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1
前言 3
第一章 家庭教育概述 1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教育 4
一、家庭教育的含义 4
二、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6
三、家庭教育的特点 9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 14
一、家庭教育的原则 14
二、家庭教育的内容 19
三、家庭教育的方法 20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现状和任务 24
一、家庭教育的现状 24
二、家庭教育的任务 30
第二章 小学阶段的家庭教育 36
第一节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家庭教育 38
一、孩子入学前要做的准备工作 38
二、孩子入学后要做的几件工作 49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育辅导 59
第二节 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家庭教育 63
一、小学中年级学生的特点 63
二、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家庭教育 63
第三节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与家庭教育 69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特点 69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家庭教育 70
三、做好准备工作,帮助孩子顺利地从小学过渡到中学 75
第三章 小学生的家庭德育 80
第一节 德育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 80
第二节 搞好家庭德育的重要性 83
一、是国家进步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 83
二、是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需要 84
三、是孩子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需要 84
四、是关系到孩子个人前途与家庭生活美满的需要 86
第三节 家庭德育的主要内容 89
一、教育孩子从小爱祖国 89
二、教育孩子从小心中有他人 90
三、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貌、遵纪守法 93
四、教育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 94
五、教育孩子热爱劳动,养成艰苦朴素的作风 96
第四节 家庭德育的主要原则和方法 99
一、家庭德育的主要原则 99
二、家庭德育的主要方法 102
第四章 小学生的智力培养与学习辅导 107
第一节 小学生的智力开发 107
一、什么是智力 108
二、为什么要开发孩子的智力 111
三、怎样开发孩子的智力 113
第二节 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18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118
二、为什么要培养非智力因素 119
三、如何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122
第三节 小学生学习的家庭辅导 131
一、要配合教师经常检查孩子的学习 131
二、要引导培养孩子爱学习 133
三、要指导并帮助孩子会学习 138
四、要指导并鼓励孩子勤奋学习 142
第五章 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和劳动教育 151
第一节 加强健康教育,引导儿童参加体育锻炼 153
一、努力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与发展运动技能 153
二、经常对孩子进行体质测定和评价 156
三、加强安全教育,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158
第二节 调配饮食,讲究卫生,保证儿童健康发育 160
一、调配饮食,加强营养 160
二、教育儿童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65
三、做好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168
第三节 关心孩子情感的变化,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172
一、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 172
二、小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 178
三、儿童心理疾病的防治 180
第四节 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劳动观点和创造能力 186
一、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186
二、劳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188
三、小学生劳动教育的要求 189
四、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 191
五、劳动教育现状 193
第六章 小学生的家庭美育及精神生活的指导 197
第一节 小学生家庭美育及意义 197
一、美育的基本常识 197
二、美育的意义 203
第二节 小学生家庭美育的主要任务 205
一、引导孩子感受美 205
二、教育孩子鉴赏美 208
三、帮助孩子创造美 212
第三节 小学生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216
一、教育孩子讲究语言美 216
二、教育孩子注意仪表美 219
三、教育孩子做到行为美 223
四、教育孩子创造环境美 226
五、教育孩子追求心灵美 229
第七章 独生子女的特点与家庭教育 237
第一节 家庭结构对子女的影响 237
一、核心家庭 239
二、主干型家庭 241
三、缺陷型家庭 242
第二节 独生子女的一般特征 247
一、独生子女成长的有利因素 248
二、不利于独生子女身心发展的因素 252
第三节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257
一、摆正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抚爱和严教相结合 257
二、实事求是分析孩子能力,期望水平适当 260
三、鼓励孩子到儿童中去,培养孩子合群性格 261
第八章 家长的素质要求和自我修养 268
第一节 家长的地位作用与教子类型 268
一、家长的地位作用 269
二、家庭的教子类型 270
第二节 家长的素质要求 281
一、家长的思想道德素质 281
二、家长的心理素质 284
三、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 289
四、家长的教育素质 291
第三节 家长的责任 296
一、家长责任的前提 296
二、家长责任的功能 297
三、家长的责任 299
四、家长责任感的培育 302
附一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07
附二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309
后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