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志向篇 2
一、张翰思鲈辞官 2
二、陆龟蒙务农成家 4
三、杨维祯隐居江湖 6
四、倪瓒遗世出尘 8
五、计成实践出成果 10
六、叶绍袁、沈宜修一门风雅 12
七、王叔承游学成才 14
八、叶继武创惊隐诗社 16
九、王锡阐融会贯通中西历法 18
十、叶燮以罢官为幸运 20
十一、陆耀洁身自律 22
十二、金农大器晚成 24
十三、沈翰以人力济天力 26
十四、吴燕绍落榜立志向 28
十五、俞安期踏蛙定人生 30
十六、陈去病为国争气 32
十七、太虚钟情革命 34
十八、蓝公武创作《民族祖国歌》 36
十九、金诵盘辞官行医 38
二十、沈体兰投身民主 40
二十一、毛啸岑带头声援“五卅” 42
忠勇篇 46
一、顾野王忠勇报国 46
二、向子韶忠于职守 48
三、汝思聪智勇拒盗 50
四、叶可成奋力抗倭 52
五、杨芷胜墩打击倭寇 54
六、周大章、周大韶兄弟抗倭建功 56
七、吴默获誉“铁汉” 58
八、周宗建首劾魏忠贤 60
九、金廷训智服贾样 62
十、沈氏兄弟屯船起义 64
十一、洪祖烈自尽仙霞岭 66
十二、杨廷枢头断永安桥 68
十三、吴易、孙兆奎太湖举义旗 70
十四、潘柽章、吴炎骨气傲然 72
十五、柳如是助资反清 74
十六、甘凤池一身侠气 76
十七、钱澄之一家壮烈 78
十八、殷兆镛文章志气传名声 80
十九、钱涤根、钱康民父子忠烈 82
二十、蔡寅壮志辛亥 84
二十一、俞清志盛泽除奸 86
二十二、倪淑英血染神仙山 88
二十三、薛凤昌威武不屈 90
二十四、顾关通组织抗租 92
二十五、施肇基拒签和约 94
二十六、沈月箴智闯封锁线 96
二十七、王绍鏊机智应敌 98
敬业篇 102
一、谢涛荐才甘受连坐 102
二、李问始建垂虹桥 104
三、黄由正直为官 106
四、平思忠西域买马 108
五、陈尧弼为民作主 110
六、吴洪、吴山父子公允 112
七、周用敬业为官 114
八、李迁梧清惠勤慎 116
九、叶重弟安民济贫 118
十、刘时俊为民作主 120
十一、沈珫两袖清风 122
十二、朱天麟尽心辅政 124
十三、潘见龙迎难而上 126
十四、郭琇勇于改过自新 128
十五、伍斯镔断案明了 130
十六、唐仲冕毁淫祠 132
十七、杨文震的品牌意识 134
十八、费彝民寄情《大公报》 136
十九、严宝礼创办《文汇报》 138
二十、黄文熙坚持科学 140
二十一、倪征?严审日本战犯 142
勤学篇 146
一、谢景初制造谢公笺 146
二、盛寅精于医道 148
三、沈?古稀之年作《水考》 150
四、沈璟寄情戏曲 152
五、孙云球醉心制镜 154
六、吴兆骞宁古塔诗名远扬 156
七、沈德潜刻苦求学 158
八、徐灵胎发愤学医 160
九、王元文乐于读书 162
十、郭麐专诣诗文 164
十一、翁广平补修日本国史 166
十二、陆恢虚心好学 168
十三、王镜斋发起“红梨书画会” 170
十四、张应春解题过生日 172
十五、金松岑勤奋好学 174
十六、柳亚子倾心乡邦文献 176
十七、邵力子年幼称“神童” 178
十八、范烟桥考证《过垂虹》 180
十九、孙本忠潜心蚕桑学 182
二十、郑辟疆精攻蚕业 184
二十一、孙本文孜孜不倦求学问 186
二十二、颜文樑坐班船绘水彩画 188
情谊篇 192
一、孙觉大度传佳话 192
二、吴璋千里寻母 194
三、吴昂义救袁杞山 196
四、张明道体恤民情 198
五、袁黄革职立家训 200
六、朱祥以服务乡亲为乐 202
七、吴晋锡教子成才 204
八、杨艺泣葬瞿式耜 206
九、潘耒刻印《日知录》 208
十、费兰墀行谊乡里 210
十一、徐达源、吴琼仙天机清妙 212
十二、陆士鋐夫妻双孝 214
十三、孙世实临危救同胞 216
十四、费巩自制“费巩灯” 218
十五、郑桐荪爱护青年成才 220
十六、唐长孺破格育人 222
十七、费孝通的生死爱情 224
后记 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