468

第八节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473

第十章 我军举行战略反攻,抗日战争胜利结束(1945年8月——9月) 476

第一节 战略反攻前的形势 476

第二节 我军举行战略反攻,日军投降 477

结束语 484

第三编 人民解放战争 497

第十一章 我党为争取和平反对内战而斗争(1945年9月——1946年6月) 497

第一节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蒋介石企图篡夺抗战胜利果实 497

第二节 我党采取针锋相对的方针,力争和平,准备战争 499

一 党的方针和任务 499

二 我党代表团赴重庆谈判,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501

三 实行“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 502

四 打退蒋军进犯,实现一月停战 505

五 蒋军破坏停战协定,我军进行战争准备 511

第十二章 内战全面爆发,我军实行战略防御(1946年7月——1947年6月) 517

第一节 内战爆发时的形势,我军的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 517

第二节 我军集中兵力实行内线歼敌,蒋军进攻受挫 521

一 中原我军胜利突围 521

二 华中、山东我军迎击敌军多路进攻 522

三 晋冀鲁豫我军在鲁西南和晋南的作战行动 525

四 晋察冀及晋绥我军的作战行动 528

五 东北我军迎击敌军对南满的进攻 530

第三节 我军在局部地区开始取得主动,战局转为互有进退的局面 531

一 华东我军集中主力,逐次歼敌 532

二 晋冀鲁豫我军在平汉路、鲁西南作战,晋南、晋绥我军在晋西南作战 536

三 晋察冀我军积极出击,打击敌人 538

四 东北我军粉碎敌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 539

第四节 粉碎敌军的重点进攻 542

一 敌军企图和我军的作战方针 542

二 西北我军粉碎敌军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 543

三 华东我军粉碎敌军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546

四 晋冀鲁豫、东北、晋察冀我军展开战略性的反攻 551

第五节 坚持和发展敌后游击战争,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555

第十三章 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战争发生根本转折(1947年7月——1948年7月) 558

第一节 转入战略进攻前的形势和我军的战略方针 558

第二节 我军转入战略进攻,打破敌军全面防御 561

一 南线我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挺进中原,完成战略展开 561

二 内线我军展开猛烈攻势,配合外线作战 567

三 粉碎敌军对大别山区的围攻,中原三路大军胜利会师 573

第三节 我军连续攻克敌军坚固设防的城市,打破敌军分区防御 576

一 党中央召开12月会议,我军开展新式整军运动 577

二 敌军的分区防御和我军的作战方针 579

三 粉碎敌军中原防御体系 580

四 华东野战军内线兵团的作战行动 586

五 西北我军转入外线进攻 587

六 华北我军继续发动攻势 589

七 东北我军发起冬季攻势 591

第十四章 我军进行战略决战,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1948年8月——1949年1月) 594

第一节 战略决战前的形势及我军的方针 594

第二节 东北野战军进行辽沈战役,歼灭卫立煌集团 596

第三节 华东、中原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歼灭刘峙集团 602

第四节 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行平津战役,歼灭傅作义集团 607

第十五章 我军实施战略追击,解放全国大陆(1949年2月——1950年6月) 612

第一节 战略决战胜利后的形势 612

第二节 我军实施渡江战役,突破敌长江防线 615

第三节 我军继续追歼残敌,解放全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18

一 我军追歼残敌的方针 618

二 肃清华北残敌 619

三 解放西北 620

四 解放中南,歼灭白崇禧集团 623

五 解放西南,歼灭胡宗南集团 626

六 进军福建和解放华东沿海岛屿 630

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32

八 解放西藏 632

九 剿匪作战 633

结束语 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