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 1
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1
一、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社会背景 2
二、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渊源 20
三、社会心理学的新发展:从传统走向变革的社会心理学 36
四、社会心理学的新发展:建构主义社会心理学 65
第二章 社会生活与主观幸福 81
一、进步的矛盾 83
二、幸福之源:经验主义的理论 95
三、主观幸福的相关研究和若干发现 106
四、主观幸福的跨国研究 119
五、主观幸福的客观指标和国家之间的幸福差异 134
第三章 社会认知:归因、偏见、劝说和洗脑 146
一、印象形成:判断类型和归因范畴 146
二、证实偏见、自我实现预言和认知歪曲 157
三、社会性偏见和歧视 166
四、劝说和详尽阐述的可能性模型 176
五、洗脑的模式和研究 191
第四章 社会压力:遵奉、屈从、失调与应激 203
一、遵奉的动力和策略 203
二、屈从的实验和解释 211
三、遵奉和屈从的认知结果:认知失调 225
四、认知失调现象的选择性解释 232
五、社会压力的应激处理策略 237
第五章 友谊、孤独、爱情与约会强奸 251
一、关于文化与亲密关系的观点 252
二、吸引和关系的研究 254
三、相互喜欢的诱导、人格特征和感觉得到的相似性 260
四、友谊与孤独 266
五、爱情:三元说和依恋说 278
六、约会诱奸和约会强奸 291
一、性取向:把自己看作一名有性能力的人 300
第六章 性取向、性动力、性表示和性模式 300
二、性动力:性关系和性反应 311
三、性表示:类型与方式 318
四、性模式:婚前性行为和婚后性行为 323
五、性生活的三个现实问题 329
第七章 家庭生命周期的婚姻顺应 340
一、现实生活对传统婚姻模式的挑战 341
二、配偶选择与婚姻成功的预示因素 350
三、家庭生命周期的假说与婚姻 356
四、婚姻顺应中的阻力 363
五、单身、同居和同性恋婚姻 370
一、婚姻解体的人口统计 383
第八章 婚姻解体和家庭暴力 383
二、离婚的决定、原因和后果 387
三、关于婚姻顺应的一种悖论 397
四、对离婚的顺应和再婚 402
五、家庭暴力:虐待妻子和孩子 406
六、家庭暴力的干预 416
第九章 职业选择和职业风险 430
一、制约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 430
二、职业选择的发展模型 440
三、变化的工作性质:情境,教育与收入,劳动力队伍的人口统计 447
四、工作压力 461
五、职业领域的性骚扰 472
第十章 团体动力、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 487
一、团体动力的社会促进作用 487
二、团体行为和团体思考:个案研究 496
三、团体冲突和团体合作 508
四、团体懈怠: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520
五、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 527
六、社会支持的概念模型和范围 536
第十一章 攻击、反社会人格和利他行为 548
一、攻击:一种社会问题 549
二、决定攻击的因素 554
三、愤怒与攻击 563
四、武器变量的介入和校园暴力 570
五、反社会人格 583
六、利他行为的研究 593
第十二章 物品滥用:吸毒、酗酒、嗜烟和咖啡因 615
一、物品滥用的流行率和并发症 616
二、饮酒卫生与酗酒的原因及干预 625
三、吸烟:尼古丁成瘾和脱瘾 637
四、咖啡因的心理社会影响:消费、中毒和病理 644
第十三章 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生物心理社会观点 662
一、艾滋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率 663
二、艾滋病毒和艾滋病的传播风险与相关症状 668
三、受影响人群的生活质量 676
四、干预和预防的生物心理社会观点 687
五、特定阶层的存在:社会心理学理论和伦理政策 697
第十四章 法律与秩序:目击证词、民事托管、儿童监护和犯罪行为 712
一、目击证人记忆效度的经验主义研究 713
二、目击证词与暗示效应 719
三、精神病患者的民事托管和法律问题 725
四、从“因精神病而无罪”到“有罪,但有精神病” 734
五、儿童监护与监护争议 739
六、犯罪行为:Ⅰ类犯罪和Ⅱ类犯罪 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