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基本观点 1
一、二元论 1
第一章 概论 1
二、一元论 2
三、还原论 2
四、整合论 3
第二节 生理心理学的本质 3
一、研究的目标 3
二、生理心理学的生物学根源 4
一、神经元 6
二、胶质细胞 6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细胞 6
第二章 神经系统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6
三、血脑屏障 7
第二节 神经元内的交往——神经冲动 8
一、静息电位 8
二、动作电位 9
第三节 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交往——突触传递 10
一、突触功能概述 10
二、快速神经传递 12
三、缓慢神经传递 14
第三章 神经系统的结构 17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特点 17
一、概述 17
四、脑室系统与脑脊液的生成 18
二、血液供应 18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 18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19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 19
二、脑 20
三、脊髓 26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27
一、脊神经 27
二、脑神经 27
三、自主神经系统 27
第一节 实验切除 29
一、如何引起脑损伤 29
第四章 了解人类的意识:研究的方法与对策 29
二、损伤的定位——组织学方法 30
第二节 神经活动的记录 31
一、微电极记录 31
二、粗电极记录——脑电图 32
三、脑代谢与突触活动的记录 33
四、脑化学技术 33
五、脑成像技术——活动脑的窗口 34
六、小结 35
第三节 遗传学方法 35
三、换能 37
二、感觉阈值和适应 37
一、适宜刺激 37
第一节 感受器的特性 37
第五章 感觉系统(一) 37
四、感觉剖析与编码 38
五、侧抑制 38
第二节 感觉信息的组织 38
一、局部(拓扑)组织 38
二、丘脑转换 39
三、皮质模式特异性整合 39
第三节 视觉系统 41
一、视觉的特征 41
二、视网膜 41
三、光感受器——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 42
四、视网膜中的视觉信息编码 43
五、中枢通路——眼与脑的联系 46
第四节 视觉皮质:信息处理与发展 47
一、纹状皮质对视觉信息的分析 47
二、视联合皮质对视觉信息的分析 49
第六章 感觉系统(二) 55
第一节 听觉 55
一、耳的生理 55
二、外周听觉加工 57
三、中枢听觉加工 58
第二节 化学觉 60
一、味觉 60
二、嗅觉 62
一、痛的分类 64
二、痛感受器 64
第三节 痛知觉 64
三、痛的体验 65
第七章 运动控制 67
第一节 肌肉 67
一、骨骼肌的分类 67
二、骨骼肌的微细结构 67
第二节 脊髓反射 70
一、单突触反射(牵张反射) 70
二、多突触反射 71
二、小脑 72
第三节 脑对运动的控制 72
一、脑干 72
三、基底节 73
四、皮质运动区 76
第八章 睡眠与昼夜节律 79
第一节 睡眠的分期 79
一、慢波睡眠 79
二、快眼动睡眠 80
二、睡眠的周期变化 81
第二节 睡眠的脑机制 82
一、睡眠的化学控制 83
三、慢波睡眠的神经控制 84
二、唤醒的神经控制 84
四、快眼动睡眠的神经控制 85
第三节 昼夜节律 87
一、什么是昼夜节律 87
二、昼夜节律的神经基础 88
第九章 情绪 92
第一节 情绪学说 92
一、James-Lange学说 92
二、Cannon-Bard学说 93
三、认知学说 93
四、因素理论(整合学说) 94
一、概况 95
第二节 情绪的脑机制 95
五、对情绪理论的归结 95
二、杏仁核的作用 98
三、眶额皮质的作用 100
四、情绪的表达与识别 102
第三节 侵犯行为 105
一、侵犯行为的神经控制 105
二、侵犯行为的激素控制 106
第十章 饮食的控制 109
第一节 饥餐 109
一、养料的贮存和使用 109
二、能量平衡在摄食调节中的作用 111
三、体重对摄食的影响 112
四、中枢神经系统对摄食的控制 113
第二节 渴饮 115
一、渗透压稳定的机制 115
二、血容量平衡的维持 117
第十一章 学习与记忆 120
第一节 学习与记忆的类型 120
一、学习的分类 121
二、记忆的分类及其系统的分析 122
第二节 学习与记忆的动物模型及相关脑区 124
一、海兔防御反射的学习机制 124
三、脊椎动物的经典条件反射 127
二、经典式条件反射机制研究的无脊椎动物模型 127
第三节 学习记忆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129
一、LTP与LTD 129
二、一氧化氮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 134
第四节 记忆存储的调节机制 135
一、与内源性记忆调节有关的激素 135
二、益智药 136
第五节 人体与非人灵长类记忆的脑研究 137
一、工作记忆 137
二、陈述性(外显)记忆的研究 141
三、非陈述性(内隐)记忆的研究 144
第六节 遗忘症 146
一、染色体的作用 150
第一节 性分化与性别发展 150
第十二章 性与生殖 150
二、性器官的分化 152
三、性激素 155
四、心理性分化 158
第二节 性行为及激素的影响 159
一、性动机 159
二、性行为的唤起 160
三、性反应周期 160
四、性行为的进化 162
五、雄激素对行为的组织化效应:雄性化与去雌性化 162
七、同性恋及其影响因素 163
六、性激素与攻击行为 163
第三节 性的神经生物学 166
一、脑的性别差异 166
二、性行为的脑控制 167
三、性激素与脑高级功能的关系 168
第四节 父母行为 168
一、啮齿类的母性行为 168
二、引起和维持母性行为的刺激 169
三、母性行为的激素控制 170
四、母性行为的神经控制 170
第十三章 人类交往 171
第一节 言语的产生和理解:脑机制 171
二、言语理解 174
一、言语产生 174
三、皮质下失语症 177
第二节 阅读和书写的障碍 177
一、失读症与失写症 177
二、Wernicke-Geschwind模型 178
第十四章 脑功能失调 181
第一节 综合失调(精神分裂症) 181
一、遗传因素 181
二、环境因素 182
三、精神分裂症的药理学 183
第二节 心境障碍 184
一、遗传因素 184
二、生化因素 185
三、神经-内分泌因素 186
第十五章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与心理神经免疫学 188
第一节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 188
一、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188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轴 189
三、蓝斑-NE/交感-肾上腺髓质轴 190
四、CNS-松果体轴 190
五、神经肽类 190
第二节 心理神经免疫学 191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免疫功能 191
二、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194
主要参考文献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