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经济思想根基探讨 1
第一节 昨天就是历史 2
一、时间与空间 3
二、人口与供需 6
三、思维与环境 9
四、分期与形态 10
第二节 相关因素及方法选择 13
一、哲学文化的先导作用 13
二、经济政策的管理作用 14
三、经济实践的二重作用 15
四、方法是选准切入点 16
第2章 秦汉前后中国的经济思想与古希腊、古罗马的经济思想 18
第一节 农业经济 18
一、时代特征 18
二、将国家出现定为研究的始点 21
第二节 希腊化经济思想 22
一、“希腊—罗马的经济学” 22
二、希腊哲学与罗马法律 27
第三节 先秦化经济思想 30
一、先秦经济思想 30
二、汉晋经济思想 49
第一节 手工业经济 55
一、工匠技术 55
第3章 唐宋元明时代中国的经济思想与中世纪西欧的经济思想 55
二、庄园·城市·教会 60
三、盛唐到衰明 64
第二节 中世纪西欧经济思想 67
一、自然经济思想 67
二、行会经济思想 69
三、宗教经济思想 71
四、重商主义经济学说 72
一、仕宦关注财政、货币和贸易 73
第三节 唐宋元明经济思想 73
二、士人对传统观点的否定 79
第4章 清及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思想与近代西方的经济思想 83
第一节 工业经济 83
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 83
二、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与工业经济 85
第二节 近代西方经济思想 87
一、生产理论 87
二、贸易理论 90
三、金融理论 93
四、分配理论 94
五、消费理论 98
六、国际经济理论 99
第三节 清代民国经济思想 101
一、清代经济思想 101
二、清末新政的思想基础 104
三、民国资本主义经济思想 115
四、民国南京政府十年经济建设的思想源流 118
五、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 125
第一节 服务性经济 127
一、自动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机械化 127
第5章 共和国时期中国的经济思想与当代西方的经济思想 127
二、20世纪下半叶的世界经济 129
第二节 当代西方经济思想 132
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学术贡献 132
二、生产理论·交换理论·分配理论·消费理论 135
三、金融理论与国际经济理论 137
第三节 共和国经济思想 138
一、社会主义生产思想、贸易思想和金融思想 138
二、社会主义分配思想 139
三、现实改革的理论研究与经济学的探索、改革及引进 139
四、80年来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主线 141
一、萌芽及早期经济思想 154
第6章 比较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思想体系 154
第一节 未形成思想体系阶段 154
二、成果丰厚的中国古典经济思想 159
三、系统经济学说的出现 167
第二节 形成思想体系 168
一、政治经济学成为独立学科 168
二、中国仍处在古典经济思想阶段 170
第三节 经济思想与政治经济学说分化 180
一、“纯粹”或“普通”的经济学 180
二、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及经济学原理 182
三、碰撞、融合中输入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社会主义学说 184
第四节 两大体系对垒:资本主义经济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 186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及其他非主流经济学 186
二、非凯恩斯主义的主流经济学 188
三、欧美诸种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189
四、从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到中国经济学 190
第7章 影响一个时代的学说 197
第一节 古代:中国有影响的经济思想 197
一、儒家经济思想在汉文化圈传播 197
二、重农思想走入西欧 198
一、斯密体系 199
第二节 近代:西方有影响的经济学说 199
二、两大综合体系 200
三、一个定律和三个重要学派 202
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05
五、凯恩斯主义 206
第三节 当代:欧美有影响的经济学说 208
一、从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衍生出的三类经济学流派 208
二、各有特点的两个经济学流派 211
三、三个重要理论及发展经济学 213
四、和“主义”相对的两个经济模式 216
五、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 218
一、中国行会和西欧基尔特 222
第8章 关注点的差异 222
第一节 经济思想从唐代与西欧拉开距离 222
二、贱商传统与重商主义 223
三、对价格问题的冷漠与关注 224
四、统计思想、会计思想及信用思想 225
五、所谓“资本主义精神” 227
第二节 国家调控私人垄断与国家垄断异化 229
一、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 229
二、民国南京政府寻求的国家经济体制 230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232
第三节 国家调控体系与计划经济体制及转型 232
二、共和国经济构思 234
第9章 从比较哲学、比较经济哲学角度分析不同经济思想的形成 238
第一节 经济思想的哲学思维本源 238
一、思考世界 238
二、思维互补 239
三、转变思维是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 240
四、理论经济学的数学化关键在引入数学思维 244
一、行为主义引来的推论 271
二、自然科学化的哲学原理和道德哲学相结合 271
第二节 经济思想凝结出经济哲学 271
三、核心理论相对立 272
四、经济场与经济学社会场 273
五、通过探索经济空间、经济场理论剖析现实经济问题 279
第10章 从比较经济政策角度分析经济思想的不同效应 300
第一节 不同的发展轨迹 302
一、本末概念支配产业结构政策 302
二、极权主义的经济政策 306
第二节 政策思想立足点的双变种 306
一、民本位变私本位 306
二、国本位变官本位 308
第11章 从比较经济制度角度分析经济思想的时代个性 309
第一节 封建主义经济制度约束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演变 309
一、土地占有 309
二、利润为区分尺度 310
三、私人的经济积极性 31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建立及经济体制改革 313
一、分配是关键 313
二、照搬模式转到探索中国特色的合理模式 315
三、价格与价值分配、利润分配 318
四、要素贡献与产权 324
第12章 文化比较反思 332
第一节 中西文化问题 332
一、衡量文明 332
二、福利的源和流 334
三、内比儒佛道与外比基督教 336
第二节 科学和教育 339
一、技术→生产力 339
二、人才→竞争力 340
三、成人教育在教育产业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342
一、哲学对我们思维的启示 351
第三节 经济变动所包含文化因素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问题 351
二、整体主义、动态分析帮助我们认识各因子之间的互动关系 357
三、经济和文化互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363
第13章 政治思维互动作用 366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启示 366
一、经济为生产财富和政治为管理秩序 366
二、会计信息在管理决策中体现其价值 367
三、统计充当管理的“政治算术”操作员 369
第二节 法治代表一种文明 370
一、人是权力的产物 370
二、从“权力易使人腐化”看吏治与治“吏” 371
三、治国需要有效性行政系统 373
四、政府对社会的管理具有永恒性 375
五、从清议现象探讨完善权力监督机制问题 381
六、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理论难题 388
第14章 未来的中西经济思想 398
第一节 切入点在思维及观念 398
一、理想与现实和理性与非理性 398
二、文化力量大于管理力量 399
第二节 路径选择 401
一、自由主义与政府管理 401
二、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 404