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田野作业过程 1
第一节 对苗族建筑兴趣的起点 1
仪式的吸引 1
从苗语语意中感悟 5
第二节 真正意义的田野调查 7
黔东北、湘西、渝东南苗族现实态的建筑 7
黔东南州苗族现实态的建筑 21
六盘水、毕节、安顺等地苗族现实态的建筑 40
第三节 在苗族建筑之外所做的调查 55
屯堡建筑 55
布依族建筑 58
侗族建筑 59
第四节 田野调查工作中的领悟 60
第二章 关于解析工具——文化活体理论 63
第一节 文化活体的概念 65
第二节 人类学依托的“定律”问题 73
第三节 文化活体的混沌状态 80
第四节 文化活体的常态、非常态与事件锁定 85
第五节 文化活体理论的可靠性 88
第三章 建造过程中的文化意蕴 94
第一节 建造过程 94
选址的仪式与要求 95
材料的选择 106
参与修建者的确定 111
建造过程中的礼仪 114
竣工仪式 123
附属建筑的建造 127
第二节 形制与结构 138
房屋开间与高度的关系 139
主屋与附属建筑的关系 145
选择材料与使用要求的关系 149
第三节 空间功能设置 154
祖先、神灵的空间 154
牲畜的空间 155
人居住的空间 155
户外活动空间 156
第四节 修缮与装饰 157
修缮 157
修缮的材料 159
修缮过程中的文化分析 161
装饰 161
装饰图案的寄意分析 167
第四章 使用过程的旨趣背景 173
第一节 生活理念在房屋空间利用中的投影 174
追求生活便利的空间分配 174
精神需求下的空间分配 179
系统管理下的空间分配 183
第二节 生存经验在空间利用中的投影 185
凭借建筑物做掩护的作战经验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185
资源利用的经验对房屋空间结构的影响 188
对历史的注解与对未来的期望 193
第三节 村寨布局同族群情感结构的映射关系 194
簇拥与族群凝聚力量的关系 194
接近消失的城池与特殊的秩序意识 195
建筑文化中的族群合力结构 199
第一节 现存范式中的文化叠垒关系 202
发生学意义上的文化母本 202
第五章 叠垒在建筑之内的文化关系解析 202
汉族建筑文化活体的嵌入 208
与生活环境变迁相应的文化叠层 218
第二节 巢居与穴居的特征文化因子 219
对建筑构件的情感与力的关系 221
空间构造方式与安全理念的逻辑关系 222
使用空间扩展的规则 230
布局中的非对称性簇拥 232
第三节 主题建筑与功能建筑 245
北方汉族建筑文化的主题要素 245
苗族建筑文化的主题要素 251
形态的象征意向 252
第四节 主题必然衍生的格局 252
结构与生存及生产生活经验的关系 255
第五节 苗族建筑文化正在发生的变化 256
空间利用方式的变化 256
特征建筑语汇意义的变化 257
第六章 衍生在建筑之外的文化关系解析 261
第一节 巢居生境的崇拜逻辑 261
鸟崇拜与树崇拜 262
鸟与树的生命特性同繁衍文化的映射关系 277
鸟与树崇拜模塑的艺术旨趣倾向 282
第二节 巢居与族群巫卜知识核心结构的关系 286
鸟的神性与苗族巫文化的基础逻辑 287
巫卜知识与天地日月运行的关系与逻辑 290
巫器与鸟及植物的关系 294
第三节 龙凤崇拜与原始居住形态的混沌关联 296
崇拜物“复杂美丽”的“吸引子”之核心 296
龙凤文化的结点 298
第四节 苗族关于生命认知逻辑与树、鸟的混沌关联 299
生命的植物形态衍生的生死逻辑 299
生命的生成与终结同鸟和树的关联 303
附录 306
参考文献 313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