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八国联军打入北京,帝室仓皇西迁 1
一 义和团起义,八国联军侵华 1
二 “宣战”,杀使,围攻使馆 4
三 中国对外政策的分裂:疆臣反对朝廷的主战方针 8
四 八国联军占据北京,清朝廷作鸟兽散 10
五 西太后如释重负,中国向列强敞开大门 13
六 惩凶与道歉 17
第二章 实行“新政”,宪政风云与皇室内阁 24
一 “新政”的开展 24
二 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和官制改革方案的流产 31
三 宪政风云与“皇室内阁” 37
四 袁世凯在晚清政坛的起与落 43
一 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与策略 50
第三章 武昌起义与南京建国——中国政治舞台的革命性变革 50
二 孙中山、黄兴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 55
三 四川保路同志军的发动 57
四 武昌起义与全国响应 61
五 组建新政权中的斗争 68
六 中华民国在襁褓中 70
第四章 临时政府北迁,袁世凯称帝失败 74
一 袁世凯的和平试探与临时政府的对策 74
二 临时政府北迁,孙中山颁布《临时约法》 78
三 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的失败 82
四 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与复辟帝制活动 84
五 反袁“护国战争”与袁世凯的败亡 90
第五章 北洋内阁更迭,“五四”运动爆发 94
一 袁世凯死后的政治生态 94
二 府院之争与对德宣战风波 101
三 南北战争与直皖矛盾 104
四 南北议和与“五四”运动 108
五 政局动荡,军阀征战 111
第六章 南北两政府并立,国共合作全力北伐 119
一 屡仆屡起,孙中山再求出路 119
二 中国政治新血液 124
三 蒋介石:军事强人的崛起 128
四 北伐!北伐! 133
第七章 国民党建都南京,新军阀大混战 140
一 风云再起,蒋介石入主石城 140
二 二次北伐,东北易帜 144
三 编遣实施,斗角勾心 149
四 挟中央以征诸侯 152
五 逐鹿中原 157
第八章 苏维埃政权与反五次“围剿” 161
一 国共合作破裂,中共发动武装起义 161
二 农村革命根据地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70
三 “围剿”与反“围剿” 176
四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 183
第九章 西安事变惊天下,国共携手同抗日 191
一 刀光剑影,日本步步进逼;忍辱含羞,蒋氏节节退让 191
二 争举抗日大旗 196
三 临潼兵谏,骊山捉蒋 200
四 国共第二次握手 205
第十章 皖南事变,政坛风云密布 210
一 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国共抗战路线的不同 210
二 皖南事变造成了国共关系的尖锐对立 212
三 蒋介石采取军事上从严政治上从宽的方针 220
四 日军进攻造成了国共紧张关系转圜的契机 224
五 皖南事变的影响 233
第十一章 重庆谈判,毛泽东运筹帷幄 235
一 胜利突然降临,国共两党的最初反应 235
二 蒋介石玩弄和平把戏,毛泽东审时度势 244
三 毛泽东赴渝谈判,台前台后的反复较量 252
四 调整战略部署,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 262
第十二章 蒋介石下野,南京政府四面楚歌 269
一 战局急转,人民反战 269
二 桂系逼宫,蒋介石下野 273
三 李宗仁作出和平姿态,中共反应冷淡 277
四 北平和谈破裂,南京政府覆灭 281
第十三章 共同纲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291
一 新政协会议的倡导和响应 291
二 新政协筹备会议召开 297
三 《共同纲领》的颁布 301
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306
第十四章 向社会主义过渡与反右运动 309
一 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309
二 急躁情绪与反冒进 314
三 波匈事件,毛泽东的整风构想 316
四 知识分子的心态与知识分子的最初鸣放 322
五 “和风细雨”的整风 328
六 “事情正在起变化” 334
七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这是为什么?》反右派运动开始 339
第十五章 国防部部长上书与反右倾 343
一 庐山会议的最初目的:神仙会 343
二 彭德怀的思考和“意见书”的提出 345
三 张闻天的介入和会议的转向 352
第十六章 “文化大革命”:两茬接班人落马 359
一 批海瑞:毛、刘冲突的前哨战 360
二 《五一六》通知:“文革”的启动 363
三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斗争:刘少奇陷入困境 367
四 刘少奇的悲剧与全国性的动乱 370
五 老干部的二月,无法扭转局面的抗争 375
六 林彪取代刘少奇:祸兮,福兮? 378
七 “九一三事件”与中国政局的新走向 381
第十七章 “四人帮”成阶下囚,邓小平复出,国家进入新时期 388
一 江青集团的政治历史背景 388
二 毛泽东晚年发动一系列斗争,“四人帮”步入绝境 394
三 毛泽东逝世,“四人帮”就擒 398
四 华国锋主政与邓小平复出 402
五 真理标准大讨论:激烈的思想政治较量 405
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国家命运的历史性转折 408
第十八章 “八九风波”,两任总书记先后下台 411
一 改革开放,胡耀邦、赵紫阳成为邓小平的左右臂 411
二 解冻潮涌,邓小平的“两手都要硬”方针 413
三 对“自由化”手软,胡耀邦辞去总书记职务 415
四 胡耀邦逝世,学潮演成动乱 419
五 面对危局,中央高层出现意见对立 420
六 邓小平力挽狂澜,赵紫阳被撤销职务 423
第十九章 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第三代领导核心 430
一 江泽民临危受命,出任党的总书记 430
二 邓小平南方谈话,反击“左”的理论家、政治家 431
三 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436
四 邓小平逝世,政权实现平稳交接 442
20世纪中国政坛大事记 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