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内源式发展与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思维 1
一、发展思维的演变及内涵 2
二、内源式发展的提出及实质 6
三、内源式发展与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思维 11
(一)再造农民运动 11
(二)农民再造乡村的理论与实践 15
四、关于中国西部内源发展的思考 18
(一)临夏回族自治州 19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 21
(三)天祝藏族自治县 22
(四)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23
(五)酒泉 24
(六)分析和思考 25
第一章 中国藏区的发展 31
一、参与式发展与西藏现代化 31
(一)当前农牧民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 32
(二)当地群众对旅游业和重大项目的参与情况 35
(三)问题和建议 38
二、西藏妇女的参与发展 42
(一)发展、参与式发展和妇女参与 42
(二)西藏妇女参与发展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44
(三)建议 56
三、西藏经济发展的道路与问题 57
(一)西藏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 57
(二)人口发展与耕地、草场有限的问题 66
四、藏区的教育发展 71
上 四川省康定县的基础教育发展 71
(一)调查点的选择 71
(二)调查地区的经济文化背景 73
(三)调查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76
(四)讨论和建议 92
下 云南省维西县的基础教育发展 94
(一)维西县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94
(二)塔城镇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96
(三)白济汛乡基础教育基本情况 100
(四)问题与讨论 102
(五)建议 104
第二章 新疆与甘肃的畜牧业综合发展 107
上部 新疆畜牧业综合发展社会评价 108
一、项目性质与项目目标 108
二、评估工作的实施情况 109
(一)2000年项目PRA调查及其结论 110
(二)世界银行对2001年社会评估的要求 113
(三)项目社会评估县的选择依据 115
(四)项目评估组和评估活动 116
三、项目区社会评估分析 118
(一)项目区背景 118
(二)项目评估县的基本情况 120
(三)项目评估县的畜牧业生产现状 123
(四)调查点的社会经济状况 128
(五)畜牧产品市场 131
(六)生产分工 138
(七)劳动力过剩问题 144
(八)收入的分配体制 144
(九)劳动生产率 147
(十)农牧民家庭经济收入来源 152
(十一)农牧区社会管理机构 154
(十二)民间组织 157
(十三)社会贫富差异 162
(十四)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劳动分工 167
(十五)影响项目实施的项目区社会文化因素 175
(十六)民族关系 182
(十七)项目区教育状况与农牧民获得信息的渠道 183
四、与项目相关问题的排序 187
(一)劳动生产率排序 187
(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因素的排序 191
(三)项目对当地有利影响的排序 193
(四)项目对当地不利影响的排序 197
五、生态环境描述与项目实施的生态环境条件 198
(一)生态环境描述 199
(二)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地方冲突 206
(三)农牧民对草场改良及维护生态环境的看法 207
六、农牧民对项目和项目实施的看法 209
(一)农牧民对项目的态度 210
(二)农牧民对贷款的希望 214
(三)贷款的决定权 219
(四)贷款受益者分析 220
(五)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带来的正反面影响 225
七、对项目设计及其实施的主要结论和建议 225
下部 甘肃省畜牧业综合发展及多民族发展计划 229
一、项目区少数民族概况 229
(一)甘肃省少数民族概况 229
(二)项目区少数民族人口 230
(三)项目区少数民族简介 231
(四)项目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习俗 234
二、项目区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38
(一)项目调查县的经济状况 238
(二)项目调查县的社会基本状况 241
(三)项目区中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现状 243
(四)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优势排序 256
(五)制约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排序 258
三、调查点各民族对项目的参与 260
(一)调查点的民族状况 260
(二)调查点各主要民族对项目的参与 260
四、调查点各主要民族受项目的影响 264
(一)积极影响 264
(二)消极影响 266
(三)减轻消极影响的措施 267
五、建议 267
(一)项目区农牧民的建议 267
(二)项目区县、乡、村管理者的建议 269
(三)项目评估组的建议 271
(四)项目内容 272
(五)牧民参与市场培训和贷款试点计划 273
六、法律框架、土地使用权和监督 275
(一)制定《多民族发展计划》的法律框架 275
(二)土地所有权问题 277
(三)监督和评估 278
(四)《多民族发展计划》执行时间表 279
第三章 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海省研究报告 282
一、绪论 282
(一)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82
(二)青海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研究的意义 283
二、影响青海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因素分析 284
(一)人口 284
(二)资源 288
(三)社会发展 300
(四)生态环境 303
三、青海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307
(一)人口数量稳定 309
(二)人口素质普遍提高 312
(三)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 313
(四)生态平衡 313
(五)社会和谐、稳定 314
四、青海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 314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 315
(二)坚持以人为本 315
(三)坚持参与式发展理念 316
(四)统筹资源开发与保护 316
(五)大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317
五、青海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319
(一)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19
(二)能矿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319
(三)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21
(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323
(五)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324
(六)加强统筹协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330
六、青海省农业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研究 333
(一)青海省农业资源现状 333
(二)农业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34
(三)农业区可持续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338
(四)农业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341
(五)农业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343
七、青海省牧业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问题研究 347
(一)牧业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348
(二)牧业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351
(三)牧业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353
(四)牧业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措施 356
八、青海省工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361
(一)实现青海省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362
(二)青海省工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364
(三)青海省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366
结论 西部内源发展和文化资本的彰显 369
一、内源发展与文化 369
二、文化与文化资本 372
三、西部内源发展中的文化资本 375
(一)西部地区文化资本的表现 375
(二)西部内源发展与文化资本的彰显 376
四、文化资本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