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篇 1
语音 1
一、一般了解的知识 1
1.语言 1
2.现代汉语 1
3.普通话 1
4.方言 1
5.语音 1
6.音素 1
7.元音 1
8.辅音 1
9.音节 1
二、汉语拼音方案 1
(一)《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和用途 1
(二)《汉语拼音方案》的内容 2
1.字母表 2
2.声母表 2
3.韵母表 2
4.声调符号 2
5.隔音符号 2
(三)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注释 2
1.声母 2
2.零声母 2
3.韵母 2
4.单韵母 2
5.复韵母 3
6.鼻韵母 3
7.声调 3
8.韵头、韵腹、韵尾 3
9.韵 3
(四)音节的拼写规则 3
1.y、w的使用 3
2.隔音符号的用法 3
3.省写 3
4.声调符号的标写 3
5.音节的连写和分写 4
6.音节的大写 4
三、停顿 5
(一)停顿的概念及作用 5
(二)停顿的分类 5
1.语法停顿 5
2.逻辑停顿 5
3.节拍停顿 5
四、语速 5
五、重音 5
(一)重音的概念 5
(二)重音的分类 5
1.词重音 5
2.语句重音 5
六、句调 6
1.升调 6
2.降调 6
3.平调 6
4.曲折调 6
七、音变 6
(一)变调 6
1.上声的变调 6
2.去声的变调 7
3.“一、不的变调” 7
4.“七、八”的变调 7
5.形容词重叠的变调 7
(二)轻声 7
1.轻声的概念 7
2.轻声词 7
3.轻声的作用 7
(三)儿化 8
(四)语气词“啊”的音变 8
初中生容易读错的字音集录 8
初中生容易读错的成语集录 11
汉字 13
一、汉字的特点 13
1.文字 13
2.汉字的产生 13
3.汉字的特点 13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 13
1.汉字形体的演变 13
2.现行汉字的形体 13
3.印刷体 13
4.手写体 13
5.繁体字与简化字 14
三、汉字的构造 14
(一)构造单位 14
1.笔画 14
汉字笔画名称表 14
2.偏旁与部首 14
汉字部首名称表 15
(二)书写顺序 15
1.笔顺 15
2.汉字笔顺的基本书写规则 16
3.一些特殊的书写规则 16
特殊汉字笔顺举例 16
(三)汉字的构造方式 16
1.象形 16
2.指事 16
3.会意 16
4.形声 17
5.转注 17
6.假借 17
四、汉字的其他相关知识 17
(一)独体字与合体字 17
(二)同音字与形近字 17
1.同音字 17
2.形近字 17
(三)多音多义字 17
五、如何避免写错别字 17
(一)造成写错别字的原因 17
(二)如何纠正错别字 18
1.形旁分析法 18
2.声旁分析法 18
3.奇特联想法 18
初中生容易写错的字集录 18
六、字词典的使用 22
(一)常用的汉语字典、词典 22
(二)检字法 23
1.部首检字法 23
2.音序检字法 23
3.笔画检字法 23
(三)字典中几种符号的含义 23
初中生应掌握的多音字集录 24
初中生应掌握的形近字集录 33
初中生应掌握的同音同义不同形词语集录 37
词汇 42
一、语素的概念及分类 42
(一)语素的概念 42
(二)语素的分类 42
1.自由语素 42
2.半自由语素 42
3.不自由语素 42
二、词的概念 42
1.词的概念 42
2.词与词汇、短语、固定短语的区别 43
三、词的构成方式(词的种类) 43
词的构成类型简表 43
(一)单纯词 44
1.联绵词 44
2.叠音词 44
3.音译外来词 44
4.拟声词 44
(二)合成词 44
1.复合式 44
2.重叠式 44
3.附加式 44
4.名量式 45
语素和合成词类型表 45
(三)略语 45
1.简称 45
2.数词略语 46
四、词义 46
(一)词义的特点 46
(二)词义的分类 46
1.单义词和多义词 46
如何区分多义词和词的语境义 47
2.同音词 47
3.同义词 47
初中生容易混淆的词义辨析集录 48
4.反义词 74
(三)词义的色彩 74
1.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三类) 74
2.语体色彩 75
3.形象色彩 75
(四)词义的演变 75
1.词义的扩大 75
2.词义的缩小 75
3.词义的转移 75
(五)词语解释 75
1.指示法 76
2.定义法 76
3.以词解词法 76
4.描绘法 76
5.分解法 76
6.入境法 77
五、词汇 77
(一)词 77
1.古语词 77
2.方言词 77
3.外来词 77
4.行业语 78
5.隐语 78
6.新词 78
(二)熟语 78
1.成语 78
常见成语释义 79
常用近义成语辨析 82
2.惯用语 88
3.歇后语 88
4.谚语 89
5.格言 89
句子 89
一、词类的划分 89
(一)实词 89
1.名词 89
2.动词 90
3.形容词 90
4.数词 90
5.量词 91
6.代词 91
7.实词的运用 91
(二)虚词 92
1.副词 92
2.介词 92
3.连词 92
4.助词 93
5.语气词 93
6.拟声词 93
7.叹词 93
8.常见虚词的用法 93
(三)词的兼类和活用 94
(四)划分词类的几个问题 95
1.怎样区别动词和介词 95
2.怎样区别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 95
3.怎样区别形容词与副词 95
4.怎样区别连词与介词 95
二、短语 95
(一)短语的结构分类 96
1.主谓短语 96
2.动宾短语 96
3.偏正短语(定中、状中) 96
4.中补短语(动补、形补) 96
5.并列短语 96
(二)结构特殊的短语 96
1.连动短语 96
2.兼语短语 96
3.复指短语 96
4.方位短语 96
5.量词短语 96
6.介宾短语 96
7.能愿短语 96
8.双宾短语 96
9.助词短语 96
(三)短语的功能分类 97
1.名词性短语 97
2.动词性短语 97
3.形容词性短语 97
(四)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 97
1.定中短语 97
2.状中短语 98
3.动宾宾短语(双宾短语) 98
4.兼语短语 98
5.“的”字短语、介宾短语、方位短语 98
6.状动补宾短语、复指短语 98
(五)多义短语 98
1.层次相同,语法关系不同 98
2.层次不同,语法关系相同 98
3.层次和语法关系都不相同 98
4.层次和语法关系都相同 98
三、句子的概念及成分 98
(一)句子的概念 98
(二)句子的成分 99
1.句子成分的划分 99
2.多项定语和多项状语的顺序 100
四、句子的分类 101
(一)句类 101
1.陈述句 101
2.疑问句 101
3.祈使句 102
4.感叹句 102
(二)句型 102
1.主谓句 102
2.非主谓句 102
3.“把”字句 103
4.“被”字句 103
5.存现句 103
6.连动句 103
7.兼语句 103
8.双宾句 103
9.变式句和省略句 104
(三)复句 104
1.复句的概念及特点 104
2.复句的类型 104
3.紧缩复句 105
紧缩句的关联词 105
4.多重复句 106
5.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 106
(四)句群 107
1.复杂长句 107
2.句群的类型 108
3.句群的分析 109
4.句群和复句、段落的区别 109
五、修改病句 110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 110
1.紧缩法 110
2.类比法 110
3.语感审读法 110
4.逻辑分析法 111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111
(三)辨析病句的病因 111
1.用词不当 111
2.搭配不当 111
3.成分残缺 112
4.成分赘余 112
5.结构混乱 112
6.表意不明 112
7.不合逻辑 113
(四)文章中数字的一般用法 113
修辞 114
一、一般了解的知识 114
(一)修辞的含义 114
(二)修辞和语境 114
(三)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114
二、词语的锤炼 115
(一)意义的锤炼 115
(二)声音的锤炼 116
三、常见句式的特点和用途 116
(一)长句和短句 116
(二)主动句和被动句 117
1.构成被动句的条件 117
2.构成“把”字句的条件 118
3.主动句与被动句的选择 118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 119
(四)单句与复句 119
(五)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 119
(六)意思相同而语气不同的句式的变换 119
(七)常式句与变式句 120
(八)整句和散句 121
四、修辞格 122
(一)比喻 122
1.明喻 122
2.暗喻 122
3.借喻 122
4.其他特殊的比喻 122
5.运用比喻要注意的问题 123
(二)比拟 123
1.拟人 123
2.拟物 123
3.运用比拟要注意的问题 123
(三)夸张 123
1.扩大夸张 124
2.缩小夸张 124
3.超前夸张 124
4.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24
(四)排比 124
1.句子排比 124
2.句子成分排比 124
3.运用排比要注意的问题 124
(五)对偶 124
1.正对 125
2.反对 125
3.串对 125
4.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125
(六)反复 125
1连续反复 125
2.间隔反复 125
3.运用反复要注意的问题 125
(七)设问 125
(八)反问 126
(九)借代 126
1.特征、标志代本体 126
2.专名代泛称 126
3.具体代抽象 126
4.部分代整体 126
5.结果代原因 126
6.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126
(十)对比 126
1.两体对比 126
2.一体两面对比 127
3.运用对比要注意的问题 127
(十一)双关 127
1.谐音双关 127
2.语义双关 127
3.运用双关要注意的问题 127
(十二)反语 127
1.以正当反 127
2.以反当正 127
3.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 128
(十三)婉曲 128
1.婉言 128
2.曲语 128
3.运用婉曲要注意的问题 128
(十四)映衬 128
1.正衬 128
2.反衬 128
3.运用映衬要注意的问题 128
(十五)层递 128
1.递升 129
2.递降 129
3.运用层递要注意的问题 129
(十六)顶真 129
(十七)回环 129
(十八)通感 129
(十九)拈连 129
1.全式拈连 130
2.略式拈连 130
3.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130
(二十)互文 130
1.单句互文 130
2.复句互文 130
(二十一)仿词 130
1.音仿 130
2.义仿 130
3.运用仿词要注意的问题 130
(二十二)警语 131
(二十三)呼告 131
(二十四)辞格的综合运用 131
1.辞格的连用 131
2.辞格的兼用 131
3.辞格的套用 131
五、语言的实际运用:简明、连贯、得体 131
(一)简明 131
(二)连贯 132
(三)得体 132
标点符号 133
一、标点符号的概念和作用 133
1.标点符号的概念 133
2.标点符号的作用 133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 133
7种点号的名称和形状 134
9种标号及其形状、位置 134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 134
(一)句号 134
(二)问号 134
(三)感叹号 134
(四)逗号 134
(五)顿号 135
(六)分号 135
(七)冒号 135
(八)引号 135
(九)括号 136
(十)破折号 136
(十一)省略号 136
(十二)着重号 136
(十三)连接号 136
(十四)间隔号 137
(十五)书名号 137
(十六)专名号 137
古代汉语篇 138
文言文学习方法字音和字形 138
字音 138
一、异读字 139
(一)破音异读 139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破音异读集录 139
(二)通假异读 139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通假异读集录 139
(三)古音异读 141
初中文言文中常见古音异读字集录 142
二、多音字 142
字形 159
一、字形与字义的关系 159
二、字体的演变 159
三、造字法(详见现代汉语部分) 159
四、古今字 159
五、异体字 159
六、通假字 160
文言词语 162
文言实词 162
一、古今异义 162
二、一词多义 168
三、词类的活用 169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69
(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71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73
(四)名词作状语 174
(五)使动用法 175
(六)意动用法 176
理解文言实词的方法 176
中考真题解析 178
中考真题演练 179
常见文言实词集录 179
文言虚词 251
一、代词 251
(一)人称代词 251
(二)指示代词 252
(三)疑问代词 254
二、副词 255
(一)程度副词 255
(二)范围副词 256
(三)时间副词 258
(四)语气副词 259
(五)频率副词 261
(六)谦敬副词 262
三、介词 262
四、连词 264
五、助词 265
(一)结构助词 265
(二)语气助词 266
六、叹词 267
七、兼词 267
理解文言虚词的方法 268
中考真题解析 268
中考真题演练 269
常见文言虚词用法集录 269
文言句式 284
一、判断句 284
二、被动句 285
三、省略句 285
四、倒装句 288
(一)谓语前置 288
(二)宾语前置 288
(三)定语后置 289
(四)介宾结构后置 290
五、固定句式 291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句式集录 291
理解文言句意的方法 291
中考真题解析 292
中考真题演练 293
文言文翻译 293
一、翻译的原则 293
二、翻译的10种方法 293
三、翻译中常见的10种失误 295
中考真题解析 296
中考真题演练 297
解答文言文阅读题应注意的问题古代文化常识 298
一、姓氏称谓 298
二、天文历法 300
三、地理山川 303
四、少数民族 304
五、宗法礼俗 305
六、戏曲音乐 310
七、科举教育 312
八、古代职官 315
九、法律刑罚 321
十、商贾贸易 323
十一、度量衡器 325
十二、军事兵器 327
十三、宫室车马 329
十四、医药科技 333
十五、衣食什物 336
十六、文史典籍 342
十七、目录辞书 344
阅读鉴赏篇 346
现代文阅读 346
一、阅读基础知识 346
(一)导语 346
1.现代文阅读的含义 346
2.阅读文章的基本要求 346
3.阅读能力的培养 348
(二)词句理解 349
1.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 349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351
3.辨别并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 353
(三)文章结构 354
1.文章表达顺序的安排 354
2.不同文体的结构特点 354
(四)归纳段意和中心意思 357
1.归纳段意 357
2.归纳中心意思 358
(五)作者的态度和观点 360
1.体会作者的态度 360
2.体会作者的观点 361
二、记叙文阅读 362
(一)记叙文的概念 362
(二)记叙文的分类 362
(三)记叙的要素 362
(四) 记叙的顺序 363
1.顺叙 363
2.倒叙 363
3.插叙 363
(五)记叙的线索 363
(六)记叙的人称 364
(七)记叙的详略 364
(八)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364
1.叙述 364
2.描写 364
3.说明 365
4.议论 365
5.抒情 365
(九)记叙文的表现手法 366
1.悬念 366
2.抑扬 366
3.白描 367
4.对比 367
5.衬托 367
6.渲染 368
7.象征 368
8.夸张 368
9.托物言志 368
10.借景抒情 368
(十)叙事记叙文的阅读 369
(十一)写人记叙文的阅读 370
(十二)写景状物记叙文的阅读 372
三、说明文阅读 373
(一)说明文的概念 373
(二)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373
1.写作意图的区别 373
2.文章主要内容的区别 373
3.文章表达方式的区别 373
(三)说明文的分类 374
(四)说明顺序 374
1.时间顺序 374
2.空间顺序 374
3.逻辑顺序 374
(五)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374
1.总分式 374
2.并列式 375
3.连贯式 375
4.递进式 375
(六)说明方法 375
1.分类别 375
2.举例子 375
3.打比方 375
4.列数据 376
5.作比较 376
6.下定义 376
7.作诠释 376
8.摹状貌 377
9.画图表 377
10.引资料 377
(七)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377
四、议论文阅读 379
(一)议论文的概念 379
(二)议论文三要素 379
(三)议论文的论证方式 379
1.立论 379
2.驳论 379
(四)议论文的种类 379
(五)论点 380
(六)论据 380
1.事实论据 380
2.道理论据 380
(七)论证 380
1.演绎论证 380
2.归纳论证 381
(八)议论文结构 381
(九)论证方法 381
1.论证方式与论证方法的区别 381
2.常见的论证方法 381
(十)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382
文学鉴赏 385
一、文学鉴赏概论 385
(一)文学鉴赏的概念 385
(二)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 385
1.主观性 385
2.差异性 385
3.再创造性 385
(三)文学鉴赏的能力要求 386
1.准确把握作品内容 386
2.明确清晰地梳理文章思路 386
3.分析作品的表现技巧 386
4.准确理解作品语言 386
二、小说鉴赏 386
(一)小说的文体特点 386
(二)小说的主题 387
(三)故事情节 388
(四)人物形象 388
1.分析故事背景 388
2.分析人物描写 388
(五)环境描写 389
(六)优美、精辟语句的含义 389
三、散文鉴赏 390
(一)散文的文体特点 390
(二)把握线索 390
(三)抓住文眼 391
(四)借助想像领会内涵 391
(五)体会意境 391
(六)品味语言 392
四、戏剧鉴赏 393
(一)戏剧文学的特点 393
1.集中性 393
2.舞台性 394
3.动作性 394
(二)戏剧的结构 394
1.外部结构 394
2.内部结构 394
(三)戏剧冲突 395
(四)戏剧语言 395
(五)剧本的构思 396
五、诗歌鉴赏 397
(一)诗歌的概念 397
(二)诗歌的分类 397
1.抒情诗 397
2.叙事诗 397
3.格律诗 397
4.自由诗 398
(三)诗歌的构思 398
(四)诗歌的形象 398
(五)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98
(六)诗歌的感情与意境 399
(七)诗歌的语言 399
中考阅读指南 400
一、《中考考试说明》对语文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400
(一)总体要求 400
(二)具体要求 400
二、中考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 401
(一)加大阅读比重 401
(二)兼顾各类题型 401
(三)偏重课外读物 402
(四)强化整体阅读 402
(五)注重鉴赏 402
(六)增加主观性试题 402
三、中考阅读应试对策 403
(一)认真学好课文 403
(二)注重整体阅读 403
(三)掌握阅读方法 403
(四)加强阅读训练 404
四、中考阅读试题精选 405
(一)夏日原野上的追赶 405
(二)摆渡老人 407
(三)打春 408
(四)秃的梧桐 409
(五)雪花的奥秘 410
(六)预报沙尘暴 411
(七)非典时期的非常感动 411
(八)智者无言 412
(九)比较阅读Ⅰ 413
(十)比较阅读Ⅱ 414
【附录】参考答案 415
写作技巧篇 417
基础指导 417
一、文章的主题与材料 417
(一)文章的主题 417
(二)文章的材料 417
(三)材料与主题的关系 417
(四)积累材料的方法 417
1.认真观察生活 417
2.用心写好日记 417
3.积累课外知识 417
4.重视谈话交流 417
5.进行专题积累 417
(五)选择材料的标准 418
1.材料要紧扣中心 418
2.材料要生动形象 418
3.材料要新颖 418
4.材料要真实 418
5.材料要具有典型性 418
二、文章的构思 418
(一)构思的过程 419
1.根据题目确定体裁 419
2.根据中心确定材料 419
3.根据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419
(二)构思新颖的方法 419
1.内容的新颖 419
2.角度的新颖 419
3.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19
三、文章的结构 419
(一)结构合理的标准 419
1.完整统一 419
2.层次井然 420
3.严谨周密 420
4.灵活创新 420
(二)开头 420
1.开头的原则 420
2.开头的方式 420
3.开头的作用 421
4.常见的问题 421
(三)结尾 421
1.结尾的原则 421
2.结尾的方式 421
3.结尾的作用 421
4.常见的问题 421
(四)过渡和照应 421
1.过渡的运用 422
2.过渡的方式 422
3.照应的运用 422
4.照应的方式 422
(五)段落和层次 422
1.段落 422
2.层次 423
3.层次与段落的关系 423
记叙文写作指导 423
一、结构图解 423
二、写作要求 424
1.立意深刻新颖 424
2.中心思想明确 424
3.内容具体生动 424
4.布局谋篇完整统一 424
5.表达方式要综合运用 424
三、基本要领 424
(一)谈真实具体 424
(二)谈人物形象的塑造 425
(三)谈作文结构 425
(四)谈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426
(五)谈记叙文的六要素 426
(六)谈确立中心与选材 426
(七)谈记叙文的语言 427
(八)谈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427
(九)谈描写和抒情相结合 427
(十)谈详略得当 428
(十一)谈情景交融 428
(十二)谈使用修辞 429
(十三)谈展开联想 429
四、分类指导 429
(一)写人记叙文 429
(二)叙事记叙文 431
(三)写景状物记叙文 433
1.写景 433
2.状物 434
说明文写作指导 436
一、结构图解 436
二、基本要领 437
(一)弄清文体特点 437
(二)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437
(三)确定说明中心 437
(四)说明的内容应该具体 438
(五)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438
(六)说明语言要准确生动 439
三、分类指导 440
(一)事物说明文 440
1.建筑物说明文的写作要点 440
2.物品说明文的写作要点 441
3.动、植物说明文的写作要点 441
(二)事理说明文 443
1.准确全面地认识事理 443
2.通俗易懂地表述事理 443
(三)科学小品文 444
议论文写作指导 446
一、结构图解 446
二、写作要求 446
1.要具备基本的议论能力 446
2.论点要鲜明、正确、有针对性 447
3.论据要真实、典型、充实 447
4.结构安排要合理 447
5.论证方法要恰当 448
三、基本要领 448
(一)谈论点的提出 448
(二)谈论据的运用 449
(三)谈有效的论证 450
(四)谈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451
(五)谈议论文的语言 453
(六)谈立意的创新 454
(七)谈论证过程中的联想 455
(八)谈读后感的写法 457
应用文写作指导 457
一、通知 457
二、启事 457
三、电报稿 458
四、申请书 460
五、书信 461
(一)一般书信 461
(二)专门书信 462
1.感谢信 462
2.表扬信 462
3.慰问信 463
4.证明信 464
5.倡议书 464
六、日记 465
七、新闻 465
(一)消息 465
(二)通讯 466
八、调查报告 467
九、计划 468
十、总结 468
十一、条据(收据、借条、假条、领条、留言条) 469
十二、请柬 470
十三、海报 470
十四、演讲稿 470
十五、广播稿 471
中考写作指南 472
一、中考作文的命题形式 472
二、中考作文的要求 472
1.体裁要求 472
2.补题要求 472
3.字数要求 472
4.卷面要求 473
5.保密要求 473
三、中考作文应试步骤 473
(一)认真审题 473
1审清题目所含的文体标志 473
2.审清题目的范围要求 473
3.审清题目的题眼 473
(二)妥善立意 473
1.立意要正确 473
2.立意要明确 473
3.立意要深刻 473
4.立意要新颖 474
(三)精心选材 474
1.材料要围绕主题 474
2.材料要真实可信 474
3.材料要熟悉生动 474
4.材料要有典型性 474
5.材料要新颖别致 474
(四)巧拟标题 474
1.鲜明 474
2.确切 474
3.生动 474
4.简洁 474
(五)编写提纲 474
(六)用心写作 475
1.写好开头 475
2.写好主体 475
3.写好结尾 475
(七)检查修改 475
四、全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应试技巧 475
(一)审清题目要求 475
(二)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 476
(三)确定作文的结构 476
(四)力求创新 476
五、给材料作文的应试技巧 477
(一)认真分析材料,挖掘深层内涵 477
(二)多角度分析材料,找出多个观点 477
(三)立意要有所创新,不落俗套 478
(四)写作过程中要紧扣材料 478
六、话题作文的应试技巧 479
(一)基本概念 479
(二)写作的基本方法 479
1.展开思路 479
2.确定主题 479
3.合理选材 480
4.善于想像 481
5.选择文体 481
七、看图作文的应试技巧 482
(一)仔细观察画面,看懂画意 482
(二)深入分析画面,挖掘寓意 483
(三)准确把握寓意,提炼观点 483
(四)善于联系现实,构建文章 483
八、改写、扩写、缩写、续写 484
(一)改写 484
(二)扩写 485
(三)缩写 486
(四)续写 488
九、考场作文注意事项 488
(一)真情实感 488
(二)内涵深刻 488
(三)化大为小 489
(四)新颖脱俗 489
(五)条理清晰 489
(六)语言流畅 489
(七)卷面整洁 490
文学创作 490
一、基本概念 490
二、创作方法 491
三、文学体裁的分类 491
四、创作风格 493
文学常识篇 494
作家作品 494
一、初中生应掌握的作家作品 494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494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505
(三)外国作家作品 509
二、初中生应了解的作家作品 510
(一)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510
(二)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 519
(三)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作家作品 531
(四)外国作家作品 533
最常见的中国作家并称集萃 551
文学体裁常识 552
一、散文 552
(一)散文的概念 552
(二)散文的分类 552
(三)散文的重要特点 552
二、小说 553
(一)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 553
(二)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553
(三)小说的结构 553
(四)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553
(五)小说的分类 553
三、戏剧 553
(一)戏剧和戏剧文学 553
(二)戏剧冲突 554
(三)戏剧语言 554
(四)戏剧文学(剧本)的基本特征 554
(五)戏剧文学(剧本)的情节结构 554
(六)戏剧的划分 554
(七)中国古代戏剧常识 555
1.元杂剧 555
2.南戏 555
3.传奇 555
四、诗歌 555
(一)诗歌的概念 555
(二)诗歌的特点 555
(三)诗歌的分类 556
(四)诗歌的相关知识 556
五、文学体裁集录 559
1.赋 559
2.骈文 559
3.古文 559
4.古议论文体 559
5.记 559
6.赠序 560
7.序跋 560
8.奏疏 560
9.祭文 560
10.铭 560
11.词牌 560
12.传奇 560
13.寓言 560
14.童话 561
15.民间故事 561
16.传说(奇闻轶事) 561
17.神话 561
18.民歌民谣 561
19.民谚 561
20.报告文学 561
21.回忆录 561
六、史书体例 561
名句名段集锦 562
一、初中语文课本要求背诵的的名句名段集录 562
(一)诗句 562
(二)文言文 564
(三)现代文 565
二、初中生应掌握的名句名段集录 567
三、初中生应了解的名句名段集录 572
(一)古诗文 572
(二)现代文 575
四、中考经常出现的名句试题集录 576
趣味语文篇 580
楹联 580
一、楹联的概念 580
二、楹联的主要特点 580
三、常见的楹联种类 580
(一)从张贴处所及其使用的范围来看 580
1.春联 580
2.节日联 580
3.喜联 580
4.庆贺联 580
5.寿联 580
6.挽联 580
7.行业联 581
8.交际联 581
9.文艺作品联 581
10.宣传联 581
11.谜语联 581
12.门联 581
13.堂联 581
14.名胜古迹联 581
15.寺庙联 581
16.戏台联 581
17.灯联 581
18.书画联 581
19.用法奇特的楹联 582
(二)从楹联的平仄要求上分 582
1.工对 582
2.宽对 582
(三)从上下联语意关系分 582
1.正对 582
2.反对 582
3.串对 582
四、学对歌诀 582
趣味诗 584
一、回文诗 584
(一)回文诗 584
(二)回文小令 584
(三)图案回文诗 584
二、连环诗 584
三、联边诗 585
四、拆字诗 585
五、镶嵌诗 585
六、逆挽诗 585
七、顶真诗 585
八、双关诗 585
九、四声诗 585
十、叠韵诗 586
十一、双声诗 586
十二、叠字诗 586
十三、复字诗 586
十四、独木桥体诗 586
十五、独句诗 586
十六、变体诗 587
十七、藏头诗 587
十八、句句设问诗 587
十九、谜语诗 587
二十、幽默诗 587
(一)打油诗 587
(二)倒语诗 587
(三)反语诗 588
(四)剥皮诗 588
(五)十七字诗 588
二十一、图形诗 588
二十二、号码诗 589
谜语 589
一、谜语的组成 589
二、谜语的分类 590
(一)民间谜语 590
(二)灯谜 590
(三)特殊谜 590
1.彩字谜 590
2.无字谜 590
3.数字谜 590
4.汉语拼音谜 590
5.外文谜 590
6.画谜 590
7.实物谜 591
8.哑谜 591
9.印章谜 591
趣味典故常见新词与流行语 593
一、常见新词新义集录 593
二、最新网络流行语 603
(一)聊天习语 603
(二)符号表情 605
(三)数字谐音 605
附录 606
1.中国文化之最 606
2.世界十大文豪 607
3.世界十大思想家 607
4.中国古典十大悲剧和十大喜剧 607
5.中国十大才子书 608
6.中外著名文学奖项 608
7.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及获奖理由 609
8.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及作品 612
9.权威推荐一生必读100本书 612
10.教育部指定初中课外阅读书目 613
11.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