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1
一、道教音乐的历史沿革 4
二、道教音乐的整理与研究 11
第一阶段:零星采集(1901—1963年) 13
第二阶段:全面收录(1979—1986年) 15
第三阶段:重点研究(1987—2000年) 19
三、道教音乐研究的几个特点 27
(一)在全面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27
(二)在道内外时贤学者的共同关注与身体力行下进行研究 30
(三)在有重点、有中心的格局下进行研究 33
(四)在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同步进行研究 38
四、道教音乐的现今概貌 42
1.北京白云观道乐 44
(一)主要宫观的科仪音乐 44
2.沈阳太清宫道乐 47
3.上海白云观道乐 49
4.苏州玄妙观道乐 50
5.西安八仙宫道乐 52
(二)主要名山的科仪音乐 54
1.山东崂山道乐 54
2.江苏茅山道乐 56
3.江西龙虎山道乐 58
4.湖北武当山道乐 60
(三)主要地区的科仪音乐 62
1.陕西地区道乐 62
2.川西地区道乐 64
3.台湾地区道乐 67
4.香港地区道乐 70
5.澳门地区道乐 71
6.云南洞经音乐 72
五、道教音乐的研究趋向 76
(一)道教音乐的本体性研究 76
(二)道教音乐的历时性研究 81
(三)道教音乐的民族性研究 83
(四)道教音乐的地域性研究 85
(五)道教音乐的审美性研究 87
论文 91
一、论文目录 93
二、论文提要 112
西安城隍庙道派鼓乐 112
道与道教音乐 113
佛、道音乐述要 115
太清宫道乐流传 116
楚风遗声巫音调 117
荆楚遗风——湖北跳丧初探 118
潮州道教音乐 120
唐明皇与道教音乐 120
台湾道教音乐源流略稿 121
人与宇宙间之桥梁——《太平经》中的音乐哲学思想 124
上海道教斋醮“进表”科仪概述 126
道教仪礼与祀神戏剧之间的关系 127
同一道曲在各地流传中的变化——广州全真派和上海、苏州正一派的道曲对比 129
北宋《玉音法事》吟(线)谱考稿 130
江南道教音乐的由来与发展 132
巨鹿道教音乐 133
从宫观乐派到民俗乐派——兼论武当道乐中趋同与求异的现象 134
东北新韵初探 136
敬神 娱人——试论道教科仪音乐的功能 137
论武当道乐之特征 138
论“武当韵”与楚文化的渊源关系 140
武当道乐韵腔唱诵方法初探 141
道教经韵乐章与古代宫廷祭祀乐章 143
道教音乐之法器刍议 144
全真道曲——十方韵的流传 145
苏州道教音乐特点要述 147
全真道与中国戏剧 149
北京白云观道教科仪音乐中的十方韵和北京韵——兼论十方韵与地方韵的关系 150
法器在东北新韵中的运用 151
唐代的道曲和道调 152
河口瑶族道教音乐调查 153
龙虎山天师道音乐 154
阿炳与道教 155
道教音乐美学源流探微 157
源自道的精神的音乐 158
全真正韵闵谱53韵韵板研究 160
正一道音乐与全真道音乐的比较研究 161
道教音乐特征简论 161
澳门的正一派音乐 162
“散花乐”考 163
关于洞经音乐的问题的探讨 165
“全真正韵”的咏唱风格 167
中国传统音乐概论·道教音乐 168
三、论文选登 171
道乐考略稿 171
苏州的道教音乐 183
道教《全真正韵》跋 196
《太平经》中的音乐理论 197
茅山道教音乐考 203
北京白云观的道教音乐 207
《斗姥宝诰》试析——兼论道乐“九旋腔”的曲式构成原则 218
川西道教音乐概述 230
道教科仪音乐研究现状与展望 243
《全真正韵》采录整理报告 250
全真道经韵“崂山韵”概述 266
道教与宫廷音乐 281
中国传统乐种曲式结构与道教法式程式结构的关系 305
著作 315
一、著作目录 317
二、著作提要 321
重刊道藏辑要·全真正韵 321
苏州道教艺术集 322
中国武当山道教音乐 324
中国道教音乐 326
道教与中国传统音乐 327
道教音乐 328
中国道教音乐史略 330
苏州道教科仪音乐研究 333
武当韵——中国武当山道教科仪音乐 335
中国道教音乐简史 335
神圣礼乐——正统道教科仪音乐研究 337
青城山道教音乐研究 338
三、著作选登 339
武当山道教音乐调查报告 339
道教音乐的历史梗概,道教经典、道家著作中的音乐理论 344
道教音乐的研究 375
编后 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