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新闻与传播理论 1
“新闻无学”和新闻科学 1
应该重视对初级新闻活动的研究 7
西方社会责任新闻理论评析 13
论报刊和社会发展 21
信息传播:What和How 24
非语言符号和新闻采访 28
简论新闻商品性及其认识误区 33
关于新闻商品性的几个认识问题 38
关于新闻产品的几个经济学问题 43
新闻·事实·新闻自由 51
对传播学几个基本概念的辨析 54
简论新闻及其相关概念 60
关于“新闻自由”之说——对喻权域先生《看法》一文的质疑 67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74
对“第四媒介”说的再质疑 79
第二辑 中国新闻传播实践 85
反映舆论、代表民意:我国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 85
当前传播学教学中的几个问题 94
论市场、受众和服务观念 98
“二类广告”:新闻还是广告? 103
关于新闻和宣传关系的几个问题 106
沿海城市兴办国际性报纸刍议 111
电视广告琐议 114
新闻策划:辨析与质疑 118
国际新闻传播:跨世纪的飞跃与挑战 122
要为人民握好笔——重读刘少奇五十年前的重要讲话 128
关于中国传媒的议题设置问题——对上海同行就中国传媒议题设置功能所作的调查分析的几点看法 133
应该保障公民网上通信的权利 138
海外华文报刊和国内政治变革 142
民族复兴和大众传播 148
寄语参加外国新闻事业史课程自考的朋友们 150
对外国新闻事业史教学的几点看法 155
关于外国新闻事业史的教学——答《中华新闻报》记者问 162
第三辑 外国新闻传播事业 165
简论英国早期的廉价报纸 165
漫谈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 170
评西欧广播电视体制的重大变化 175
“低地国家”广播电视体制的特色 182
威尼斯小报是最早的印刷报纸吗——对《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学大辞典》有关条目的质疑 187
国际电视:飞越太空的跨文化传播 191
马来西亚报业的风雨历程 197
新加坡报业的过去和现在 206
对苏联新闻业历史命运的思考——写在十月革命八十周年之际 216
外国广播电视体制类型的比较 220
二十世纪国际新闻界大事 225
近看美国电视 229
走近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总部见闻 236
美国报纸网站巡礼 241
美国广播电视网站巡礼 252
美国之音网站概览 260
关于晚报的起源 264
第四辑 谈古说今 267
西方新闻界的贿买和反贿买 267
《明镜》周刊:德国公众瞩目的镜子 270
日本记者对金权政治的揭露 272
党的宗旨和原则高于一切——重读恩格斯《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 274
要以优质的硬新闻取胜——从奥克斯办《纽约时报》说起 277
漫谈报人品格金不换 280
西方报团发展的警示 283
关于报价的思考和建言 287
想起了美国的两起新闻官司 290
王韬和报刊民主议政 293
办报和治史——从史量才的办报思想谈起 297
略论“远熟近生”和“远生近熟” 301
科学研究焉能画地为牢——回顾传播研究史上的一件往事 304
新闻真实和教育诚实 306
新闻真实和行政诚实 308
“苏报案”一百年祭 310
汉武帝、司马迁及其他 312
浦熙修和她的“开天窗”新闻 315
谨防民意炒作 319
第五辑 西方新闻作品评析 321
引人入胜,发人深思——介绍美国记者的一篇环保特稿 321
一篇“华尔街日报体”的报道 324
善于选择和报道典型——读《时代》杂志关于重庆市改革的报道 328
朴实自然,不重修饰——介绍美国记者的一篇桂林游记 331
题材选择和背景穿插——读《纽约时报》关于烹饪学校的特稿 335
非常的事件,非凡的报道——介绍一篇优秀的突发事件报道 338
一篇独具匠心的突发事件报道 343
简洁明快,条分缕析——介绍一篇有关尼克松访华的报道 346
陈述寓贬斥,冷峻含嘲讽——介绍一篇优秀的观察性报道 349
第六辑 怀念和追思 355
难忘麦伦母校情 355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358
灵岩山下寻访林昭 360
记之、哀之和鉴之——读紫金网“文革新闻”有感 362
简析某次停课事件的历史缘由 364
怀念父母,回顾家世 366
在悲苦中顽强求生——思念我的岳父岳母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