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国城镇供水的发展历史 1
1.1 历史上的供水工程 1
1.1.1 水井 1
1.1.2 古代遗址中的水井 1
1.1.3 古代都城的水源 2
1.1.4 古代城市供水工程 3
1.1.5 古代净水技术 4
1.2 近代城市供水工程(1879~1949) 4
1.2.1 近代早期城市供水 4
1.2.2 近代城市水厂一览 5
1.3 中国城镇供水的发展阶段(1949~1985) 10
1.3.1 20世纪50年代城市供水发展 10
1.3.2 20世纪60~70年代城市供水发展 12
1.4 中国城镇供水的大发展大提高阶段 14
1.4.1 公共供水能力大幅度提高 14
1.4.2 建设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大型供水工程 15
1.4.3 供水水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水质检测力量得到很大加强 16
1.4.4 科技水平有了明显进步 16
1.4.6 法律和规章基本完善 19
1.4.7 节约用水成绩显著 19
1.4.5 学术活动空前活跃 19
第2章 1985年以来中国城镇公共供水的发展资料 20
2.1 历年全国城镇公共供水统计汇总表 20
2.2 历年全国城镇公共供水发展统计图 21
2.2.1 历年供水能力发展示意图 21
2.2.2 历年水厂发展示意图 21
2.2.3 历年供水总量趋势图 22
2.2.4 历年售水总量及用水分类图 22
2.2.5 历年城市供需比较图 23
2.2.6 历年城市用水人口示意图 23
2.2.9 城市供水管道长度示意图 24
2.2.7 城市用水普及率示意图 24
2.2.8 城市人均日用水量示意图 24
2.2.10 城市平均供水漏损率示意图 25
2.2.11 历年城市供水企业固定资产示意图 25
2.3 供水能力 26
2.3.1 全国城镇公共供水能力 26
2.3.2 城市公共供水能力 28
2.3.3 主要城市公共供水能力 30
2.4 供水水厂数 32
2.4.1 全国城镇公共供水水厂数 32
2.4.2 城市供水水厂数 34
2.4.3 主要城市供水水厂数 36
2.5.1 全国城镇公共供水与售水总量 38
2.5 供水总量与售水总量 38
2.5.2 城市供水总量与最高日水量 40
2.5.3 主要城市供水总量与最高日水量 42
2.5.4 城市售水总量及分类水量 44
2.5.5 主要城市售水总量及分类水量 46
2.6 城市用水普及率 48
2.6.1 城市用水人口与用水普及率 48
2.6.2 主要城市用水人口与用水普及率 50
2.7.1 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与生活用水量 52
2.7 城市人均用水量 52
2.7.2 主要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及生活用水量 54
2.8 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度(DN75以上) 56
2.8.1 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度 56
2.8.2 主要城市供水管道总长度 57
2.9 供水漏损率 58
2.9.1 全国城镇公共供水漏损率 58
2.9.2 主要城市供水漏损率 60
2.10 供水企业固定资产 62
2.10.1 城市供水企业固定资产 62
2.10.2 主要城市供水企业固定资产 64
2.11 2003年主要城市供水水价 66
2.12 全国历年城市供水情况(1978~2004) 67
第3章 中国城镇供水的主要企业、事业单位 68
3.1 主要供水企业 68
3.1.1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8
3.1.2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70
3.1.3 石家庄市供水总公司 70
3.1.4 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 71
3.1.5 长春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2
3.1.6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3
3.1.7 大连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74
3.1.8 上海市城市供水及市北、市南、浦东自来水有限公司 75
3.1.9 南京市自来水总公司 78
3.1.10 杭州市水业集团有限公司 79
3.1.11 宁波市自来水总公司 80
3.1.12 合肥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81
3.1.13 福州市自来水总公司 82
3.1.14 济南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82
3.1.15 青岛市海润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83
3.1.16 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84
3.1.17 武汉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85
3.1.18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 86
3.1.19 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87
3.1.20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88
3.1.21 南宁市自来水公司 89
3.1.22 海口市自来水公司 90
3.1.23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90
3.1.24 重庆市自来水公司 91
3.1.25 成都市自来水总公司 92
3.1.26 昆明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93
3.1.27 西安市自来水总公司 93
3.1.28 西宁市自来水总公司 94
3.1.29 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 95
3.1.30 乌鲁木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96
3.2 主要设计咨询单位 96
3.2.1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96
3.2.2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97
3.2.3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 98
3.2.4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99
3.2.5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99
3.2.6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00
3.2.7 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101
3.3.1 玉环净化集团 102
3.3 有关设备厂家 102
3.2.8 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2
3.3.2 台州中昌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103
3.3.3 浙江枫叶集团有限公司 103
3.3.4 开封仪表有限公司 104
3.3.5 湖州金洲集团有限公司 105
3.3.6 蒲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106
3.3.7 宁波市德安集团 106
3.3.8 浙江龙威消防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07
3.3.9 浙江电器成套控股集团公司 107
3.3.10 杭州山科电子技术开发公司 108
3.4.1 《中国给水排水》 109
3.4 主要刊物、网站 109
3.4.2 《给水排水》 110
3.4.3 《城镇供水》 110
3.4.4 中国水网 110
3.4.5 中国水星 111
3.5 主要博物馆 112
3.5.1 南通给水技术博物馆 112
3.5.2 北京节水展馆 113
3.5.3 杭州生命之源展览馆 113
3.5.5 上海自来水展示馆 114
3.5.4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114
4.1 水源取水技术 115
4.1.1 地下水取水 115
第4章 中国城镇供水的主要技术发展 115
4.1.2 固定式取水 116
4.1.3 移动式取水 118
4.1.4 引水工程 118
4.1.5 避咸蓄淡工程 120
4.2.1 水泵混合 121
4.2.2 管式静态混合器 121
4.2 常规水处理技术 121
4.2.3 机械混合 122
4.2.4 隔板絮凝池 123
4.2.5 折板絮凝池 123
4.2.6 栅条、网格絮凝池 124
4.2.7 机械絮凝池 124
4.2.8 平流沉淀池 125
4.2.9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 125
4.2.10 同向流斜板沉淀池 126
4.2.11 翼片斜板沉淀池 127
4.2.13 机械搅拌澄清池 128
4.2.12 波形斜板沉淀池 128
4.2.14 水力循环澄清池 129
4.2.15 脉冲澄清池与超脉冲澄清池 130
4.2.16 高密度沉淀池 132
4.2.17 辐流式沉淀池 132
4.2.18 旋流絮凝沉淀池 133
4.2.19 虹吸滤池 134
4.2.20 无阀滤池 135
4.2.21 移动冲洗罩滤池 136
4.2.23 双层滤料滤池 137
4.2.22 双阀滤池 137
4.2.24 三层滤料滤池 138
4.2.25 接触双层滤料滤池 138
4.2.26 气水反冲洗滤池 138
4.2.27 V型滤池 140
4.2.28 翻板滤池 141
4.2.29 水上一体化水厂 142
4.3 除铁、除锰、除藻技术 142
4.3.1 传统地下水除铁及除锰 142
4.3.2 生物固锰除锰技术 144
4.3.3 生物除铁除锰滤池 144
4.3.5 气浮法除藻 145
4.3.4 地下水回灌底层除铁 145
4.3.6 微滤机除藻 146
4.4 预处理技术 146
4.4.1 化学预氧化技术 147
4.4.2 生物预处理技术 149
4.5 深度处理技术 150
4.5.1 活性炭吸附工艺 151
4.5.2 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联用工艺 151
4.5.3 臭氧活性炭生物处理水厂实例 153
4.6.1 膜过滤技术 154
4.6 其他深度处理技术 154
4.6.2 膜过滤技术实例 155
4.6.3 微滤与超滤技术 155
4.6.4 纳滤技术 156
4.6.5 电渗析与反渗透技术 156
4.6.6 除氟技术 156
4.7 水处理药剂与消毒技术 157
4.7.1 硫酸铝 157
4.7.2 聚合氯化铝 158
4.7.3 三氯化铁 158
4.7.5 活化硅酸 159
4.7.4 聚丙烯酰胺 159
4.7.6 氯消毒(包括漂白粉) 160
4.7.7 漏氯吸收装置 160
4.7.8 氯胺消毒 161
4.7.9 次氯酸钠消毒 161
4.7.10 臭氧消毒 162
4.7.11 二氧化氯消毒 162
4.7.12 紫外线消毒 162
4.8.1 排泥水处理在我国的发展 163
4.8.2 排泥水处理工程的典型实例 163
4.8 水厂排泥水处理技术 163
4.8.3 排泥水浓缩技术 165
4.8.4 排泥水的脱水技术 165
4.8.5 排泥水污泥处置技术 165
4.9 输配水管道技术 166
4.9.1 非金属管材 166
4.9.2 金属管材 169
4.9.3 清管及喷涂技术 169
4.9.4 钢管的阴极保护 170
4.9.5 管网检漏技术 171
4.9.6 长距离输水工程技术 172
4.9.9 二次供水 173
4.9.7 非开挖定向穿越技术 173
4.9.8 过海管道的敷设 173
4.9.10 输配水泵站 174
4.10 自动控制与信息技术 175
4.10.1 水厂集散型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 175
4.10.2 SCADA系统 181
4.10.3 管网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184
4.10.4 水行业信息系统 185
5.1 国家基本法规 188
5.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88
第5章 中国城镇供水的主要法规、规范、规程 188
5.1.2 城市供水条例 196
5.1.3 其他 199
5.2 部级相关规范及标准 199
5.2.1 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 199
5.2.2 建设部关于修改的决定(建设部第132号令) 202
5.2.3 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6年7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卫生部第53号令发布) 204
5.2.4 关于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的意见(建城[2003]188号) 207
5.2.5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约用水和保证供水安全工作的通知(建城[2003] 171号) 208
5.3 供水企业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 210
5.3.1 水质标准 210
5.2.6 其他 210
5.3.2 水质检测方法 211
5.3.3 给水工程规范与标准 211
5.3.4 给水设备规范与标准 211
5.3.5 水处理药剂、材料 212
5.3.6 综合与其他 213
第6章 中国城镇供水主要科研成果及著作 214
6.1 主要科研成果(1985~1999年国家及建设部奖) 214
1985年 214
1986年 215
1989年 216
1987年 216
1988年 216
1990年 217
1991年 217
1992年 217
1993年 218
1994年 218
1995年 219
1996年 219
1998年 220
1999年 220
1997年 220
6.2 主要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221
6.3 论文、文章题选编(2004年前在《给水排水》与《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发表共1494篇) 233
6.3.1 设计与综合(212篇) 233
6.3.2 取水(50篇) 240
6.3.3 输配水(315篇) 242
6.3.4 预处理(64篇) 254
6.3.5 混凝(121篇) 257
6.3.6 沉淀(112篇) 262
6.3.7 过滤(162篇) 266
6.3.8 消毒(58篇) 272
6.3.9 清水池(6篇) 274
6.3.10 深度处理(190篇) 274
6.3.11 排泥水处理(30篇) 283
6.3.12 水质检验与水质标准(80篇) 284
6.3.13 自控(92篇) 287
第7章 中国城镇供水的协会与学会 291
7.1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291
7.2 各省(市)城镇供水协会 291
7.2.1 北京市城镇供水协会 291
7.2.2 天津市城镇供水协会 292
7.2.4 山西省城镇供水协会 293
7.2.3 河北省城镇供水协会 293
7.2.5 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供水协会 294
7.2.6 辽宁省城镇供水协会 295
7.2.7 吉林省城镇供水协会 295
7.2.8 黑龙江省供水协会 297
7.2.9 上海市供水行业协会 297
7.2.10 江苏省城镇供水协会 298
7.2.11 浙江省城市水业协会 299
7.2.12 安徽省城镇供水协会 300
7.2.13 福建省城建协会给排水分会 301
7.2.14 江西省供水专业委员会 302
7.2.15 山东省城镇供水协会 303
7.2.16 河南省城镇供水协会 303
7.2.17 湖北省城镇供水协会 305
7.2.18 湖南省城镇供水协会 305
7.2.19 广东省城镇供水协会 306
7.2.20 广西壮族自治区城镇供水协会 306
7.2.21 重庆市城镇供水协会 307
7.2.22 四川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308
7.2.23 贵州省城镇供水排水协会 309
7.2.24 云南省城镇供水协会 309
7.2.25 陕西省城镇供水协会 310
7.2.26 甘肃省城镇供水协会 311
7.2.27 宁夏回族自治区城镇供水协会 312
7.2.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城镇供排水协会 312
7.2.29 海南省供水协会 313
7.3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 314
7.4 行业主要专家 315
7.4.1 工程院院士 315
7.4.2 建设部专家 316
7.4.3 知名专家、学者 317
8.1 加强对水源水质的监测和预警 354
第8章 中国城镇供水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 354
8.2 加快水厂技术更新和改造,适应新标准的水质要求 355
8.2.1 水厂技术改造和更新的技术测定 355
8.2.2 选择合理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净水工艺 356
8.3 发展深度处理技术加快实际应用 357
8.3.1 提高臭氧发生率,实现设备国产化,促进O3—BAC技术应用 357
8.3.2 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增强活性炭去污效能,延长使用寿命 357
8.3.3 深入研究臭氧—活性炭技术的安全性 358
8.3.4 膜技术是给水处理的重大技术突破,应用前景看好 358
8.4 改善和优化消毒工艺 358
8.4.1 在确保消毒效果的前提下,控制副产物和生物可同化有机炭(AOC)的生成量 358
8.4.4 氯和氯胺消毒的技术发展 359
8.4.2 控制消毒前水的浊度,确保消毒剂的剩余量和水与消毒剂的充分接触时间 359
8.4.3 二氧化氯是替代氯消毒的良好选择 359
8.4.5 完善城镇供水消毒,提高供水安全性 360
8.5 增强管网效益提高供水安全性 360
8.5.1 降低漏损率 360
8.5.2 建立供水管网科学调度数学模型 360
8.5.3 保障管网水质安全 360
8.6 努力适应水质标准的不断提高 362
8.6.1 水质标准将在不断修订中发展 362
8.6.2 我国水质标准的发展展望 363
8.7 建立快速有效的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处理体系 365
8.8 提高供水节能节水技术 366
8.8.1 节能技术应用 366
8.7.1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366
8.7.3 供水技术保障措施 366
8.7.2 水源保护措施 366
8.8.2 减少水厂自用水量 367
8.9 发展区域供水 368
8.9.1 实行区域供水的优越性 369
8.9.2 区域供水的有关技术问题 369
主题词索引 370
主要参考文献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