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 治则治法与针灸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曹洪欣,刘保延总主编;李剑,曾召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1743695
  • 页数:371 页
图书介绍:《中国中医药学术语集成》收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基础词库的词条,其中“诊治法与针灸学分册”,约5000词条,100万字。现已编辑完毕,准备出版。

一针两穴 1

一指禅功 1

一画 1

一区 1

一向 1

一合 1

一妄 1

一如 1

一念 1

一贯 1

一逆 1

一真 1

一乘 1

一二三 1

一三五 1

一三昧 1

一夫法 1

一噫穴 1

一阳初动 1

一进三退 1

二跷 2

二合 2

一扇门穴 2

一窝风穴 2

一源三歧 2

一人整复法 2

一吸数呼法 2

一指定三关 2

一指禅推法 2

一垫固定法 2

一日六十六穴法 2

一指禅推印堂法 2

一指禅推神庭法 2

一指禅偏峰推法 2

二画 2

二区 2

二垫固定法 3

二指持针法 3

二白穴 3

二交穴 3

二间穴 3

二陵穴 3

二十七气 3

二十八脉 3

二十椎穴 3

二龙戏珠 3

二补一泻 3

二纲六变 3

二泻一补 3

二指击法 3

二扇门穴 3

二趾上穴 3

二人上马穴 3

二日一取之 3

十二皮部 4

十二手法 4

二十二椎旁穴 4

二十七气所行 4

二十四气导引坐功 4

十全 4

十问 4

十脉 4

十一脉 4

十二禁 4

十王穴 4

十六部 4

十四经 4

十宣穴 4

十二井穴 4

十三指形 5

十七椎穴 5

十二刺法 5

十二经水 5

十二经穴 5

十二经别 5

十二经脉 5

十二经筋 5

十二重楼 5

十二段锦 5

十二俞穴 5

十二原穴 5

十二指肠耳穴 6

十三太保气功 6

十三鬼穴 6

十五络穴 6

十五络脉 6

十六郄穴 6

十六段锦 6

十六络脉 6

十四经穴 6

十四络脉 6

十二经之海 6

十二经气街 6

十二经动脉 6

十二经标本 6

十二经脉根结 6

十二经脉流注 6

十二经遍诊法 6

八虚 7

八要 7

十二原出于四关 7

十二经脉病症辨证 7

十二经脉表里相合关系 7

十二经脉脏腑属络关系 7

十二经证治主客原络配穴法 7

丁桂散灸 7

七诊 7

七星针 7

七损八益 7

七星针疗法 7

七颈椎旁穴 7

八纲 7

八法 7

八定 7

八椎下穴 8

八卦配偶 8

八触 8

八溪 8

八风穴 8

八字桩 8

八邪穴 8

八华穴 8

八会穴 8

八关穴 8

八卦功 8

八段锦 8

八曜穴 8

八髎穴 8

八纲辨证 8

儿科诊法 9

入里出表 9

八针一罐法 9

八宝莲花功 9

八脉交会穴 9

八洞吐纳功 9

八仙逍遥蒸气灸 9

八脉八穴配穴法 9

人经 9

人中穴 9

人迎穴 9

人迎脉 9

人中针法 9

人经不同 9

人痘接种 9

人迎寸口诊法 9

人工中药月经周期 9

入静 9

三部 10

三宝 10

九针 10

九候 10

九刺法 10

九六补泻 10

九连环穴 10

九针之玄 10

九针之宜 10

九曲中府穴 10

九序永生功 10

三画 10

三元 10

三区 10

三合 10

三关 10

三法 10

三商穴 11

三接式 11

三调 11

三才穴 11

三才法 11

三合式 11

三关穴 11

三阳穴 11

三阴穴 11

三里穴 11

三角窝 11

三间穴 11

三刺法 11

三变刺 11

三圆功 11

三圆式 11

三源气功 12

三焦辨证 12

三棱针 12

三焦点 12

三管穴 12

三十六门 12

三因制宜 12

三华聚顶 12

三阳络穴 12

三阴交穴 12

三进一退 12

三指捏法 12

三角灸穴 12

三部诊法 12

三焦耳穴 12

三焦俞穴 12

三阴三阳之离合 13

三部九候诊法 13

三人整复法 13

三快针刺术 13

三线放松法 13

三垫固定法 13

三部配穴法 13

三棱针刺法 13

三焦经穴位 13

三百九十七法 13

三百六十五节 13

三百六十五穴 13

三百六十五会 13

三百六十五络 13

三角针埋线法 13

下取 14

下气 14

三八结扎埋线疗法 14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 14

三十六式天罡指穴法 14

干针 14

干浴 14

干火法 14

土法 14

土郁夺之 14

下 14

下1 14

下2 14

下3 14

下4 14

下5 14

下6 14

下之 14

下巨虚穴 15

下中极穴 15

下乳 15

下法 15

下丹田 15

下合穴 15

下关穴 15

下降期 15

下俞穴 15

下都穴 15

下脘穴 15

下椎穴 15

下鹊桥 15

下腰穴 15

下廉穴 15

下髎穴 15

下焦辨证 16

下焦俞穴 16

下手八法 16

下风池穴 16

下百劳穴 16

下曲骨穴 16

下字灸穴 16

下极俞穴 16

下扶突穴 16

下者举之 16

下昆仑穴 16

下侠白穴 16

下肢耳穴 16

下肢抖法 16

下承山穴 16

下胎毒法 16

下屏耳穴 16

下病上取 16

大门穴 17

大药 17

下颌耳穴 17

下睛明穴 17

下腭耳穴 17

下腹耳穴 17

下燥治血 17

下耳背耳穴 17

下耳根耳穴 17

下合治六腑 17

下针十四法 17

下者不以偶 17

下垂点耳穴 17

下屏尖耳穴 17

下关下五分穴 17

下肢经外穴位 17

大针 17

大泻 17

大经 17

大赫穴 18

大敦穴 18

大巨穴 18

大包穴 18

大肠点 18

大迎穴 18

大杼穴 18

大轮穴 18

大泻刺 18

大经隧 18

大钟穴 18

大炷灸 18

大都穴 18

大陵穴 18

大椎穴 18

大雁功 18

大拇指头穴 19

大肠病辨证 19

大横穴 19

大天心穴 19

大肠耳穴 19

大肠经穴 19

大肠俞穴 19

大补大泻 19

大补元气 19

大补真阴 19

大周天功 19

大骨空穴 19

大便难穴 19

大接经法 19

大蒜疗法 19

大肠经穴位 19

上取 20

上之 20

大鱼际揉法 20

大指甲根穴 20

大趾甲下穴 20

大雁六字功 20

大指节横纹穴 20

万里穴 20

寸口 20

寸平穴 20

寸关尺 20

寸口诊法 20

上1 20

上2 20

上3 20

上4 20

上5 20

上6 20

上巨虚穴 21

上下相会 21

上法 21

上升期 21

上丹田 21

上关穴 21

上守神 21

上附上 21

上明穴 21

上星穴 21

上都穴 21

上脘穴 21

上鹊桥 21

上廉穴 21

上腭穴 21

上溪穴 21

上髎穴 21

上八风穴 21

上病下取 22

上屏耳穴 22

上牙痛穴 22

上风市穴 22

上耳根穴 22

上曲泉穴 22

上曲池穴 22

上血海穴 22

上后溪穴 22

上字灸穴 22

上阳关穴 22

上迎香穴 22

上者上之 22

上肢耳穴 22

上肢抖法 22

上肢点穴 22

上举通臂 22

口耳穴 23

口温 23

上焦辨证 23

上颌耳穴 23

上睛明穴 23

上骱手法 23

上腭耳穴 23

上腹耳穴 23

上廉泉穴 23

上龈里穴 23

上燥治气 23

上三阴交穴 23

上工治未病 23

上下配穴法 23

上耳背耳穴 23

上耳根耳穴 23

上肢经外穴位 23

口寸 23

久痨穴 24

久持 24

口禾髎穴 24

口针疗法 24

口腔内复位法 24

口腔外复位法 24

口腔保健疗法 24

巾针 24

山根穴 24

山楂灸 24

山栀生姜灸 24

川芎灸 24

川椒饼灸 24

川槿皮灸 24

凡腾气功 24

女膝穴 25

女丹田 25

久持索然 25

久留而视 25

亡阳证辨证 25

亡阴证辨证 25

已刺勿内 25

已刺勿饥 25

已刺勿劳 25

已刺勿饱 25

已刺勿怒 25

已刺勿渴 25

已刺勿醉 25

已刺必熨 25

卫分证辨证 25

卫气营血辨证 25

习以平惊疗法 25

女丹功 25

小肠俞穴 26

小肠点穴 26

小药 26

小逆 26

小络 26

小夹板 26

小江穴 26

小肠经 26

小肠点 26

小炷灸 26

小眉刀 26

小海穴 26

小儿指纹 26

小儿脉诊 26

小儿推拿 26

小天心穴 26

小肠耳穴 26

小肠点1穴 27

小儿察色法 27

小周天功 27

小茴香灸 27

小指节穴 27

小指尖穴 27

小骨空穴 27

小掘进穴 27

小趾尖穴 27

小清明穴 27

小腿耳穴 27

小横纹穴 27

小儿听声法 27

小儿针疗法 27

小儿鸡胸穴 27

小儿食痫穴 27

小儿疳痢穴 27

小儿睡惊穴 27

飞金走气 28

飞针刺入 28

小肠病辨证 28

小指爪纹穴 28

小眉刀刺法 28

小儿针挑疗法 28

小儿捏脊疗法 28

小儿割掌疗法 28

小大不利治其标 28

小儿口腔挑刺疗法 28

小儿蒂丁指压疗法 28

飞法 28

飞退 28

飞推 28

飞入法 28

飞扬穴 28

子午流注法 29

子午捣臼法 29

飞经走气 29

飞腾八法 29

马氏点穴 29

马钱子灸 29

马衔铁针 29

马礼堂养气功 29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 29

子肠穴 29

子宫穴 29

子午八法 29

子午流注 29

子午补泻法 29

开音 30

开胃 30

子母补泻法 30

子母配穴法 30

子宫出血穴 30

子午流注推拿 30

子骨找母骨法 30

子宫(精宫)耳穴 30

子午流注纳子法 30

子午流注纳甲法 30

四画 30

丰隆穴 30

王不留行贴压 30

王松龄养生气功 30

开 30

开法 30

开窍通闭 31

开窍泄浊 31

开窍 31

开提 31

开痞 31

开天门 31

开闭法 31

开关法 31

开郁法 31

开鬼门 31

开璇玑 31

开口取之 31

开达膜原 31

开关涌吐 31

开郁降气 31

开金针法 31

天灵穴 32

天听穴 32

开胸阴阳 32

开阖补泻 32

开噤通关 32

开智明目功 32

井穴 32

井荥穴 32

井主心下满 32

天灸 32

天忌 32

天井穴 32

天心穴 32

天冲穴 32

天池穴 32

天柱骨穴 33

天顶耳穴 33

天枢穴 33

天府穴 33

天宗穴 33

天柱穴 33

天泉穴 33

天突穴 33

天祖功 33

天容穴 33

天窗穴 33

天鼎穴 33

天溪穴 33

天聪穴 33

天牖穴 33

天髎穴 33

无逢其冲 34

无药艾条 34

天南星灸 34

天瞿旁穴 34

天门入虎口 34

天星十一穴 34

天星十二穴 34

天竺国按摩法 34

无名穴 34

无字功 34

无根苔 34

无盛盛 34

无虚虚 34

无与肉裹 34

无失俞理 34

无名奇穴 34

无刺大怒 34

无刺大醉 34

五合 35

五过 35

无瘢痕灸 35

无刺大饥人 35

无刺大劳人 35

无刺大渴人 35

无刺新饱人 35

无痛进针器 35

无刺浑浑之脉 35

无刺熇熇之热 35

无刺漉漉之汗 35

元神 35

云门穴 35

木针 35

木来泄土 35

木郁达之 35

五区 35

五风 35

五夺 35

五枢穴 36

五灵穴 36

五色 36

五决 36

五刺 36

五法 36

五治 36

五经 36

五脉 36

五阅 36

五禁 36

五十动 36

五十营 36

五处穴 36

五邪刺 36

五色诊 36

五倍子蒸气灸 37

五十而复大会 37

五虎穴 37

五变刺 37

五禽戏 37

五输穴 37

五十九刺 37

五夺禁刺 37

五色主病 37

五经纹穴 37

五柱灸穴 37

五指节穴 37

五倍子灸 37

五脏之俞 37

五脏化液 37

五脏俞穴 37

五输配穴法 37

太冲穴 38

太白穴 38

五脏六腑之海 38

支正穴 38

支沟穴 38

支气管耳穴 38

不容穴 38

不显著型 38

不可挂以发 38

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38

太阳 38

太阴 38

太乙穴 38

太乙针 38

太上清静真功 39

太极磨子手 39

太阳穴 39

太阳经 39

太阴穴 39

太阴经 39

太阴脉 39

太极步 39

太极拳 39

太渊穴 39

太溪穴 39

太阳为开 39

太阳耳穴 39

太阴为开 39

太阴跷穴 39

太极内功 39

太极气功 39

太极掌功 39

切诊 40

牙痛点耳穴 40

太阳病症辨证 40

太阴病症辨证 40

太乙金门先天气功 40

巨针 40

巨刺 40

巨阳穴 40

巨骨穴 40

巨觉穴 40

巨阙穴 40

巨髎穴 40

巨针疗法 40

巨阙俞穴 40

牙耳穴 40

牙咬穴 40

牙痛点 40

牙痛奇耳穴 40

止呕穴 41

止脱 41

切法 41

切脉 41

切开疗法 41

切而转之 41

切而散之 41

切开埋线法 41

切开挂线疗法 41

支法 41

止吐 41

止血 41

止汗 41

止观 41

止念 41

止泻 41

止咳 41

止息 41

止惊 41

少商穴 42

少海穴 42

止泻穴 42

止血安胎 42

止血定痛 42

止咳平喘 42

止咳祛痰 42

止痛点耳穴 42

止血补气固脱 42

少阳 42

少阴 42

少冲穴 42

少阳经 42

少阴经 42

少阴脉 42

少府穴 42

少泽穴 42

中枢穴 43

中刺激 43

少阳为枢 43

少阳维穴 43

少阴为枢 43

少林五藏功 43

少阳病症辨证 43

少阴病症辨证 43

少林武术气功 43

少林内劲一指禅 43

日月穴 43

日光灸 43

日一取之 43

日二取之 43

中取 43

中气法 43

中冲穴 43

中极穴 43

中髎穴 44

中魁穴 44

中府穴 44

中注穴 44

中闸穴 44

中空穴 44

中封穴 44

中矩穴 44

中泉穴 44

中庭穴 44

中都穴 44

中接穴 44

中脘穴 44

中商穴 44

中渚穴 44

中渎穴 44

中国自控气功 45

中华道德气功 45

中风七穴 45

中医疗法 45

中医治法 45

中枢耳穴 45

中药外敷 45

中指节穴 45

中焦俞穴 45

中焦辨证 45

中腹耳穴 45

中膂俞穴 45

中风不语穴 45

中耳背耳穴 45

中华太一功 45

中国形悟功 45

中国静如功 45

中国慧莲功 45

中指同身寸 45

中国炎黄七星功 46

中国周天命门功 46

中国奇门功法 46

中国科学气功 46

中国慈舟气功 46

中药蒸气吸入 46

中华玉目阳明功 46

中华自然通灵功 46

中华导引混元功 46

中华形意养生功 46

中华养生益智功 46

中华神功铁布衫 46

中国八卦如意功 46

中国五龙内功术 46

中国武当中和功 46

内关穴 47

内三合 47

中国道家虚灵功 47

中满者泻之于内 47

中国仙祖慧元气功 47

中国通圣慧灵气功 47

中医诊断仪器与技术 47

中国古代九宫图气功 47

中华人能气功普修K部功 47

中国道佛型密宗神掌气功 47

内功 47

内托 47

内观 47

内取 47

内治 47

内经 47

手支法 48

手经 48

内呼吸 48

内太冲穴 48

内耳耳穴 48

内至阴穴 48

内阳池穴 48

内针之理 48

内迎香穴 48

内刺五脏 48

内昆仑穴 48

内分泌耳穴 48

内踝前下穴 48

内功推拿疗法 48

内生殖器耳穴 48

毛刺 48

毛脉 48

毛茛灸 48

毛脉合精 48

手足髓孔 49

手穴推拿 49

手心穴 49

手托法 49

手阴阳 49

手拽法 49

手捻针 49

手提法 49

手踝穴 49

手三阳经 49

手三阴经 49

手三里穴 49

手之六阳 49

手之六阴 49

手五里穴 49

手太阳穴 49

手太阴经筋 50

手太阴肺经 50

手针疗法 50

手针麻醉 50

手法行针 50

手法运针 50

手法复位 50

手法辨脓 50

手逆注穴 50

手翻托法 50

手太阳经别 50

手太阳经筋 50

手太阳标本 50

手太阳络脉 50

手太阴经别 50

手阳明经筋 51

手阳明经别 51

手太阴标本 51

手太阴络脉 51

手少阳经别 51

手少阳经筋 51

手少阳标本 51

手少阳络脉 51

手少阴心经 51

手少阴经别 51

手少阴经筋 51

手少阴标本 51

手少阴络脉 51

手少阳三焦经 52

手太阴肺经穴 52

手阳明标本 52

手阳明络脉 52

手两边拉法 52

手足小指穴 52

手指比量法 52

手指补泻法 52

手厥阴经别 52

手厥阴经筋 52

手厥阴标本 52

手厥阴络脉 52

手摸心会法 52

手太阳小肠经 52

手太阳、手少阴经别 53

手之三阴从脏走手 53

手少阴心经穴 53

手阳明大肠经 53

手厥阴心包经 53

手掌后臂间穴 53

手太阳小肠经穴 53

手少阳三焦经穴 53

手阳明大肠经穴 53

手足大指爪甲穴 53

手厥阴心包经穴 53

手掌后白肉际穴 53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53

气穴穴 54

气功学 54

手少阳、手厥阴经别 54

手阳明、手太阴经别 54

气功 54

气会 54

气关 54

气池 54

气针 54

气宜 54

气街 54

气感 54

气门穴 54

气中穴 54

气化神 54

气户穴 54

气血两清 55

气血双补 55

气冲穴 55

气舍穴 55

气海穴 55

气堂穴 55

气喘穴 55

气鼓法 55

气端穴 55

气入针出 55

气功纠偏 55

气功疗法 55

气功按摩 55

气功研究 55

气功点穴 55

气功原理 55

气穴为宝 55

气至病所 55

气分证辨证 56

气管耳穴 56

气血治法 56

气血辨证 56

气会膻中 56

气色门户 56

气阴双补 56

气针疗法 56

气沉丹田 56

气纳三焦 56

气贯丹田 56

气神调匀 56

气病辨证 56

气海俞穴 56

气海募穴 56

气营两清 56

气感反应 56

长谷穴 57

长脉 57

气功功能态 57

气涩则出迟 57

气滑即出疾 57

气血津液辨证 57

气血痰食辨证 57

升阳 57

升提 57

升压点 57

升可去降 57

升阳益胃 57

升清固涩 57

升清降浊 57

升提中气 57

升压点1耳穴 57

升压点2耳穴 57

长针 57

化浊利耳 58

化毒成脓 58

长强穴 58

长针疗法 58

长白山气功 58

仆参穴 58

化饮 58

化斑 58

化湿 58

化痰 58

化气利水 58

化气利湿 58

化饮平喘 58

化饮宁心 58

化饮宽胸 58

化饮解表 58

化瘀宽心 59

化瘀宣肺 59

化湿行气 59

化湿和中 59

化湿和营 59

化湿降浊 59

化湿醒脾 59

化瘀止血 59

化瘀止痛 59

化瘀生新 59

化瘀利水 59

化瘀明目 59

化瘀和胃 59

化瘀养肝 59

化瘀养胃 59

化痰消瘿 60

化痰消食 60

化瘀宽胸 60

化瘀消肿 60

化瘀消积 60

化瘀通脑 60

化瘀理脾 60

化瘀清热 60

化瘀疏肝 60

化痰开窍 60

化痰止咳 60

化痰平喘 60

化痰降气 60

化痰宣肺 60

从湿论治 61

从胆论治 61

化痰通络 61

化痰散结 61

化痰解毒 61

爪法 61

爪切法 61

爪摄法 61

从卫取气 61

从心论治 61

从外测内 61

从阳引阴 61

从阴引阳 61

从肝论治 61

从者反治 61

从肾论治 61

从肺论治 61

从荣置气 61

反证法辨证 62

反佐法 62

从瘀论治 62

从痰论治 62

从脾胃论治 62

分肉 62

分刺 62

分法 62

分推法 62

分阴阳法 62

分消上下 62

分消走泄 62

分清降浊 62

分筋手法 62

反 62

反治 62

风溪耳穴 63

风齿痛穴 63

公孙穴 63

乏感传期 63

月经病诊法 63

丹田 63

丹风摇头 63

丹凤摇尾 63

风关 63

风门穴 63

风市穴 63

风池穴 63

风岩穴 63

风府穴 63

风痱穴 63

六华穴 64

六腑 64

风湿线耳穴 64

凤凰展翅 64

凤凰鼓翅 64

凤凰单展翅 64

乌梅灸 64

乌蛇皮灸 64

勾法 64

勾点法 64

勾揉法 64

六区 64

六合 64

六变 64

六律 64

六脉 64

方刺之时 65

文王气功 65

六阳脉 65

六阴脉 65

六总穴 65

六筋穴 65

六腧穴 65

六缝穴 65

六十六穴 65

六之灸穴 65

六字气诀 65

六经标本 65

六经辨证 65

六颈椎旁穴 65

六腑下合穴 65

文火 65

文台 65

心耳穴 66

心包经 66

斗肘穴 66

斗肘走气 66

火针 66

火逆 66

火起 66

火候 66

火罐 66

火罐法 66

火针疗法 66

火郁发之 66

火珠耀日 66

火柴头灸 66

火烙疗法 66

计数法 66

心经 66

心点 66

引手 67

尺泽穴 67

心俞穴 67

心合小肠 67

心经穴位 67

心病治法 67

心病辨证 67

心目三天明 67

心包经穴位 67

心灵莲花功 67

心脏点耳穴 67

心肝血虚证辨证 67

心肾不交证辨证 67

心肾阳虚证辨证 67

心肺气虚证辨证 67

心脾气血两虚证辨证 67

尺脉 67

以右治左 68

以左治右 68

引气 68

引法 68

引火法 68

引伸法 68

引气归元 68

引火归原 68

引而竭之 68

引经报使 68

引流疗法 68

引气闭息功 68

引水上天河 68

巴豆灸 68

巴豆霜灸 68

巴豆酒蒸气灸 68

以井为始 68

以火补之 68

以火泻之 68

双手推进法 69

双手进针法 69

以时为齐 69

以补开塞 69

以经取之 69

以毒攻毒 69

以痛为腧 69

以情胜情疗法 69

以进针速度分法 69

以进针器具分法 69

以刺入术式分法 69

双向性 69

双盘膝 69

双手抓空 69

双凤展翅 69

双龙摆尾 69

双屈髋法 69

水底捞月 70

水针麻醉 70

双踝悬吊法 70

双指O环试验 70

双手缓慢捻进法 70

水针 70

水灸 70

水罐 70

水分穴 70

水沟穴 70

水泉穴 70

水突穴 70

水道穴 70

水罐法 70

水上气功 70

正色 71

正 71

水郁折之 71

水俞五十七穴 71

孔最穴 71

毋犯胃气 71

五画 71

玉田穴 71

玉枕穴 71

玉泉穴 71

玉堂穴 71

玉液穴 71

玉门头穴 71

未病先防 71

击法 71

击天磬 71

击探天鼓 71

去菀陈莝 72

去毒生肌 72

正治 72

正经 72

正念 72

正骨 72

正子时 72

正营穴 72

正坐取之 72

正骨八法 72

正骨工具 72

正骨手法 72

正骨按摩 72

正副夹缚法 72

功能复位 72

去爪 72

艾灸补泻 73

艾灸疗法 73

甘载穴 73

甘遂灸 73

甘守津还 73

甘凉养阴 73

甘寒生津 73

甘寒滋润 73

甘温清热 73

艾斗 73

艾条 73

艾炷 73

艾绒 73

艾条灸 73

艾炷灸 73

艾熏灸 73

厉兑穴 74

左颊右颊穴 74

节纹穴 74

本神穴 74

本经取穴 74

本质属性法 74

术前预测 74

左转 74

左右转 74

左宜穴 74

左俞穴 74

左宣穴 74

左右开弓 74

左右托天 74

左右关穴 74

左端正穴 74

左右配穴法 74

龙游功 75

龙骨穴 75

右转 75

石脉 75

石门穴 75

石关穴 75

右宜穴 75

右俞穴 75

右端正穴 75

布气 75

布指 75

布络 75

布兜牵引 75

布巾兜提法 75

布带固定法 75

龙玄穴 75

龙舌穴 75

平推法 76

平肾脉 76

龙颔穴 76

龙入虎口 76

龙虎交战 76

龙怡药功 76

龙虎升降法 76

龙门派玄牝气功 76

龙门健美长寿功 76

平补 76

平刺 76

平脉 76

平息 76

平喘 76

平心脉 76

平坐式 76

平肺脉 76

东风穴 77

东一穴 77

平脾脉 77

平衡区 77

平冲降逆 77

平补平泻 77

平肝降逆 77

平肝熄风 77

平肝潜阳 77

平调寒热 77

平喘耳穴 77

平熄内风 77

平肝潜阳利耳 77

平面运动手法 77

打法 77

打灯火法 77

打马过天河 77

申脉穴 78

田氏三合功 78

卡法 78

归法 78

归来穴 78

归纳法辨证 78

目寸 78

目下网 78

目上网 78

目飞穴 78

目明穴 78

目窗穴 78

目1耳穴 78

目2耳穴 78

目视鼻准 78

目为肝之外窍 78

甲根穴 78

甲状腺1耳穴 78

甲状腺2耳穴 78

四区 79

四开 79

电针 79

电灸 79

电罐 79

电针机 79

电灸器 79

电热针 79

电热灸 79

电针麻醉 79

电测定法 79

电子温针灸 79

电兴奋疗法 79

叩刺 79

叩法 79

叩打强脏功 79

叩击运动手法 79

四满穴 80

四强穴 80

四合 80

四诊 80

四经 80

四脉 80

四畏 80

四海 80

四街 80

四白穴 80

四关穴 80

四花穴 80

四连穴 80

四前穴 80

四总穴 80

四渎穴 80

生津 81

四肢运动中枢耳穴 81

四缝穴 81

四大手法 81

四门紧闭 81

四时之脉 81

四诊合参 81

四神聪穴 81

四根三结 81

四横纹穴 81

四花患门穴 81

四时针刺法 81

四时深浅法 81

四诊客观化 81

四经应四时 81

四关主治五脏 81

四肢为诸阳之本 81

失眠穴 82

失神 82

生熟 82

生边穴 82

生成数 82

生姜灸 82

生殖区 82

生成息数 82

生肌收口 82

生肌定痛 82

生肌燥湿 82

生附子灸 82

生津止渴 82

生津利咽 82

生津润燥 82

生物全息按摩功 82

白喉穴2 83

白喉穴1 83

失枕手法 83

失枕入骱奇妙手法 83

禾髎穴 83

丘墟穴 83

代脉 83

白针 83

白苔 83

白筋穴 83

白霉苔 83

白芥子灸 83

白环俞穴 83

白苔绛底 83

白胡椒灸 83

白附子灸 83

白硬苔舌 83

印堂穴 84

丛针浅刺法 84

白尖红根舌 84

白尖黄根舌 84

白苔中红舌 84

白苔中黄舌 84

白苔黄心舌 84

白苔黄边舌 84

白苔黑根舌 84

白苔黑斑舌 84

白苔燥裂舌 84

白虎摇头法 84

白厚干苔舌 84

白厚滑苔舌 84

白苔干黑心舌 84

白苔如积粉舌 84

白尖中红黑根苔 84

白苔尖灰根黄舌 84

白苔尖根俱黑舌 84

他经选穴法 84

令志在针 84

丛针 84

外阴廉穴 85

外关内格 85

印足迹法 85

卯南卯北 85

卯南酉北 85

外经 85

外荣 85

外景 85

外三合 85

外丘穴 85

外关穴 85

外明穴 85

外治法 85

外陵穴 85

外八卦穴 85

外龙舌穴 85

外四满穴 85

外动内静 85

外耳耳穴 85

外生殖器耳穴 86

外风证辨证 86

外劳宫穴 86

外直立穴 86

外刺六腑 86

外定喘穴 86

外科补法 86

外科诊法 86

外科治法 86

外科消法 86

外景导引 86

外睛明穴 86

外静内功 86

外鼻耳穴 86

外膝眼穴 86

外踝上穴 86

外踝尖穴 86

玄关露象 87

玄关 87

外金津玉液穴 87

外踝前交脉穴 87

冬刺合 87

冬眠功 87

冬取经俞 87

冬病夏治 87

冬眠呼吸法 87

包扎固定疗法 87

饥点耳穴 87

主客 87

主客原络配穴法 87

立命穴 87

立法处方 87

立位杠杆整复法 87

玄功 87

头临泣穴 88

头昏耳穴 88

闪罐 88

闪火法 88

闪电穴 88

闪腰穴 88

兰门穴 88

头针 88

头风穴 88

头冲穴 88

头顶点 88

头维穴 88

头缝穴 88

头颞穴 88

头气有街 88

头光明穴 88

头针疗法 88

头针麻醉 88

穴位贴敷法 89

穴位注射法 89

头窍阴穴 89

头针刺激区 89

头痛1耳穴 89

头痛2耳穴 89

头痛3耳穴 89

头颈部拔伸法 89

半刺 89

半夏灸 89

半趺坐 89

宁心开窍 89

穴 89

穴位结扎 89

穴位埋线 89

穴位冷敷法 89

皮部 90

必切而出 90

穴位照射法 90

穴位磁疗法 90

穴位割治法 90

穴位封闭疗法 90

穴位指针疗法 90

穴位埋线结扎 90

穴位病理反应 90

穴位离子透入 90

穴位强刺激法 90

穴位功能特异性 90

穴位压痛诊断法 90

穴位超声刺激法 90

穴位强电刺激法 90

穴位激光照射法 90

必中气穴 90

发际穴 91

发朦 91

皮内针 91

皮肤针 91

皮有分部 91

皮者道也 91

皮肤牵引 91

皮内针疗法 91

皮质下耳穴 91

皮肤针疗法 91

皮毛内传脏腑 91

皮肤低电阻点 91

皮肤缝合针埋线法 91

加压叩击法 91

发蒙 91

纠偏法 92

出定 92

发汗禁例 92

发汗解表 92

发汗解毒 92

发表温经 92

发泡疗法 92

发表不远热 92

对挤法 92

对应取穴 92

对症选穴 92

对屏尖耳穴 92

对称用力手法 92

出针 92

动静三元养生功 93

动静相兼 93

纠内翻穴 93

纠外翻1穴 93

纠外翻2穴 93

丝竹空穴 93

丝络 93

六 画 93

动功 93

动法 93

动脉 93

动象 93

动输 93

动治法 93

动磁法 93

动功流派 93

动而伸之 93

动留针法 93

耳针 94

耳穴 94

老龙穴 94

老商穴 94

老黄苔 94

老汉扳缯 94

老虎吞食 94

老子按摩法 94

地仓穴 94

地合穴 94

地机穴 94

地神穴 94

地健穴 94

地五会穴 94

地支配脏腑 94

地肤子蒸气灸 94

耳功 94

耳针麻醉 95

耳针疗法 95

耳轮 95

耳脉 95

耳上穴 95

耳门穴 95

耳中穴 95

耳孔穴 95

耳垂穴 95

耳前穴 95

耳磁法 95

耳中耳穴 95

耳穴诊断 95

耳穴贴压 95

耳穴染色 95

耳压试验 95

耳尖耳穴 95

耳壳后穴 95

耳针穴位 95

耳背肾耳穴 96

耳背肺耳穴 96

耳针模型 96

耳明耳穴 96

耳鸣耳穴 96

耳和髎穴 96

耳前动脉 96

耳根麻醉 96

耳聋治肺 96

耳上发际穴 96

耳门前脉穴 96

耳后发际穴 96

耳后高骨穴 96

耳背心耳穴 96

耳背肝耳穴 96

耳背沟耳穴 96

协调阴阳 97

过梁针法 97

耳背脾耳穴 97

耳背臀耳穴 97

耳背臂耳穴 97

耳迷根耳穴 97

耳屏外三穴 97

耳背下腹耳穴 97

耳背上腹耳穴 97

耳背阑尾耳穴 97

耳后静脉三条穴 97

耳痛原因分析法 97

芒针 97

芒针刺法 97

机关穴 97

过胸通臂 97

百灵耳穴1 98

百虫窝穴 98

压诊 98

压法 98

压垫 98

压籽法 98

压椎法 98

压痛点 98

百发神针 98

有根苔 98

有名奇穴 98

有药艾条 98

存想 98

百会穴 98

百虫穴 98

百劳穴 98

百息穴 98

托法 99

扦皮开腠理 99

百灵耳穴2 99

百种风穴 99

夹缚 99

夹裹 99

夹持法 99

夹脊穴 99

夹脊关 99

夹鼻穴 99

夹承浆穴 99

夹挤分骨法 99

夹板固定疗法 99

扛抬法 99

扣拨法 99

达摩内劲明目功 100

灰黑干苔裂纹舌 100

托颐位 100

托毒护心 100

托毒排脓 100

托毒透邪 100

扩胸扳法 100

扪法 100

扪而循之 100

扫散法 100

扬刺 100

扬腕法 100

夺命穴 100

灰苔 100

灰干苔 100

灰滑苔 100

灰黑干刺苔 100

吐法 101

吐纳 101

列缺穴 101

迈步穴 101

死脉 101

死现舌 101

成骨穴 101

成人推拿手法 101

至治 101

至脉 101

至阳穴 101

至阴穴 101

光明穴 101

光剥苔 101

光彩穴 101

光电腹诊仪 101

当阳穴 101

当容穴 101

因是子静坐法 102

因其衰而彰之 102

吐纳气功 102

吐纳派功法 102

同精 102

同身寸 102

同阴之脉 102

同病异治 102

同名经配穴法 102

同神经电针镇痛 102

吸入法 102

吸筒疗法 102

因人制宜 102

因地制宜 102

因时制宜 102

因其轻而扬之 102

因其重而减之 102

回阳通脉 103

回阳生肌 103

曲尺穴 103

曲池穴 103

曲泽穴 103

曲垣穴 103

曲骨穴 103

曲泉穴 103

曲差穴 103

曲鬓穴 103

团岗穴 103

回阳 103

回乳 103

回流 103

回气穴 103

回旋灸 103

舌苔 104

舌诊 104

回阳救逆 104

回发五处穴 104

回阳九针穴 104

回春子午功 104

回旋拔槎法 104

年寿穴 104

先攻后补 104

先补后攻 104

先天自然功 104

舌色 104

舌形 104

舌针 104

舌体 104

舌系 104

舌上龟纹 105

舌柱穴 105

舌肿 105

舌卷 105

舌柱 105

舌歪 105

舌胖 105

舌神 105

舌绛 105

舌菌 105

舌裂 105

舌紫 105

舌短 105

舌颤 105

舌下穴 105

舌耳穴 105

舌诊仪 105

舌苔厚 105

舌胀大 105

舌象动态分析 106

舌超声波测定 106

舌上起瓣 106

舌穴耳穴 106

舌顶上腭 106

舌面如镜 106

舌胖齿形 106

舌绛少苔 106

舌起芒刺 106

舌象分析 106

舌红光无苔 106

舌诊客观化 106

舌绛紫干燥 106

舌淡白光莹 106

舌淡白胖嫩 106

舌淡白瘦薄 106

舌微观研究 106

舌鲜红少苔 106

舌血流量测定 106

舌色定量测定 106

舌诊研究方法 106

延边八脉气功 107

延年益智功 107

舌鲜红苔黄厚 107

舌生理生化测定 107

舌组织切片检查 107

舌绛红点有芒刺 107

舌体舌苔综合分析 107

舌活体显微镜检查 107

舌起白色如雪花片 107

舌绛枯萎光滑无苔 107

舌印片脱落细胞检查 107

舌紫黯或有青紫色斑点 107

竹针 107

竹罐 107

竹杖穴 107

竹茹灸 107

竹筒吸法 107

延年九转法 107

伤寒不可下 108

伤寒六法 108

传尸穴 108

传尸灸穴 108

伏脉 108

伏兔穴 108

伏而取之 108

伏冲之脉 108

伏针伏灸 108

伐肝 108

仲景三部诊法 108

任脉 108

任脉穴 108

任主胞胎 108

任脉络脉 108

伤科诊法 108

伤科练功 108

伤寒五法 108

血海穴 109

血府穴 109

伤寒不可汗 109

伤寒不可吐 109

华佗穴 109

华盖穴 109

华莲易功 109

华东养生慧明功 109

仰字功 109

仰卧式 109

仰而取之 109

仰卧托后脑拔伸法 109

血会 109

血脉 109

血络 109

血海 109

血门穴 109

血之府 109

自然调节功 110

自然特异功 110

血愁穴 110

血压点穴 110

血会膈俞 110

血病辨证 110

血燥生风 110

血分证辨证 110

血实宜决之 110

血液点耳穴 110

血管舒缩区 110

血吸虫线耳穴 110

自发动功 110

自我按摩 110

自控疗法 110

自然功法 110

自然盘膝 110

自我拍打法 110

后期门穴 111

后神聪穴 111

自发五禽戏动功 111

囟中穴 111

囟会穴 111

向阳1穴 111

向阳2穴 111

后三关 111

后头点 111

后听穴 111

后顶穴 111

后腋穴 111

后溪穴 111

后聪穴 111

后血海穴 111

后阳关穴 111

后听会穴 111

后听宫穴 111

行气宽肠 112

行气逐水 112

后腹膜耳穴 112

后伸复位扳法 112

行气 112

行水 112

行功 112

行瘀 112

行气法 112

行针艾 112

行间穴 112

行禁戒 112

行气开音 112

行气开窍 112

行气化湿 112

行气降逆 112

行气活血 112

行气破血 112

合而刺之 113

合推法 113

行气解郁 113

行血祛瘀 113

行位三道 113

行针手法 113

全形 113

全知穴 113

全身望诊 113

合土 113

合水 113

合穴 113

合阳穴 113

合阴阳 113

合谷穴 113

合谷刺 113

合金针 113

多谱勒血流计测定仪 114

多头带固定法 114

合治内腑 114

合掌击法 114

合主逆气而泄 114

杀虫止痒 114

杀虫宁神 114

杀虫消积 114

杀虫解毒 114

杀虫解毒宣肺 114

肋头穴 114

肋罅穴 114

肌电图分析仪 114

肌电图诊断法 114

杂念 114

多向透 114

多罐法 114

多指持针法 114

齐刺 115

色以润泽为本 115

色夭 115

色抟 115

色沉 115

色诊 115

色泽 115

色甚 115

色浊 115

色部 115

色浮 115

色清 115

色散 115

色微 115

色脉合参 115

色随气华 115

产后病诊法 116

产后三禁 116

交骨 116

交仪穴 116

交会穴 116

交信穴 116

交叉取穴 116

交经缪刺 116

交通心肾 116

交感耳穴 116

交会选穴法 116

交会经配穴法 116

交变磁场疗法 116

产药 116

产后三审 116

羊矢穴 117

灯火灸 117

闭孔穴 117

问汗 117

问诊 117

问二便 117

问小儿 117

问头身 117

问耳目 117

问妇女 117

问起病 117

问胸腹 117

问寒热 117

问睡眠 117

问饮食口味 117

壮阳固精法 118

壮水制阳 118

关枢 118

关刺 118

关脉 118

关部 118

关蛰 118

关寸穴 118

关门穴 118

关元穴 118

关仪穴 118

关冲穴 118

关兔穴 118

关元俞穴 118

关节内摸挤法 118

壮 118

壮阳 118

安中 119

守数据治 119

冲脉 119

冲门穴 119

冲阳穴 119

冲阳脉 119

冲为血海 119

冲洗疗法 119

次髎穴 119

汗法 119

汗下并用 119

池前穴 119

兴奋穴 119

兴隆穴 119

兴奋点耳穴 119

宇宙功 119

守气 119

守脚趾法 119

导滞通腑 120

导气法 120

安胎 120

安神 120

安眠穴 120

安祥功 120

安神止痒 120

安神定志 120

安眠1穴 120

安眠2穴 120

安蛔止厥 120

寻法 120

异病同治 120

异经选穴法 120

导气 120

导引 120

导法 120

阳谷穴 121

阳池穴 121

导引派功法 121

阳穴 121

阳龙 121

阳刺 121

阳明 121

阳经 121

阳神 121

阳络 121

阳绝 121

阳乘 121

阳白穴 121

阳交穴 121

阳关穴 121

阳病治阴 122

阳脉之海 122

阳纲穴 122

阳枢穴 122

阳明经 122

阳明脉 122

阳辅穴 122

阳维穴 122

阳维脉 122

阳跷脉 122

阳溪穴 122

阳燧灸 122

阳癍穴 122

阳中求阴 122

阳中隐阴 122

阳光三现 122

阳合耳穴 122

阳明为阖 122

阴包穴 123

阴亢穴 123

阳中之太阳 123

阳中之少阴 123

阳性良导点 123

阳脉营其腑 123

阳虚证辨证 123

阳维维于阳 123

阳明病症辨证 123

阳维起于诸阳会 123

阳明与少阳合病 123

阴丹 123

阴穴 123

阴关 123

阴刺 123

阴经 123

阴虎 123

阴络 123

阴绝 123

阴藏 123

阴中隐阳 124

阴中求阳 124

阴市穴 124

阴交穴 124

阴池穴 124

阴阳穴 124

阴谷穴 124

阴茎穴 124

阴郄穴 124

阴独穴 124

阴都穴 124

阴维穴 124

阴维脉 124

阴跷脉 124

阴廉穴 124

阴阳跷四穴 125

阴阳配穴法 125

阴阳之根 125

阴阳并补 125

阴阳治法 125

阴阳辨证 125

阴返抱阳 125

阴委1穴 125

阴委2穴 125

阴委3穴 125

阴脉之海 125

阴病治阳 125

阴陵泉穴 125

阴囊缝穴 125

阴中之太阴 125

阴中之少阳 125

阴中之少阴 125

阴中之至阴 125

阴阳匹配功 125

纪门穴 126

红外线、紫外线穴位照射法 126

阴脉营其脏 126

阴盛阳虚脉 126

阴虚证辨证 126

阴维维于阴 126

阴阳出入门户 126

阴阳变化之乡 126

阴囊下横纹穴 126

阴维起于诸阴交 126

防近耳穴 126

防治近视眼功法 126

收视返听 126

收敛止血 126

妇人脉诊 126

妇科诊法 126

观息 126

观神色 126

红砂手 126

红外线灸 126

进针法 127

进阳火 127

孙络 127

七 画 127

弄舌 127

麦粒灸 127

形体 127

形气相失 127

形气相得 127

形盛气虚 127

形象寓意法 127

形胜气衰者夭 127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 127

进法 127

进气法 127

进火法 127

进水法 127

运动区 128

运用区 128

进针管 128

进针器进针法 128

远针法 128

远道刺 128

远近若一 128

远道选穴 128

远近配穴法 128

运火 128

运法 128

运脾 128

运睛 128

运八卦 128

运太阳 128

运手法 128

运气法 128

攻逐水饮 129

攻补兼施 129

运膏肓 129

运土入水 129

运内八卦 129

运气按摩 129

运水入土 129

运外八卦 129

运动按摩 129

运气却病法 129

走罐 129

攻下 129

攻坚 129

攻里 129

攻溃 129

攻下冷积 129

攻下逐瘀 129

苍术灸 130

芥砒膏灸 130

攻里不远寒 130

赤穴 130

赤凤迎源法 130

坎宫穴 130

志室穴 130

声电针 130

声带耳穴 130

声电波电针 130

声谱分析诊断法 130

却谷 130

劫刺 130

芫花灸 130

苇管灸 130

花柄 130

花剥苔 130

杨氏气功 131

杨木接骨 131

苍龙摆尾 131

苍龟探穴法 131

芳香开窍 131

芳香化浊 131

芳香化湿 131

芳香通鼻 131

芳香温通 131

劳宫穴 131

劳者温之 131

杠抬复位法 131

极点 131

极泉穴 131

扶正解表 132

扶正祛邪 132

杨氏针法 132

束胎 132

束骨穴 132

豆豉灸 132

两井 132

两间 132

两商 132

两手托天 132

两颊动脉 132

两额动脉 132

两点加压法 132

扶正 132

扶突穴 132

扶正补气 132

扶正固本 132

抑肝扶脾 133

抅点法 133

扶正解毒 133

扶阳固表 133

扶持推法 133

扶正排脓解毒 133

抚法 133

抄法 133

折针 133

折法 133

折顶对位法 133

折顶回旋法 133

抓法 133

扳法 133

抅法 133

旱莲草灸 134

助阳解表 134

抑肝和胃 134

投火法 134

抗疟 134

抖法 134

扭法 134

报灸 134

报刺 134

医山耳穴 134

医伦耳穴 134

医疗推拿 134

医学系列功法 134

步廊穴 134

坚阴 134

坚阴止痢 134

坚者软之 134

足三阴经 135

足三阳经 135

里上穴 135

里外穴 135

里内庭穴 135

里四灵穴 135

里证辨证 135

里期门穴 135

时间阈值 135

吴茱萸灸 135

足针 135

足经 135

足心穴 135

足耳穴 135

足阴阳 135

足明穴 135

足罗穴 135

足牮法 135

足踵穴 135

足通谷穴 136

足窍阴穴 136

足三里穴 136

足之六阳 136

足之六阴 136

足五里穴 136

足太阳穴 136

足巨阳脉 136

足少阳穴 136

足少阳脉 136

足少阴脉 136

足中平穴 136

足阳明穴 136

足阳明脉 136

足运感区 136

足针疗法 136

足针麻醉 136

足临泣穴 136

足泰阳脉 136

足益聪穴 136

足太阴络脉 137

足太阴标本 137

足通理穴 137

足厥阴穴 137

足厥阴脉 137

足跟痛点 137

足膀胱穴 137

足踝上穴 137

足踝尖穴 137

足髓孔穴 137

足二里半穴 137

足大趾端穴 137

足太阳经别 137

足太阳经筋 137

足太阳标本 137

足太阳络脉 137

足太阴气绝 137

足太阴经别 137

足太阴经筋 137

足少阴络脉 138

足少阴标本 138

足太阴脾经 138

足少阳经别 138

足少阳经筋 138

足少阳标本 138

足少阳胆经 138

足少阳络脉 138

足少阴气绝 138

足少阴肾经 138

足少阴经别 138

足少阴经筋 138

足太阳膀胱经 139

足厥阴络脉 139

足阳明经别 139

足阳明经筋 139

足阳明标本 139

足阳明胃经 139

足阳明络脉 139

足厥阴肝经 139

足厥阴经别 139

足厥阴经筋 139

足厥阴标本 139

听声音 140

听会穴 140

足太阴脾经穴 140

足少阳胆经穴 140

足少阴肾经穴 140

足阳明胃经穴 140

足厥阴肝经穴 140

足太阳膀胱经穴 140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140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140

呃逆穴 140

呃逆点 140

听穴 140

针刺 141

针尾 141

听宫穴 141

听息法 141

听敏穴 141

听聪穴 141

吹药 141

吹字诀 141

吹耳疗法 141

吹喉疗法 141

别乡 141

别络 141

别骨填接 141

岐伯灸穴 141

针 141

针艾 141

针尖 141

针身 141

针灸 141

针灸治法 142

针灸体位 142

针法 142

针柄 142

针砭 142

针退 142

针根 142

针害 142

针道 142

针感 142

针摇 142

针下热 142

针下寒 142

针灸学 142

针解法 142

针罐法 142

针灸处方 142

针刺效应 143

针刺诱导 143

针灸研究 143

针灸耐受 143

针灸原理 143

针灸铜人 143

针灸禁忌 143

针刺手法 143

针刺方向 143

针刺方法 143

针刺疗法 143

针刺补法 143

针刺补泻 143

针刺角度 143

针刺泻法 143

针刺耐受 143

针刺手法仪 144

针向控制法 144

针刺得气 144

针刺麻醉 144

针刺深度 144

针刺感应 144

针刺镇痛 144

针拔复位 144

针注疗法 144

针药并用 144

针药罐法 144

针麻处方 144

针麻诱导 144

针麻原理 144

针数不失 144

针耀而匀 144

针与气俱出 144

针与气俱纳 144

针向行气法 144

针刺-硫喷妥钠复合麻醉 145

针刺-氯胺酮复合麻醉 145

针刺深浅法 145

针拔套出术 145

针管进针法 145

针灸的后效应 145

针灸经穴模型 145

针灸感应现象 145

针刺复合麻醉 145

针刺麻醉方法 145

针刺镇痛原理 145

针麻术前试针 145

针麻术前测痛 145

针刺-气体复合麻醉 145

针刺麻醉作用原理 145

针灸作用的时间效应 145

针刺-硬膜外复合麻醉 145

体针疗法 146

体针 146

利咽 146

利胆 146

利窍 146

利湿 146

利关节 146

利尿穴 146

利气疏导 146

利水消肿 146

利水通淋 146

利水渗湿 146

利尿排石 146

利湿开窍 146

利湿化浊 146

利小便,实大便 146

返照入静 147

近道选穴 147

体针麻醉 147

体位定位法 147

体表标志法 147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147

佐金平木 147

伸肘法 147

伸肩法 147

伸屈法 147

伸膝法 147

伸而得之 147

伴星穴 147

身交穴 147

身柱穴 147

身八邪穴 147

皂角灸 147

肝点 148

肝经 148

彻衣 148

坐位 148

坐药 148

坐禅 148

坐罐 148

坐骨穴 148

坐骨神经点 148

坐位颈椎摇法 148

坐骨神经耳穴 148

坐位旋转推扳法 148

坐位胸椎定位旋转扳法 148

含漱疗法 148

邻近选穴 148

肝肾阴虚证辨证 149

肝郁脾虚证辨证 149

肝主目 149

肝耳穴 149

肝合胆 149

肝俞穴 149

肝胆区 149

肝热穴 149

肝炎点穴 149

肝实泻心 149

肝病治法 149

肝病辨证 149

肝阳1耳穴 149

肝阳2耳穴 149

肝肿大区耳穴 149

肝炎点1耳穴 149

肝炎点2耳穴 149

肝火犯肺证辨证 149

角孙穴 150

角法 150

肝胃不和证辨证 150

肛门耳穴 150

肚角穴 150

肚腹盘旋 150

肘耳穴 150

肘尖穴 150

肘俞穴 150

肘椎穴 150

肘髎穴 150

肘关节扳法 150

肘关节摇法 150

肘关节拔伸法 150

肠区 150

肠风穴 150

肠遗穴 150

灸痨穴 151

灸哮穴 151

角窝上耳穴 151

角窝中耳穴 151

鸠杞穴 151

鸠尾穴 151

鸠尾骨穴 151

条口穴 151

卵巢1耳穴 151

卵巢2耳穴 151

灸刺 151

灸法 151

灸草 151

灸疮 151

灸盏 151

灸疱 151

灸瘢 151

灸火木 151

灸疟穴 151

辛凉开窍 152

辛甘化阳 152

灸器灸 152

灸血病穴 152

灸癜风穴 152

刨推法 152

迎气法 152

迎香穴 152

迎随补泻 152

饮郄穴 152

系络 152

言语二区 152

言语三区 152

库房穴 152

应突穴 152

疔俞穴 152

疔根穴 152

辛开苦降 152

快速起针 153

快速进针 153

辛凉宣泄 153

辛凉清气 153

辛凉清热 153

辛凉解表 153

辛温解表 153

辛寒生津 153

辛寒清热 153

肓门穴 153

肓俞穴 153

肓募穴 153

肓之原穴 153

忘身化光 153

快痛 153

沉气呼吸法 154

沟通表里上下 154

快速推进 154

快速捻转 154

间使穴 154

间接灸 154

间者并行 154

间接贴敷法 154

间歇运针法 154

灼痛 154

兑端穴 154

冷灸 154

冷淋 154

冷罨 154

沙袋气功疗法 154

补心 155

补气 155

完骨穴 155

完全补偿 155

宏观辨证 155

牢脉 155

良导络 155

良性意念法 155

良性调整作用 155

证名诊断法 155

诊法 155

诊尺肤 155

诊指纹 155

诊胸腹 155

诊虚里 155

诊月经脉 155

诊妊娠脉 155

诊临产脉 155

补气生血 156

补气化湿 156

补母 156

补托 156

补血 156

补阳 156

补阴 156

补肾 156

补肺 156

补法 156

补泻 156

补养 156

补虚 156

补脾 156

补脾阴 156

补中益气 156

补气止血 156

补气升提 156

补血固脱 157

补可去弱 157

补气生津 157

补气回阳 157

补气利水 157

补气明目 157

补气固表 157

补气固脱 157

补气固摄 157

补气活血 157

补气祛邪 157

补气祛痰 157

补气清热 157

补气摄血 157

补气解毒 157

补肾明目 158

补肾纳气 158

补血养心 158

补血养耳 158

补血养肝 158

补血养神 158

补血养龈 158

补血健齿 158

补血温阳 158

补血滋鼻 158

补阳益气 158

补其不足 158

补肾止泻 158

补肾壮阳 158

补肾安胎 158

补肾扶元 158

补益心肝 159

补益心气 159

补肾固本 159

补肾固齿 159

补肾固涩 159

补肾固脱 159

补肾养血 159

补肾益精 159

补肾调经 159

补肾填精 159

补肾摄精 159

补肺固表 159

补泻无形 159

补泻手法 159

补泻兼施 159

补胃和中 159

补益中气 159

补脾益肺 160

补脾益气 160

补益心肾 160

补益心肺 160

补益心脾 160

补益阴阳 160

补益肝气 160

补益肝肾 160

补益肝脾 160

补益肾气 160

补益肺气 160

补益脾肾 160

补益精血 160

补益精髓 160

补偿信息 160

补偿通道 160

补脾止泄 160

补脾养血 160

阿是穴 161

忌口 161

补泻无过其度 161

灵台穴 161

灵宝穴 161

灵道穴 161

灵墟穴 161

灵慧功 161

灵龟八法 161

尾闾关 161

尾穷骨穴 161

局部叩刺 161

局部选穴 161

局部望诊 161

尿血穴 161

尿道耳穴 161

纳气平喘 162

纳支补泻 162

附子灸 162

附子饼 162

附分穴 162

附加条件法 162

妙觉 162

妊娠诊法 162

努法 162

鸡子灸 162

驱虫 162

驱蛔杀虫 162

纯艾条 162

纳干法 162

纳支法 162

纳气法 162

青灵穴 163

现代诊断技术 163

纵横交错 163

纹沉 163

纹浮 163

纹淡 163

纹滞 163

八画 163

环门穴 163

环中穴 163

环冈穴 163

环边穴 163

环岗穴 163

环跳穴 163

环跳1穴 163

环跳2穴 163

取穴 164

其往不可追 164

青龙探爪 164

青龙摆尾法 164

表四灵穴 164

表里分消 164

表里双解 164

表里刺之 164

表里治法 164

表里辨证 164

表证辨证 164

表里配穴法 164

表里阴阳经脉相互透刺 164

武术 164

武当养生气功 164

规范腹诊区域划分法 164

其来不可逢 164

直立穴 165

直透 165

取天河水 165

取如发机 165

取嚏疗法 165

苦温平燥 165

苦温燥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