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2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2
第一节 刑事诉讼 2
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 5
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与宪法、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7
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10
第五节 刑事诉讼目的、职能和价值 11
第二章 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24
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24
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沿革 36
第三章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 47
第一节 刑事诉讼中的专门机关 47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 55
第四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69
第一节 概述 69
第二节 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由专门机关依法行使 76
第三节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78
第四节 依靠群众 80
第五节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82
第六节 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83
第七节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84
第八节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87
第九节 各民族公民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 89
第十节 审判公开 90
第十一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92
第十二节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不得确定有罪 93
第十三节 保障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 94
第十四节 依照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95
第十五节 追究外国人刑事责任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 97
第五章 管辖 99
第一节 概述 99
第二节 立案管辖 103
第三节 审判管辖 110
第六章 回避 119
第一节 回避制度概述 119
第二节 回避的理由和对象 122
第三节 回避的种类 126
第四节 回避的程序 129
第一节 刑事辩护 136
第七章 刑事辩护与代理 136
第二节 刑事代理 156
第八章 刑事证据的一般理论 165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与意义 165
第二节 刑事证据的种类 170
第三节 刑事证据的分类 183
第九章 刑事诉讼证明 192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 192
第二节 证明责任 197
第三节 证明对象 202
第四节 证明要求 208
第五节 证据的收集与审查判断 212
第十章 强制措施 231
第一节 概述 231
第二节 拘传 236
第三节 取保候审 238
第四节 监视居住 244
第五节 拘留 246
第六节 逮捕 251
第十一章 附带民事诉讼 261
第一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261
第二节 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 263
第三节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264
第十二章 期间、送达 269
第一节 期间 269
第二节 诉讼期间的中止与终止 275
第三节 送达 278
第一节 概述 281
第十三章 立案 281
第二节 立案的条件 284
第三节 立案程序 286
第十四章 侦查 296
第一节 概述 296
第二节 侦查行为 301
第三节 律师对犯罪嫌疑人的法律帮助 323
第四节 侦查终结 326
第五节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331
第六节 补充侦查 333
第七节 侦查监督 336
第十五章 提起公诉 340
第一节 提起公诉的概念、任务 340
第二节 审查起诉 342
第三节 提起公诉 346
第四节 不起诉 349
第十六章 刑事第一审程序 356
第一节 刑事审判概述 356
第二节 公诉案件普通审理程序 368
第三节 审判障碍及其处理 375
第四节 自诉案件审理程序 377
第五节 简易程序 383
第六节 判决、裁定和决定 385
第十七章 第二审程序 389
第一节 两审终审制 389
第二节 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392
第三节 第二审案件的审判 396
第四节 上诉不加刑原则 402
第十八章 死刑复核程序 406
第一节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406
第二节 死刑案件的核准权 408
第三节 死刑复核的程序 411
第十九章 审判监督程序 416
第一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416
第二节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419
第三节 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的重新审判 424
第二十章 执行 428
第一节 刑事执行的概念和意义 428
第二节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 431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与其他处理 435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