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低渗透煤层气开采和增产理论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
1-2 煤层气开采理论和储层数值模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4
1-3 注气开采煤层气增产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7
第二章 低渗透煤层气流固耦合渗流的基本概念及力学定律 10
2-1 引言 10
2-2 多孔介质 10
2-2-1 储容性 10
2-2-2 渗透性 11
2-2-3 比表面积 12
2-2-4 孔隙结构 12
2-3 连续介质场 14
2-3-1 连续流体 14
2-3-2 连续多孔介质 16
2-4 流体的力学性质 17
2-4-1 流体的重量及重力势能 17
2-4-2 流体的质量和惯性力 17
2-4-3 流体的黏度和黏滞力 18
2-4-4 流体的可压缩性 19
2-5 多孔介质力学性质 20
2-5-1 多孔介质的压缩性 20
2-5-2 有效应力原理 21
2-5-3 煤岩应力应变全程曲线 22
2-5-4 煤岩变形破坏机制与强度准则 22
2-6 流固耦合渗流运动学基本概念 25
2-6-1 渗流速度 25
2-6-2 描述流体运动的拉格朗日法和欧拉法 26
2-6-3 物理量的质点导数和局部导数 28
2-7-1 达西定律 29
2-7 线性达西渗流规律 29
2-7-2 达西定律的适用范围 32
2-8 低渗透煤层中的渗流规律 33
2-8-1 低渗透煤层非达西渗流规律 33
2-8-2 低渗透气体渗流的滑脱效应 35
2-9 多相渗流基本知识 37
2-9-1 流体饱和度 37
2-9-2 界面张力和湿润性 38
2-9-3 毛管力 39
2-9-4 相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40
2-9-5 低渗透煤层气藏两相流非达西渗流定律 41
2-10 小结 41
3-2 煤层气的储层特征 42
3-2-1 煤的孔隙类型 42
第三章 煤层气的储层特征和储集、运移和产出机理 42
3-1 引言 42
3-2-2 煤的孔隙系统 43
3-2-3 煤层的渗透性 44
3-2-4 煤的内表面积 44
3-3 煤层气储集机理 46
3-3-1 溶解态储集机理 46
3-3-2 游离态储集机理 46
3-3-3 吸附气储集机理 47
3-4 煤层气运移和产出机理 54
3-4-1 煤层气的解吸机理 54
3-4-2 煤层气的扩散机理 55
3-4-3 煤层气的渗流机理 57
3-5 小结 59
第四章 低渗透煤层气、水两相流流固耦合模型及数值解法 60
4-1 引言 60
4-2 基本假设 60
4-3 煤储层双重介质结构 61
4-4 低渗透双重介质煤层气、水两相流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62
4-4-1 煤层甲烷解吸、扩散和渗流过程的气、水两相流流场控制方程 63
4-4-2 辅助方程和状态方程 65
4-4-3 煤岩体变形场控制方程 66
4-4-4 流场与变形场的耦合媒介 67
4-4-5 流场与变形场的定解条件 68
4-5 低渗透双重介质煤层气、水两相流流固耦合模型的数值解法 69
4-5-1 割理裂隙系统渗流场的有限差分数值解法 69
4-5-2 基质系统扩散项的有限差分数值解法 78
4-5-3 变形场有限元数值解法 79
4-6 三维双重介质煤层气藏流固耦合模型数值模拟程序设计 82
4-6-1 双重介质的空间离散化网格处理 83
4-6-2 程序设计结构和框图 83
4-7 小结 87
第五章 低渗透双重介质煤层气藏流固耦合理论的应用 88
5-1 引言 88
5-2 新集矿区地质概况 89
5-3 新集矿区储层基本特征 89
5-4 煤层气试验井气水产量曲线 93
5-5 试验区煤储层模拟 95
5-5-1 模拟区域和网格划分及主要参数 95
5-5-2 SX-02井和SX-03试井气、水产能预测 96
5-5-3 单井开采耦合与非耦合储层压力、饱和度、浓度和产能变化规律 98
5-5-4 两井联合开采耦合与非耦合储层压力等量变化规律及井间干扰 104
5-5-5 耦合与非耦合引起储层压力等量变化规律差异的机理分析 110
5-5-6 井群开采布井间距对产能等量的影响 110
5-5-7 扩散系数和渗透率对产能的影响 117
5-5-8 启动压力和滑脱效应对产能的影响 119
5-6 小结 121
第六章 注气开采煤层气增产机理的数值模拟及其应用 123
6-1 引言 123
6-2 二氧化碳和煤层甲烷的置换驱替实验 124
6-2-1 样品制备 124
6-2-2 测量仪器 124
6-2-3 实验的主要结果 125
6-3-1 基本假设和气体混合物浓度速度流动物理量的定义 127
6-3 注气开采煤层气多组分流体流固耦合模型的建立 127
6-3-2 基质系统多组分气体的扩散控制方程 128
6-3-3 割理裂隙系统多组分气、水两相流流固耦合模型控制方程 129
6-3-4 辅助方程 129
6-3-5 定解条件 130
6-4 五井布置注气增产机理及规律的数值模拟 131
6-4-1 模拟范围和布井方式及参数的确定 131
6-4-2 储层压力和水饱和度变化规律 131
6-4-3 基质孔隙系统煤层甲烷浓度变化规律 135
6-4-4 基质孔隙系统煤层CO2浓度和裂隙系统CO2饱和度变化规律 137
6-4-5 注气前后产能的变化规律 141
6-4-6 注气开采煤层气和石油增产机理的主要差异 143
6-5 小结 144
第七章 结论 145
参考文献 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