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鲁迅 1
一、“立人”思想的文化特征 1
二、小说文本中的人物类型 4
三、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5
四、对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导引 13
第二章 郭沫若 17
一、思想转变轨迹:从个性主义到群体意识 17
二、《女神》:个体性特征的张扬 19
三、历史剧创作探究 22
四、郭沫若小说的意蕴 28
第三章 茅盾 34
一、茅盾的伟大成就 34
二、关于《子夜》 40
三、茅盾散文的表现手法 47
四、解读《白杨礼赞》 50
第四章 巴金 54
一、巴金的人道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想 54
二、《灭亡》:小说大师的起步 59
三、《寒夜》:震撼心灵的悲剧 63
第五章 老舍 69
一、老舍小说的幽默艺术 69
二、老舍小说的悲剧艺术 75
第六章 曹禺 84
一、《雷雨》人物论 84
二、《北京人》人物论 92
第七章 胡适 99
一、胡适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开拓性贡献 99
二、胡适的白话新诗及理论主张 103
第八章 周作人 112
一、散文风格形成的促发因素 112
二、周作人散文特征论 117
第九章 庐隐 124
一、奇女子庐隐 124
二、小说创作综论 126
第十章 郁达夫 135
一、郁达夫的自卑心理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135
二、还原本真:郁达夫小说解读一种 138
第十一章 徐志摩 149
一、爱与美:徐志摩诗歌论 149
二、徐志摩散文审美特征论 157
第十二章 田汉 164
一、田汉的戏剧创作 164
二、田汉对传统戏曲的革新 170
三、田汉话剧的民族特色 174
第十三章 林语堂 178
一、林语堂的幽默小品 178
二、林语堂小说创作论 184
第十四章 沈从文 192
一、小说创作观 192
二、《边城》解读 195
三、小说艺术特性 202
第十五章 戴望舒 209
一、中国传统诗歌对戴望舒的影响 209
二、西方象征派诗歌对戴望舒的影响 213
三、戴望舒的爱情诗 219
第十六章 艾青 227
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的真善美 227
二、艾青抗战初期的叙事诗 233
第十七章 萧红 246
一、小说的艺术审美特征 246
二、《生死场》:麻木、觉醒、奋争的人性书写 250
三、《呼兰河传》:悲凄忧思的流淌 253
第十八章 钱钟书 259
一、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259
二、孙柔嘉形象论 266
第十九章 赵树理 271
一、论赵树理小说中的先进农民形象 271
二、赵树理小说的情节艺术 274
三、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特征 278
第二十章 张爱玲 285
一、张爱玲热及其动因 285
二、文本细读:张爱玲小说中被遮掩的父亲形象 287
三、情感意蕴探微:苍凉遮蔽下的温情言说 292
第二十一章 张恨水 301
一、《春明外史》解读 301
二、《金粉世家》解读 305
三、《啼笑因缘》解读 308
后记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