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什么是微生物 1
二、人类对微生物世界的认识史 1
三、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3
四、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4
五、微生物学及其分科 7
第一章 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9
第一节 细菌 9
一、细胞的形态构造及其功能 10
二、细菌的群体形态 28
第二节 放线菌 29
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30
二、放线菌的繁殖 32
三、放线菌的群体特征 33
第三节 蓝细菌 33
第四节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35
一、支原体 35
二、立克次氏体 36
三、衣原体 36
第二章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39
第一节 真核微生物概述 39
一、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40
三、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 41
二、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41
第二节 酵母菌 47
一、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47
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48
三、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49
四、酵母菌的菌落 52
第三节 丝状真菌——霉菌 53
一、分布及与人类的关系 53
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53
三、真菌的孢子 58
四、霉菌的菌落 59
第四节 产大型子实体的真菌——蕈菌 60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63
第一节 病毒 63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64
二、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68
第二节 亚病毒 76
一、类病毒 77
二、拟病毒 77
三、朊病毒 78
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 78
三、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79
一、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79
二、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79
第四章 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82
第一节 微生物的6类营养要素 82
一、碳源 82
二、氮源 84
三、能源 84
四、生长因子 85
五、无机盐 86
六、水 86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87
二、促进扩散 88
三、主动运送 88
第三节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88
一、单纯扩散 88
四、基团移位 89
第四节 培养基 91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 91
二、培养基的种类 96
第五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0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101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102
二、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 119
第二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125
一、两用代谢途径 126
二、代谢物回补顺序 127
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129
一、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 129
二、生物固氮 133
三、微生物结构大分子——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138
四、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 142
一、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144
二、代谢调节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144
第四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144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150
第一节 测定生长繁殖的方法 150
一、测生长量 151
二、计繁殖数 151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152
一、微生物的个体生长和同步生长 152
二、单细胞微生物的典型生长曲线 153
三、微生物的连续培养 157
四、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 159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160
一、温度 160
二、氧气 161
三、pH 164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166
一、实验室培养法 167
二、生产实践中培养微生物的装置 171
第五节 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173
一、几个基本概念 173
二、物理灭菌因素的代表——高温 174
三、化学杀菌剂、消毒剂和治疗剂 178
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 188
一、3个经典实验 189
第一节 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189
二、遗传物质在微生物细胞内存在的部位和方式 192
第二节 基因突变和诱变育种 202
一、基因突变 202
二、突变与育种 213
第三节 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223
一、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 224
二、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 233
第四节 基因工程 236
一、基因工程定义 236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 237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238
第五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240
一、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240
二、菌种的保藏 242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态 247
第一节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与菌种资源的开发 247
一、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247
二、菌种资源的开发 259
第二节 微生物与生物环境间的关系 259
一、互生 259
二、共生 261
三、寄生 262
四、拮抗 264
五、捕食 264
第三节 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264
一、碳素循环 265
二、氮素循环 265
三、硫素循环与细菌沥滤 267
四、磷素循环 269
第四节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270
一、水体的污染——富营养化 270
二、用微生物治理污染 271
三、沼气发酵与环境保护 275
四、用微生物监测环境污染 281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284
第一节 传染 284
一、传染与传染病 284
二、决定传染结局的三大因素 285
三、传染的3种可能结局 290
第二节 非特异性免疫 291
一、表皮和屏障结构 292
二、吞噬细胞及其吞噬作用 292
三、炎症反应 294
四、正常体液或组织中的抗菌物质 295
第三节 特异性免疫 297
一、免疫器官 298
二、免疫细胞及其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299
三、免疫分子及其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 304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321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 321
二、抗原、抗体间的主要反应 323
三、免疫标记技术 327
第五节 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330
一、人工自动免疫类生物制品 330
二、人工被动免疫类生物制品 333
第十章 微生物的分类和鉴定 338
一、种以上的系统分类单元 339
第一节 通用分类单元 339
二、学名 341
三、亚种以下的几个分类名词 343
第二节 微生物在生物界的地位 344
一、生物的界级分类学说 344
二、三域学说及其发展 346
第三节 各大类微生物的分类系统纲要 349
一、Bergey氏原核生物分类系统纲要 349
二、Ainsworth等人的菌物分类系统纲要 354
第四节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方法 355
一、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经典方法 356
二、微生物分类鉴定中的现代方法 358
结束语 21世纪的微生物学 369
一、微生物在解决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中的作用 369
二、现代微生物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371
三、微生物在“生命科学世纪”中的作用 372
四、大力开展我国的微生物学研究 373
五、学好微生物学,推动人类进步 374
附录1 若干微生物的学名及其发音 375
附录2 微生物基因组测序的最新资料 380
索引 381
参考书目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