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目录 1
第一篇 疮门 4
第一章 析因探变 4
第一节 前言 4
第二节 因 6
第三节 变 9
一、内脏功能反应 9
二、病理机转 11
第四节 中介症 12
二、形型中介症 13
一、神型中介症 13
第五节 病与果 14
第六节 结语 14
第二章 辨证 16
第一节 五诊十纲及其运用 16
一、五诊 16
二、十纲 16
第二节 辨五疮 19
一、皮疮 19
二、肉疮 20
四、脉疮 21
三、筋疮 21
五、骨疮 22
附:经络、三部 23
第三节 辨两疡 24
第四节 辨顺逆 26
第五节 局部症状辨证 27
一、肿 27
二、痛与不痛 29
三、麻木 32
四、痒 32
六、出血 33
五、酸楚 33
七、脓 34
八、腐 36
九、气味 36
第六节 结语 37
第三章 内治 39
第一节 内治三大法 39
第二节 消法 41
一、表法 42
二、下法 43
六、消痰法 44
五、破瘀法 44
三、解法 44
四、利气法 44
第三节 托法 73
一、透托法 74
二、补托法 74
第四节 补法 76
一、补气血 78
二、补脾胃 78
三、补肝肾 78
四、补肾填精 78
第五节 结语 81
附:外科常用丸散剂 82
第四章 外治 86
第一节 药物外治 86
一、硬膏 87
二、软膏 89
三、粗粉剂 89
四、细粉剂 91
五、液剂 92
六、锭剂 93
附:药线 93
第二节 手术外治 94
一、决 95
二、割 97
三、斩 97
四、剪 97
五、砭 98
六、烙 98
七、缝 100
八、劀 100
一、针 101
第三节 物理疗法 101
附:麻醉 101
二、灸 102
三、熨 103
四、热敷 104
五、火罐 104
六、水罐 104
七、按摩 104
八、蜡灸 105
九、压迫 105
第一节 因 109
第二篇 皮门 109
第一章 析因探变 109
第二节 变 110
第三节 中介症 111
一、瘀 111
二、热 112
三、虫 113
第四节 病与果 113
第五节 结语 114
第二章 辨证 115
第一节 辨六症 115
一、疮 116
二、毒 117
三、癣 117
四、风 118
五、疠 118
六、损容 119
第二节 局部症状辨证 119
一、斑 119
二、疹 120
三、疙瘩 120
六、水疱 121
四、风块 121
五、瘾疹 121
七、脓疱 122
八、糜烂 122
九、溃烂成疡 122
十、皲裂 123
十一、飞屑 123
十二、不毛 123
十三、痒 124
十五、麻木不仁 125
十四、痛 125
十六、蚁行感 126
十七、灼热 126
十八、板硬 126
第三节 结语 126
第三章 内治 129
第一节 内治两原则 129
第二节 急性皮肤病 132
一、风 132
二、热 133
三、湿 136
四、毒 138
五、虫 139
六、瘀(+) 139
七、气滞 139
第三节 慢性皮肤病 139
一、湿、热 140
二、燥、热(-)、风、伤津 141
三、气滞、血瘀 145
第四节 恶性皮肤病 147
第五节 结语 152
第一节 药物外治 155
第四章 外治 155
一、使用方法 156
二、常用方剂 158
三、常用中药 164
第二节 物理疗法 165
一、针 165
二、灸 165
三、砭 165
四、烟熏 166
五、洗浴 166
第一节 析因探变 169
第一章 眼睑病 169
第三篇 窍门 169
第二节 辨证论治 170
第二章 耳病 173
第一节 析因探变 173
第二节 辨证论治 174
第三章 鼻病 177
第一节 析因探变 177
第二节 辨证论治 178
第四章 口齿病 180
第一节 析因探变 180
第二节 辨证论治 181
第五章 咽喉病 186
第一节 析因探变 186
第二节 辨证 187
一、辨形色 188
二、辨肿势 188
三、辨颜色 189
四、辨热度 189
五、辨硬度 190
六、辨糜烂 190
八、辨分泌物 191
九、辨声音 191
七、辨潮润 191
十、辨气味 192
十一、辨自觉症状 192
十二、辨全身症状及脉、舌 192
十三、结语 193
第三节 论治 193
一、内治 194
二、外治 205
第一节 析因探变 211
第六章 前阴病 211
第二节 辨证论治 212
第七章 后阴病 214
第一节 析因探变 214
第二节 辨证论治 215
第八章 结语 217
第四篇 杂门 220
第一章 恶疮 220
二、气滞 222
三、痰凝 222
第一节 析因探变 222
一、郁 222
四、戾气 223
五、正气衰弱 223
第二节 辨证 223
一、肿型 223
二、翻花胬肉 223
五、恶痛 224
六、恶臭 224
第三节 论治 224
四、出血 224
三、溃烂峥嵘 224
一、平肝开郁 225
二、清解戾气 226
三、消痰 228
四、清热 229
五、止血 230
六、止痛 231
七、扶持正气 231
第二章 瘿瘤 234
第一节 析因探变 235
第二节 辨证 236
一、辨瘿 236
第三节 论治 237
二、辨瘤 237
第三章 疝 243
第一节 析因、探变、辨证 246
一、狐疝 246
二、卵疝、偏坠 247
三、筋疝 248
四、水疝 248
一、狐疝 249
二、卵疝、偏坠 249
第二节 论治 249
五、?疝 249
第四章 痛脚气、脱疽 254
第一节 痛脚气 254
第二节 脱疽 257
第五章 梅毒 263
第一节 辨证与析因 263
第二节 论治 264
一、汗法 264
二、解法 266
三、劫法 268
第一节 盲管性漏症 270
一、析因探变 270
第六章 漏症 270
二、辨证 271
三、论治 271
第二节 贯通性漏症 271
一、析因探变 272
二、辨证 272
三、论治 272
第三节 溃疡性漏症 273
一、析因探变 273
二、辨证 274
三、论治 274
第五节 结语 276
第四节 渊性漏症 276
第七章 损伤 277
第一节 创伤 278
一、析因探变 278
二、辨证 279
三、论治 280
第二节 破伤风 281
一、析因探变 282
二、辨证 282
三、论治 283
一、析因探变 286
第三节 烫火伤 286
二、辨证 287
三、论治 289
第五篇 中医外科护理 296
第一章 前言 296
第二章 创口处理 298
第一节 暴露 298
第二节 清洁 299
第三节 包扎 300
第四节 止血 300
第六节 愈合后疮瘢的处理 301
第五节 保护 301
第三章 上药 303
第一节 大膏药 303
第二节 小膏药 304
第三节 软膏 305
第四节 硬膏 305
第五节 敷药 305
一、糊剂 305
二、敷药 305
二、撒药 306
一、掺药 306
第六节 粉剂 306
三、吹药 307
四、扑药 308
第七节 液剂 308
第八节 锭剂 309
第九节 药线 309
第六篇中医外科论述精选 311
第一节 祖国宝贵医学遗产之一的膏药简介 311
一、膏药的简史和种类 311
三、膏药在剂型上的优点和推广膏药的重要意义 313
二、膏药在治疗上所起的作用 313
四、膏药的制法 314
五、膏药用纸的制法 316
六、膏药改进问题商榷 317
第二节 建议改革一下外科的分类方法和疮疡名称 318
第三节 中药化学制剂“升药”的介绍 325
一、“升药”的历史 325
二、“升药”原料的配合 326
三、炼制的操作过程 326
四、“升药”药理的讨论 329
第四节中医要推陈出新 不要新陈代谢 330
一、前言 330
五、“升药”的用法及应用范围 330
二、三因学说应该重新安排 332
三、四诊八纲不够用了,应该是五诊十二纲 333
四、病机还要充实 334
五、辨证应该有言之有物的方法手段 335
六、内治法要由繁返约 340
七、结语 341
第五节 介绍“白降丹” 342
一、白降丹简史 343
三、用具 344
二、处方 344
四、准备 345
五、操作过程 346
六、操作过程中几点注意 347
七、今后需要改进的几点 347
第六节 抗感染在祖国医学领域里的发展情况 348
第七节 注意外科内服方的一名多方 358
附篇 365
第一章 中医外科流派 365
一、儒医派 366
四、方脉派 367
三、正宗派 367
二、丹方派 367
五、结语 373
第二章 中医外科简史 375
第一节 萌芽时代 375
第二节 形成时代 377
第三节 发展时代 383
一、秦国—西汉 383
二、东汉—三国 388
三、两晋—五代 389
四、隋唐—五代 392
五、宋、金、元 395
第四节 继承时代 396
一、南宋 397
二、金 400
三、元 401
第五节 鼎盛时代 404
一、明—清初 404
二、清初—鸦片战争前 411
第六节 衰落时代 416
一、鸦片战争—清末 416
二、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419
第七节 全盛时代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