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布努艾尔》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红军编著;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等编辑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7504319953
  • 页数:449 页
图书介绍:

路易斯·布努艾尔——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 1

小引 奔向电影的摇篮 4

第一章 布努艾尔与超现实主义 8

布勒东的《宣言》 10

超现实主义美学延伸 11

超现实主义和电影方法 12

两部超现实主义杰作 19

第一节 两个梦的结合 20

1928年《一条安达鲁狗》 20

银色的梦幻 21

创造者与接受者 21

不同观点的剖析 23

自由的叙述原则 24

梦幻的诗意性质 28

神圣的疯狂 31

风格的初步呈现 38

从观众那里获得创造自由 41

第二节 诗和道德的试验 42

1930年《黄金时代》 42

天才的机遇 43

梦的延伸 45

激烈的回声 47

疯狂欲望与反叛 51

爱与文明的崩溃 54

影像的象征与隐喻 59

直接创造出风格 62

独特辉煌的起点 64

第二章 被上帝遗忘的角落 67

第一节 强烈的社会纪实电影 68

1932年《无粮的土地》 68

被上帝遗忘的角落 68

现实与超现实之间 69

对生存价值的怀疑 70

对悲惨境遇的精确考证 71

“是的,然而”的悖离结构 72

沉寂死亡的时间 73

电影美学原则的主体元素 74

艺术创造与政治环境 76

第二节 十八个春秋的沉寂 78

第三章 奠定大师的地位 81

第一节 恐怖的呐喊 83

1950年《被遗忘的人们》 83

被社会遗忘的人 83

对童贞神话的破坏 84

在梦境中得到补偿 87

残酷的美学悖离 89

对人类灵魂的鞭挞 92

不仅是叙事的社会意义 95

第四章 类型语言的探索期 98

第一节 女犯人的风波 99

1950年《苏珊娜,魔鬼和肉欲》 99

第二节 爱情的失误 100

1951年《骗子的女儿》 100

商业片的定义 101

电影不同于文学 102

第三节 最糟糕的快作 103

1951年《一个没有爱情的女人》 103

第四节 公共汽车上的故事 104

1951年《升天》 104

第五节 情节片的尝试 107

1952年《野蛮人》 107

第六节 变形的讽刺 108

1952年《他》 108

荒谬的原始占有欲 109

扭曲灵魂的洞穴 110

第七节 文明人的孤独 112

1952年《鲁滨逊漂流记》 112

诗化的双重质比 113

人与物的关系 115

第八节 复制“疯狂的爱” 117

1953年《呼啸山庄》(又译《爱的深渊》) 117

第九节 电车连接的社会 119

1953年《电车行程中的幻想》 119

第十节 残忍的主题 120

1954年《河流与死亡》 120

第十一节 幻想的“错位” 121

1955年《犯罪的尝试》 121

第十二节 并非“完美的世界” 123

1955年《这叫做黎明》 123

第十三节 格调的转变 125

1956年《花园中的死》 125

第十四节 两部平庸之作 127

1959年《野心家们》/1960年《少女》 127

第五章 黄金时代的交响曲 130

第一部分 宗教三部曲 131

第一节 对神不敬的宗教傻瓜 132

1958年《纳萨林》 132

揭示神圣的奥秘 133

一位宗教信徒的悲剧 135

神性与人性的叙事逻辑 139

骄傲的宗教反叛者 148

第二节 西班牙精神的牺牲品 149

1961年《比里迪安娜》 149

古老的情欲幻想 150

不同的接受批评视点 152

西班牙精神的牺牲品 154

西班牙的超现实主义运动 161

性欲/宗教/死亡 164

第三节 诱惑与禁欲二重奏 170

1964年《沙漠中的西蒙》 170

圣人西蒙的故事 171

徒劳的禁欲与抗争 172

原始风俗喜剧的回归 175

镜语中的观念 179

第二部分 宗教三部曲外篇 183

第一节 超现实寓言体神话 183

1962年《毁灭天使》 183

总体意象中的象征 184

难以超越的时间和空间 189

存在及对存在主义观照 190

对现实的再创造 191

超现实主义神秘影像与实质 193

第二节 超越时空的神学幻想曲 196

1968年《银河》 196

神秘的圣地亚哥之路 198

天主教六大奥秘的呈现 202

声画对立的美学原则 205

独特风格和奥秘的源泉 206

玄妙迷人的尾声 210

第三部分 女性三部曲 212

第一节 对“疯狂爱情”的亵渎 212

1963年《女仆日记》 212

年轻女仆的暖昧抗争 213

绿色的毒笔 217

狂乱的性变态 219

跳切作为叙事风格 221

第二节 超现实性变态幻想 223

1966年《白日美人》 223

塞维莉娜的白日梦 224

布努艾尔的金碗 225

接受读解的差异 229

“白日美人”的美 232

现实与超现实幻觉之间 240

第三节 被吞噬的女性 245

1970年《特丽丝丹娜》 245

双重占有与摧残 247

被扭曲的圣洁魂灵 248

一次自我评论 249

第六章 艺术人格结构的综合体现 252

第一节 超现实与叙事体的完美结合 253

1972年《资产阶级审慎的魅力》 253

预叙的梦幻结构 255

矛盾修饰法和反语 257

布努艾尔的资产阶级 261

超现实与叙事体的完美结合 265

第二节 自由的文化学阐释 278

1974年《自由的幽灵》 278

游荡的自由幽灵 279

自由的历史阐释 281

自由的社会阐释 282

自由的心理学阐释 284

自由成为幻影 288

第三节 总体观照世界的态度 291

1977年《欲望的隐晦的目的》 291

坦诚的现代神话 291

欲望的破坏者 294

超现实主义的魂灵 298

看待世界的幽默态度 300

五十年前那双手 301

第七章 最后的叹息 305

尾声 神秘的布努艾尔 313

附录 315

布努艾尔创作概论&简·梅伦 315

走向成熟&J·弗朗西斯科·阿兰达 339

路易斯·布努艾尔&卡洛斯·福恩特斯 359

七十岁的布努艾尔&约瑟·路易斯·埃吉阿 381

神秘的布努艾尔&让一克劳德·卡里埃尔 399

诗意与电影&路易斯·布努艾尔 412

路易斯·布努艾尔的道德准则&罗纳德·雷奇 417

风格与反风格&雷蒙德·德格耐特 423

布努艾尔与传奇小说&卡洛斯·菜波来多 431

路易斯·布努艾尔年谱&卡洛斯·巴尔瓦查诺 441

后记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