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 统筹城乡就业》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游钧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4540315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关于2005年中国就业情况的报告。

目录 1

总论 2005年的就业形势与政策 1

2004年中国就业形势 2

2004年就业市场的几个特点 6

2005年就业趋势和工作重点 13

第1篇 就业概况和发展态势 17

1.就业总量的变化 17

2.就业结构的变化 20

3.2005年就业预测 22

4.促进就业与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3

4.1 就业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24

4.2 社会保障要适应就业格局变化 25

4.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的思路 29

第2篇 宏观经济与就业政策 33

1.宏观经济和政策的特点 33

1.1 2004年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 33

1.2 宏观经济政策与宏观调控 37

1.3 经济增长与宏观政策对就业的影响 39

2.1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1

2.就业环境的改善 41

2.2 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43

2.3 改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 45

2.4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51

第3篇 农民的就业 53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53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 53

1.2 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的改善 54

1.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践 54

2.1 就业是预防失地农民贫困的最佳途径 63

2.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63

2.2 当前失地农民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65

2.3 影响失地农民实现就业的主要因素 68

2.4 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72

3.农民工的短缺问题 76

3.1 民工短缺的情况和原因 76

3.2 民工短缺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影响 81

3.3 政策建议 83

4.农民工短缺的经济学分析 84

4.1 沿海劳动力供求的特殊性 85

4.2 制度性和结构性因素 88

4.3 周期现象中的长期变化端倪 91

第4篇 统筹城乡就业 96

1.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问题 96

1.1 统筹城乡就业的内涵 96

1.2 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 97

1.3 统筹城乡就业的进展 99

1.4 统筹城乡就业存在的问题 101

2.1 制定和实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 105

2.广东统筹城乡就业的做法和经验 105

2.2 在发展经济中推进统筹城乡就业 106

2.3 强化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的建设 107

2.4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08

2.5 加强农民工维权工作 108

2.6 建立财政投入机制 109

2.7 体制创新 109

3.北京市城乡平等就业制度探索 110

3.1 平等就业制度的界定 110

3.2 北京市新体制构建的探索 113

3.3 外来劳动者平等就业的现状 114

3.4 北京市统筹城乡就业的构想 122

3.5 建立新的外来劳动者就业制度的建议 126

4.湖北省统筹城乡就业 129

4.1 湖北省城乡就业的现状 129

4.2 湖北省统筹城乡就业的难点及制约因素分析 131

4.3 对策建议 136

5.四川省统筹城乡就业的战略与政策 142

5.1 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现状及发展趋势 142

5.2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障碍因素 150

5.3 四川省失地无业农民的再就业形势 152

5.4 四川省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建议 154

第5篇 下岗失业与再就业 158

1.失业调控和失业保险 158

1.1 失业调控 158

1.2 失业保险 164

2.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下岗失业 167

2.1 资源型城市的劳动参与率和失业率 167

2.2 就业冲击与行业分布变化 170

2.3 资源型城市之间的就业困难差异 172

2.4 下岗失业者的再就业状况 175

2.5 非正规就业 177

2.6 结论与建议 183

3.进一步完善再就业政策的建议 187

3.1 进一步发挥宏观政策对就业再就业的促进作用 188

3.2 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 190

3.3 促进再就业政策与就业政策的融合和统一 194

3.4 进一步提高就业再就业政策效果的其他建议 195

1.1 青年就业的基本状况 198

1.青年的就业 198

第6篇 群体的就业 198

1.2 青年就业问题日趋严重的原因 199

1.3 政府为促进青年就业采取的主要措施 201

1.4 结论 203

2.妇女的就业 203

2.1 妇女就业的基本状况 204

2.2 城镇单位女性的就业 208

2.3 女性的非正规就业 214

2.4 积极就业政策对促进妇女就业的影响 220

3.残疾人的就业 224

3.1 残疾人求职过程 225

3.2 就业与失业对残疾人的影响 229

3.3 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取向 231

第7篇 职业培训与技能人才开发 237

1.技术工人短缺 237

1.1 技工短缺在全国范围普遍存在 237

1.2 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240

1.3 趋势判断及对策建议 241

2.1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施的背景 242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242

2.2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和目标 244

2.3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施情况 250

2.4 各地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探索和创新 254

2.5 小结 258

3.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 260

3.1 职业培训的特点、意义和发展 260

3.2 我国的职业培训体系 265

3.3 我国职业培训的改革与发展 271

4.1 创业培训的对象、目的和意义 275

4.创业培训 275

4.2 创业培训的实施模式 276

4.3 国家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278

4.4 促进创业培训发展的政策措施 281

第8篇 劳动力市场的发展 284

1.2004年劳动力市场主要指标 284

1.1 培训就业指标 284

1.2 社会保障指标 285

2.1 职业工资价位排名 286

2.劳动力市场工资价位 286

2.2 职业工资价位的变化 288

2.3 各所有制企业工资价位的变化 291

2.4 人力资本投资对工资的影响 291

2.5 行业地区工资水平的变化 292

3.文化技能与就业的关系 295

3.1 文化技能与劳动者工作单位的差别 296

3.2 文化技能与劳动者就业行业的分布 297

3.3 文化技能与劳动者的工作性质 298

3.4 文化技能与就业形式 299

3.5 文化技能与退休后重新工作的关系 301

4.劳动力市场“新三化” 302

4.1 就业服务“新三化”的工作标准 303

4.2 “新三化”的核心理念是人本服务 306

4.3 做好就业服务“新三化”要处理好的关系 309

5.信息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310

5.1 我国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311

5.2 信息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分析 314

5.3 信息化对就业服务工作影响的分析 319

5.4 政策建议 322

6.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就业的影响 325

6.1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产生背景 326

6.2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发展历程 331

6.3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中国的情况 333

6.4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影响 336

7.大型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 339

7.1 胜利油田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产生 340

7.2 胜利油田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作用 342

7.3 胜利油田劳动力市场发展前景 350

2004年就业工作大事记 351

后记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