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复杂性 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5
三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几个具体因素 10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四个阶段、三种形态 15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的思想启蒙 20
一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 27
第一章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7
二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选择 40
三20世纪上半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点 52
第二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57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57
二中国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 68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91
第三章 实事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 115
一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及其形成 115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核心 129
三实事求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141
一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阶级斗争理论 150
第四章 阶级斗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焦点问题 150
二阶级斗争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焦点问题 160
三突出阶级斗争的作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69
第五章 作为中国革命战略、策略的哲学基础及工作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82
一“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182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革命道路的确立 185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斗争策略 190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理论 193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党的建设及共产党员的修养 198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工作方法论 204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学术领域的影响 209
一学术领域的激烈斗争 209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的出版与哲学理论探讨 217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史学 227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学 233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24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与中国传统文化 240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 251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 261
一中国革命何以选择了毛泽东 269
第八章 毛泽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杰出代表 269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集中体现 274
三毛泽东哲学思想再认识 281
下编 (1949—) 29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实践的艰难历程 291
一重大的历史性转折 292
二两种思想的斗争 297
三“左”倾思想的泛滥 305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曲折道路 31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广泛传播 312
二哲学领域的斗争 318
三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的两种倾向 329
四哲学的政治化 341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失误 350
一斗争哲学——对唯物辩证法的片面理解 350
二上层建筑决定论——对唯物史观基本理论的误读 357
三唯意志论倾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颠倒 368
第十二章 后发展国家、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379
一中国社会发展的落后性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 379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 388
三毛泽东的乌托邦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影响 396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405
一改革开放——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406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实践任务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哲学变革 414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的扩大 423
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问世及其影响 434
第十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崭新形态:实践唯物主义 443
一关于人、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 443
二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兴起与深化 453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理解 467
四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历史意义 478
第十五章 开放的中国与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486
一“中、西、马”哲学对话 486
二“回到马克思” 522
三应用哲学的兴起 538
第十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世纪的新趋势 548
一社会生活的新变化 548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趋势 575
参考文献 610
后记 620
上编 (1919—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