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引〔代序〕 朱语今 1
序 张黎群 1
1 红岩:在狂风暴雨中屹立 1
2 冬天,冬天,冬天 9
3 绵阳两年:寻觅,冶炼,遭难 21
4 流浪,流浪 34
5 从东海之滨到嘉陵江畔 43
6 黑夜里响起号角 52
7 为狱中的民主斗士祝寿 62
〖附记〗从“青年励进社”到“中国青年民主社” 62
8 鄂西风云突变 75
9 鄂西——红岩——成都 85
10 鄂西——红岩——昆明 93
11 红岩好儿女血洒鄂西 100
12 她带着沉重的嘱托上红岩 116
13 从鄂西逃亡的一群学生 123
14 “就叫‘据点’吧!” 138
15 大学里的第一个“据点” 144
〖附记〗什么是“据点”? 144
〖附记〗黑网·魔爪·陷阱(“据点”是在专制统治的鹰犬环伺的险恶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 144
16 民主力量在积蓄:中央大学(重庆) 155
17 民主力量在积蓄:复旦大学(北碚) 174
〖附记〗“海燕之群”读书会(复旦“据点”核心大半成员的来历) 174
18 民主力量在积蓄:成都华西坝 189
19 民主力量在积蓄:西南联大(昆明) 199
20 民主力量在积蓄:浙江大学(遵义) 215
21 民主力量在积蓄:武汉大学(乐山)、同济大学(宜宾)、东北大学(三台) 230
22 红岩的一群小儿女 246
23 春风吹又生 270
24 祖国在危急中 298
25 “双十一”:初冬的春雷 327
26 “民协”——民主青年协会(成都) 340
27 “民青”——民主青年同盟(昆明) 353
〖附记〗工人读书会——“民青”第四支部——“工盟” 353
28 “新青”——新民主主义青年社(重庆) 364
〖附记〗另一个民主青年同盟(UDY)(复旦“新青”秘密联系的一个民主青年组织) 364
29 从“团契”到“创造社” 378
30 老师和学生之间 395
31 “五四”的灵魂,回来吧! 427
32 《大学新闻》 448
33 《中国学生导报》 462
34 遍地撒播民主种子 481
35 到农村去! 494
36 震撼山城的胡世合事件 506
37 嘉陵江覆舟惨案 527
〖附记〗一个知识青年与工人“据点” 527
38 到解放区去! 536
39 崎岖惊险两千里 550
40 短暂的欢乐和沉重的忧思 570
红岩儿女的引路人:刘光·朱语今·张黎群 576
从潜流到激流(1940— 1945
目录 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