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中国 文学艺术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文科主笔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226021404
  • 页数:699 页
图书介绍:本卷叙述了自1900年至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文学艺术史。书后有“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大事记”。

第一章 文学 15

第一节 世纪初期的文学 17

一、“五四”文学革命 18

二、鲁迅——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 21

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所代表的小说创作 24

四、郭沫若——现代新诗的开路人 28

五、前期新月派和初期象征派等的新诗创作 29

六、“五四”十年的散文创作 32

第二节 30年代的文学 34

一、30年代的文学思潮与文艺运动 34

二、茅盾——时代风云长卷的描绘者 38

三、老舍——市民社会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39

四、巴金——旧世界的控诉者 41

五、沈从文——从“边城”走向世界的小说大家 42

六、小说创作的多重收获和繁荣局面 44

七、两大新诗派别的对峙与竞争 48

八、散文创作的全面发展 50

第三节 40年代的文学 53

一、抗战前期的文艺运动和文学创作 53

二、艾青的现代新诗创作 64

三、解放区的文学 65

四、40年代中后期的国统区文学 68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十七年的文学 73

一、第一、二次全国文代会 73

二、建国初期的文学创作 74

三、建国初期的文艺论争及其政治化 78

四、“双百”方针的提出和文学界的新气象 79

五、文艺界的“反右派”斗争 81

六、“十七年”小说创作的丰收 82

七、“十七年”散文创作的高峰期 86

八、“十七年”诗歌创作的曲折发展 88

九、“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提出 90

十、第三次全国文代会与文艺政策的调整 90

十一、极左文艺思潮的膨胀 92

第五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 93

一、《纪要》的出笼 93

二、“四人帮”的创作理论和“阴谋文艺” 94

三、反文化专制主义的文学创作 96

四、“天安门诗歌”运动 97

一、第四次全国文代会与新时期的文学组织 99

第六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文学 99

二、80年代的文学 100

三、90年代的文学 119

第二章 戏剧 129

上篇:戏曲 129

第一节 世纪初的改良 129

一、政治改良引起的戏曲改良 129

二、昆弋旧腔的衰落和京剧的走向成熟 136

三、戏曲研究的开山者——王国维 137

第二节 碰撞交流中的调整 137

一、中西文化冲突引发的旧剧争鸣 137

二、纸上谈兵的国剧运动 142

三、京剧流派的繁荣 144

四、京剧迈出国门 146

五、渐起的戏曲研究 148

第三节 烽烟中的发展 149

一、民族危亡再次引起戏曲宣教功能的强化 149

二、国统区和根据地的戏曲演出 151

三、戏曲教育的兴起 156

四、新剧种的崛起 157

五、戏曲研究粗见规模 159

第四节 和平年代的曲折革新 160

一、对戏曲艺术的全面改进 160

二、“三并举”剧目政策的形成 164

三、“左”倾错误的泛滥与“样板戏” 168

四、新时期戏曲的复兴与繁荣 175

五、戏曲的危机与振兴 181

六、戏曲研究的全面深入 183

下篇:话剧 189

第一节 中国话剧的确立与发展 190

一、春柳社与文明戏 191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话剧的发展 193

三、曹禺与走向成熟的话剧 196

第二节 民族救亡中的话剧运动 199

一、史剧的空前繁荣 201

二、喜剧的赫赫声势 202

三、现实主义话剧的成就 204

四、延安和解放区的话剧 207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话剧 209

一、新中国话剧的基本面貌 210

二、话剧艺术的新成就 215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话剧 218

一、话剧的调整与复苏 218

二、探索剧的勃兴 221

三、小剧场话剧的发展 223

四、多元的话剧格局 225

第三章 曲艺 228

第一节 繁荣与畸形:清末民初的曲艺状况 229

一、“敦煌遗书”的发现及其在曲艺史上的意义 230

二、演出的普遍兴盛及艺术形式的裂变整合 232

三、女艺人的广泛崛起与城市曲艺的审美畸变 242

第二节 独立与自觉:“五四”以后曲艺的自觉历程与战斗精神 246

一、“五四”至“抗日战争”前后的曲艺活动 247

二、红军及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新曲艺活动 257

三、曲艺艺术文化地位的初步确立 265

第三节 再造与失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曲艺改进成就与“文化大革命”对曲艺的严重破坏 270

一、组织机构的建立与艺人地位的提高 27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十七年曲艺的改进与革新 275

三、“文化大革命”对曲艺事业的摧残与破坏 288

第四节 发展与困惑:改革开放新时期曲艺事业的全面繁荣与所面临的挑战 291

一、焕发着思想力量的艺术复苏 291

二、陈云对曲艺事业的特殊贡献 294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曲艺事业的全面发展 296

四、世纪之交曲艺所面临的困惑与挑战 304

第四章 音乐 307

第一节 西乐东渐露端倪:学堂乐歌 308

一、乐歌之背景 308

二、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沈心工 310

三、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二——曾志忞 312

四、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三——李叔同 315

第二节 以美育代宗教: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 317

一、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 318

二、上海“国立音乐学院” 321

三、刘天华——将民族乐器带进高等学府的人 323

四、黄自——与萧友梅志同道合的音乐教育家 327

第三节 救亡图存:音乐社会功能的发扬光大 330

一、左翼音乐运动 331

二、抗日救亡与新音乐运动 33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聂耳 334

四、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337

第四节 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音乐不再轻松 34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音乐教育 342

二、表演与创作比翼齐飞 343

三、音乐理论建设 351

第五节 十年磨一戏:“样板戏”的音乐成就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音乐 356

一、京剧音乐现代化的成功尝试 358

二、钢琴协奏曲《黄河》 362

第六节 任尔东西南北风:改革开放以来的音乐发展 364

一、“通俗歌曲”的空前繁荣 364

二、“新潮派”在专业音乐创作领域的崛起 371

第五章 舞蹈 374

第一节 历史转折点上的新舞蹈 375

一、欧美舞风的传入与校园舞蹈的兴起 375

二、儿童歌舞表演活动与早期专业歌舞团体的建立 380

三、新舞蹈艺术运动与吴晓邦 383

四、红色歌舞与三大赤色跳舞明星 386

第二节 民主革命中的激情之舞 389

一、救亡与解放运动中的歌舞 389

二、“边疆舞”与戴爱莲、康巴尔汗 394

三、民族舞蹈文化的开拓 400

第三节 世纪中叶的舞蹈规模化建设 403

一、走向规模化与体系化的舞蹈建设 403

二、创作与表演的繁荣 405

三、“草原之子”贾作光及其他民族舞蹈家 410

第四节 社会变革中的舞风流转 412

一、民族舞蹈的复活与生机 412

二、舞蹈文化意识的苏醒 416

三、开放时代的舞蹈多样化 423

第六章 美术 432

第一节 绘画 432

一、20世纪的中国画 433

二、20世纪的中国油画 439

三、20世纪的中国版画 444

四、20世纪的中国年画、连环画和宣传画 448

五、20世纪的中国漫画 453

第二节 雕塑 457

一、世纪初期的雕塑 458

二、30年代至40年代的雕塑 460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雕塑 463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雕塑 467

一、20世纪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发展 474

第三节 工艺美术 474

二、传统工艺美术 481

三、现代工艺美术 484

四、民间工艺美术 489

第四节 书法 491

一、20世纪早期的中国书法 491

二、20世纪中期的中国书法 494

三、20世纪晚期的中国书法 497

第五节 建筑 500

一、20世纪中国建筑的特点 501

二、20世纪中国建筑的成就 502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叶杂技的变迁 511

一、游乐场所的出现 511

第七章 杂技 511

二、杂技班子的组织 513

三、特殊背景下的中外杂技交流 514

四、杂技之乡的贡献 517

五、延安的杂技活动 518

六、杂技节目的鱼龙混杂 519

第二节 新中国杂技的初步繁荣 520

一、杂技队伍青春焕发 521

二、创作推陈出新 523

三、风格百花齐放 527

四、技巧普遍提高 530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杂技的发展 534

一、创作演出的全面繁荣 535

二、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544

三、对外交流的蓬勃开展 547

第八章 电影电视 552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影视发展概览 552

一、尝试时期(1905—1923) 553

二、探索时期(1923—1937) 555

三、成熟时期(1937—1949) 558

四、新兴时期(1949—1959) 560

五、曲折时期(1959—1978) 562

六、兴盛时期(1978—1998) 565

第二节 现实主义:中国影视创作的主流 571

一、郑正秋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基础的奠定 572

二、左翼电影对现实主义主导地位的确立 574

三、40年代现实主义的丰富与发展 579

四、新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深化与扭曲 582

五、新时期影视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兴与面临的挑战 586

六、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精神 589

第三节 中国影视艺术探索演进的足迹 595

一、从狭窄单薄走向广阔厚实 596

二、从单调划一走向丰富多样 597

三、从亦步亦趋走向韵味独具 599

第四节 20世纪中国影视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600

一、辩证地对待影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600

二、辩证地对待影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602

三、辩证地对待影视艺术与市场的关系 603

四、辩证地对待影视的艺术性与娱乐性的关系 604

五、辩证地对待影视的艺术性与技术性的关系 606

六、辩证地对待影视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607

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大事记 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