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关于方志学问题 1
一、方志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1
二、方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一)对方志理论的研究 2
(二)对方志应用的研究 3
(三)对方志学发展史的研究 3
(四)对方志事业的研究 3
第二节 关于中国近代方志学问题 4
一、中国近代方志学的涵义 4
二、中国近代方志学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8
第三节 关于中国近代方志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问题 15
一、中国近代方志学的研究对象 15
二、中国近代方志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 16
第四节 关于中国近代方志学的研究方法问题 18
第二章 晚清时期的方志学 22
第一节 晚清时期方志学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 23
一、内忧外患相互交织,民众斗争风起云涌 23
二、新政举措相继施行,社会现象日益丰富 27
三、欧风东渐观念转化,思想文化开始松禁 30
四、学术文化倡行致用,破旧立新始成潮流 32
五、方志之学初始建立,方志编研盛极渐衰 35
第二节 晚清时期方志学的发展 36
一、晚清时期方志编修的发展 36
(一)晚清时期方志编修情况 36
(二)晚清时期方志编修的特点 47
(一)结撰出一批方志理论研究之作 56
二、晚清时期方志理论研究的发展 56
(二)增强了修志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8
(三)深化了理论探讨研究 60
三、晚清时期方志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70
(一)方志整理学研究方面 71
(二)方志目录学研究方面 73
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方志学 75
第一节 民国时期方志学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 76
一、社会政局动荡未止,兵事战乱纷扰不断 76
二、中国社会国体嬗变,民众观念驰禁更新 77
三、新兴史学倡导影响,传统志观面临变革 78
四、多种学科日趋增析,综合文化波及志学 83
五、方志编修余热尚存,承续修志倡令不已 85
(一)民国各段时期地方志的编修状况 86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方志学的发展 86
一、民国时期地方志编修的发展 86
(二)民国时期地方志编修成果 102
(三)民国时期地方志的变革 111
二、民国时期方志学理论研究的深化 126
(一)方志学理论研究成果空前 127
(二)方志基本理论研究的发展与创新 135
(三)方志编纂理论研究的深化与完善 139
三、民国时期方志学各分支学科的形成 151
(一)方志目录学的创立 151
(二)方志整理学的发展 160
(三)方志史料学的建立 165
(四)方志学发展史学的产生 170
第四章 近代方志学家及其成就择述 173
第一节 近代方志学家与方志纂修成果 174
一、杨笃与其方志纂修硕果 174
二、余绍宋与《龙游县志》 177
三、黄炎培与《川沙县志》 180
第二节 近代方志学家与方志学理论成果 184
一、王棻与其方志学理论 184
二、梁启超与《方志学》 187
三、李泰芬与《方志学》 195
四、傅振伦与《中国方志学通论》 200
五、王葆心与《方志学发微》 205
六、甘鹏云与《方志商》 207
七、黎锦熙与《方志今议》 209
八、寿鹏飞与《方志通义》 212
九、吴宗慈与其方志学理论 214
第五章 中国近代方志资料的研究与利用 217
第一节 近代方志资料的丰富 218
一、近代方志资料丰富的原因 218
(一)中国近代地方志数量之可观 218
(二)志书的记述内容愈益丰富 219
二、近代方志蕴藏着多方面的历史资料 225
(一)天文气象方面的资料 226
(二)地理水文方面的资料 227
(三)政治方面的资料 228
(四)经济方面的资料 228
(五)军事方面的资料 231
(六)文化艺术方面的资料 232
(七)教育科技方面的资料 233
(八)社会风物习俗方面的资料 235
(九)民族宗教方面的资料 236
(十)自然灾害方面的资料 237
(十一)名胜古迹方面的资料 238
(十二)人物事迹方面的资料 239
第二节 近代方志资料的特点 240
一、近代方志资料的时代性 241
二、近代方志资料的详尽性 242
三、近代方志资料的实用性 246
四、近代方志资料的科学性 247
第三节 近代方志资料的局限性 248
二、近代方志资料存有记述荒诞问题 249
一、近代方志资料存有思想观念问题 249
三、近代方志资料存有疏忽舛误问题 250
四、近代方志资料存有断层状况 251
第四节 近代方志资料的运用 251
一、将近代方志资料汇辑成专题资料书 251
二、将近代方志资料直接应用于各科学术研究中 254
三、将近代方志资料信息服务于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 257
第五节 近代方志资料运用中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258
一、运用近代方志资料时,必须坚持以马列的基本观点作指导 258
二、运用近代方志资料时,要注意基本立场 261
三、运用近代方志资料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61
四、运用近代方志资料时,要进行认真的考辨 263
后记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